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1、开学院 ...


  •   甲午战争,虽然军事上战败了,然而以结果来看,勉强以胜利结束了。

      得到了日本最先进的海舰,清朝军事储备更上一层楼,但是优秀的水军指挥官们不少人战死了,人才短缺,死伤惨重,皇帝跟太后便接纳了梁启超和举人们的谏言,命两次大胜的袁世凯在天津举全国之力练兵,推荐人才上任。

      辅国公要带溥年一起去山东,却被溥年一脸正直的拒绝道:“儿臣作为东北绿营提督,责任重大,不能说走就走。”

      战争从甲午年打到乙未年,溥年回到东北的时候,已经过了年关。

      现在水稻种子和土豆种子名气都打出去了,小麦和红薯也即将丰收,溥年指挥绿营的农耕好汉们把牛棚拆了,在东北盖房添瓦,打算开一所贸易市场。

      新上任的将军们沿袭了东北的传统,依然在想着怎么调回去,然而自从吉林将军和黑龙江将军来拜访了新任盛京将军依克唐阿之后,依克唐阿对回调之事就死心了,他今年已经年过六旬,自己估摸着熬不过三年了,略显浑浊的双眼落在东北广袤的土地上,常常一看就是一天,末了显出泪花来。

      溥年有时候从地里钻出来,劝他说:“老将军,你别整天望地痛哭了,既然走不了,就该想开点,好好在东北颐养天年才对。”

      盛京将军叹着气,摇摇头说:“你不用劝老夫,老夫只是想用剩下的生命,再看看这片土地。”

      “哦……”

      溥年索性不再管他,重新埋头黄土地,指挥他的农耕部队中的精英学习杂交技术。

      圣煤不断的由东北往朝廷供应,又由朝廷发放给各省政/府,政府召集商人低价售卖给百姓,很大程度的缓解了此次寒冬的灾情,再加上朝廷自诩战胜了日本,普天同庆,不仅圣种圣煤接连低价发放,连税都免了一成,百姓们欢呼雀跃,连冬天也不再感到那么刺骨了。

      春天来临之际,东北发放的圣种大都已经丰收了,没有施肥的土地里,自然不可能跟东北由溥年精心照料的田地一样亩产千斤水稻,可一亩地最少也是四五百斤水稻,已经是之前产量的五倍之多了,百姓看着田地里泱泱水稻苗,不禁喜极而泣。

      有了这批水稻,极大地减轻了地主跟朝廷的赋税,他们总算有了余粮,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粮食的产量不止是大清的难题,更是世界各国人民的难题,圣种的大增产,立刻引起了列强的注意,纷纷向朝廷询问圣种,甚至不惜高价购买。

      就在这时,东北小麦和红薯也大获丰收,此事当做祥瑞上报朝廷后,再次举国欢庆,得到了朝廷的嘉奖,人民公报也给杂交小麦和红薯做了推广,新一批的圣种又运在了路上。

      除了东北供奉给朝廷的圣种,一大批商人从全国各地远道而来,求购东北的圣种,毕竟朝廷分的太少,比如山东浙江这种土地种植大省,朝廷给的圣种数量远远不够。

      无数的商人跋山涉水而来,忽然惊喜的发现,盛京的都城居然开了一座圣种贸易市场,圣种的价格居然比朝廷还低,商人们顿时喜不自胜。

      也有人质疑圣种的真假,溥年出来说:“我乃东北绿营提督,但凡出自东北的土地,圣种就不可能造假。”

      也有人问,这种圣种会一直生产,还是只有今年有。

      这问题问到了点子上,溥年说:“自从东北天降祥瑞,出了圣种,我们就开始研究圣种与普通种子的不同,而今已有了显著成效,待研究结果出来,我会将圣种的改良技术登报在人民公报,昭告天下,关于圣种的培育问题,请大家多关注人民公报。”

      商人们更加喜出望外,匆匆忙忙的交了银子,大批圣种从东北运出。

      沙俄派出了使臣,求见盛京将军求圣种,安东维克自告奋勇接下了任务,仗着跟东北相交多年,本来想打打感情牌,说你看,上次你来跟我要美女,我二话不说就给了你,这次我跟你不过是要点种子,你多少也要给我点吧。

      结果一见信任盛京将军,安东维克就翻了桌子,怒道:“他娘的,这还不到三年,怎么人又换了!”

      “咳……”为了保住大清的面子,依克唐阿说:“上届盛京将军病了,换了老夫来,请问沙俄有什么事吗?”

      安东维克想起他送的美人,心在滴血,他提到想购买圣种,可是年迈的依克唐阿对圣种的事也不清楚,便招来了溥年。

      溥年用圣种的培育技术,跟沙俄交换了一批技术人员,来东北教学和开办修铁路。

      本来若是清朝打了败仗,那么沙俄就准备跟大清开战了,谁料到这一战让清朝水军力量大增,也让沙俄重新有了顾虑。

      而此时溥年提出清俄友好合约,要跟沙俄同时开办一所东北国际大学,沙俄可以引进一批人来东北学习圣种的耕种和培育技术,而沙俄则派来几位铁路专家,负责教导大清修铁路。

      这所学校占地十分广阔,几乎是整个盛京的市中心,打出的名号是由关北王、盛京将军、绿营提督共同承办,实际上东北就这么点人,大都是溥年自己在折腾。

      随着圣种杂交技术的研发成功,经人民公报报道,列强们纷纷震惊,来东北学习小麦和水稻的杂交技术。

      溥年的东北国际大学十分先进,并且分了国际文学院、国际理学院、国际农学院、国际军事学院、国际医学院、国际神学院六大类。

      圣种的杂交技术他没有藏私,只要各国愿意派专家教授来东北的国际学院教课,无论文理农医或是修铁路,他都愿意把杂交水稻的技术传给愿意跟大清建交的国家。

      东北良好先进的学习共享态度,纷纷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入驻,这可是大清第一所对外开放的学校,先不说成果如何,这态度就很端正啊。

      外国列强对文化入侵其实非常重视,早就派遣了大批传教士入华教学,目的就是为了教化大清子民们,希望他们不要反抗,对各国保持理智友好的态度。

      可是过程很艰难,效果很不理想,因为大清子民对上帝并不感兴趣,他们只相信玉皇大帝,让列强们很是恼火,文化传播一直迟迟难以发展。

      而今这所东北国际大学是多么的先进啊,居然连国际神学院都有了,简直让各国传教士们泪目,信奉基督和上帝的列强们纷纷觉得大清也不是那么无药可救。

      朝堂上,慈禧太后自然是极为反对列强进入东北的,东北是大清皇陵,祖宗的龙兴之地,连汉人都不能随便进入,怎么能让外国人进入?

      可是列强一听慈禧太后要反对,纷纷施压,要求开放东北国际大学,光绪皇帝跟举人学子们居然也十分赞成,慈禧太后见里外都压不住,只得放行,光绪皇帝又另派了两万军队驻扎东北,以防霍乱。

      人民公报现在不宣传圣种圣煤了,而是天天报道东北国际大学,今日又纳入了什么国家,什么人才,明日又开设了什么项目,要教授什么新技术。

      就在东北国际大学在国际上炒得越来越火热的时候,人民公报终于公布,东北国际大学要招收学生了!

      这可是大清第一对所外开放的国际学院,在这西学东渐的时代,不止吸引了大批外国人,对国人的吸引力也不小,尤其是对西方先进技术和思想感兴趣的知识分子们,关注度极高。

      溥年对第一批招收的学生要求很宽泛。

      下不设限,上不封顶,身份年龄统统不是问题,他只有一个要求——对待中西态度一致,并且喊出东北国际大学的口号,求同存异,共同发展。

      这话简直说到了各国列强的心坎里。

      大清排外态度太严重了,‘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八个字,对先进的西方思想来说是开放的,可是对大清子民来说就是异类,大清从皇帝到农民都觉得,我能自给自足,我吃得饱穿得暖,我不需要你们洋人来掺和,有没有你们洋人,我们都能发展的很好,甚至没有你们洋人,我们能发展的更好。

      这思想根深蒂固,让列强们束手无策,哑口无言。

      而今终于有大清人肯中立的站出来,正视各国融合的态度,让列强们欣喜不已。

      虽然他们是入侵过来的,但是谁想整天打仗?

      入侵也是为了打开大清的缺口,对大清进行贸易输出,都是为了利益,能用文化传播,谁也不想动刀动枪。

      所以,在东北国际大学开学这日,只见浩浩荡荡的教授学子们奔赴而来。

      黄头发的黑头发的、蓝眼睛的黑眼睛的、穿西装的穿长袍的人混在一处,因为东北国家大学的宗旨和要求——求同存异,共同发展,虽然彼此各国之间大都语言不通,倒也能相视一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