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平生不会相思,才会相思,便害相思 ...
-
大周王朝天元三年夏,居住在北方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乌桓大举入侵中原。年仅十二岁的皇帝在太皇太后和朝中主战派的支持下任命车骑将军赵世炎为三军统帅,前往北方边界抵御入侵的十万乌桓铁骑。
乌桓乃东胡后裔,是一个典型的马背上的民族,其族人个个身强体状,骁勇善战,并擅长骑马射猎。而被他们视为骄傲的铁骑军更是有着超强的战斗力,纵横草原三百年,鲜有败绩,因此被世人称为“无敌铁骑”。
赵世炎来到边关后,面对低落的士气和嚣张的乌桓铁骑,他马上着手整顿军纪,想方设法鼓舞士气。在研究了双方军队的优劣后,赵世炎毅然放弃了与乌桓铁骑硬碰硬的打法。之后每当强悍的乌桓铁骑来袭的时候,大周王朝的军队便巧妙地避开其锋芒。并在撤退前将所在城镇的粮草马匹等物资烧光。由于乌桓军队是在远离国土的地方作战,所以军队只能以战养战。如今他们经过的城镇都被周军烧了个精光,一时间断了铁骑军后勤补给。为了得到充足的补给,这些身经百战的草原骑兵不得不到处寻找城镇的踪迹。赵世炎将计就计,和乌桓人玩起了猫捉老鼠的游戏,把他们耍得团团转。
当这支能征善战的草原骑兵疲惫不堪的行进到固伦河畔的时候,周军则神不知鬼不觉的绕到乌桓人的后方,一前一后将敌人包围在一块狭小的低地上。当大周的军队猛然出现在这些已经筋疲力尽的乌桓人眼前的时候,所有人都惊呆了。在他们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周军就在箭弩的掩护下朝乌桓骑兵发起强大的攻势。乌桓人虽然在骑兵上有绝对的优势,但此时已是人困马乏,加上对方又是突然袭击,当下一点战斗的准备都没有,连那些见惯了战争场面的战马都受了惊,纷纷把背上的士兵甩到地上,然后疯了一般的到处乱窜。正在这时周军开始用一种能够连发的轻型箭弩攻击敌人,瞬间一波接一波的箭雨射向铁骑军。此时乌桓人再也发挥不了骑兵的优势,只能眼睁睁地望着前面的人纷纷倒下。一时间人仰马翻,撕叫声、喊杀声、哀嚎声响成一片,状况好不惨烈。最后大周军大获全胜,歼敌五万余人,俘获三万五千多人。
当大败乌桓铁骑的消息传回京城后举国震惊。乌桓骑兵自前朝开始便不断地扰我边境,烧杀抢掳,无恶不作。然而由于乌桓人兵强马壮,汉人在吃了几次败仗后便对其称臣纳贡。大周朝开国之初也和他们打了一仗,最终在大雁谷一战中惨败。当时的高祖皇帝被迫向其求和,在割让了大片土地和赔款之后换来了短暂的和平。几年之后这些狼子野心的乌桓人又不断地越境袭扰边关,但是吃了败仗的大周对乌桓骑兵产生了深深的恐惧之情。只要对方不要太过分,朝庭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任他们在边境上为所欲为,这样一来可苦了当地的百姓,连生命都得不到保障。
当大周王朝的第六位皇帝登基的时候,国家经过百余年的休身养息,朝庭政局稳定,百姓丰衣足食,经济和军事实力空前强大,除乌桓之外所有与王朝接壤的国家都向其俯首称臣。加上大周掌权的太皇太后早就对乌桓的嚣张气焰不满,而刚刚继位不久的皇帝萧聆年纪虽小,却也主战。因此当乌桓铁骑企图再一次越过边境的时候,大周军队终于不再一味的消极抵抗,而是坚决地给予还击。
此战不仅打破了乌桓骑兵不败的神话,雪洗了汉人数百年来的耻辱。更扭转了大周王朝在两国战争中的被动的局面,使战争处于战略相持状态。同时也为以后同乌桓骑兵做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因此当大军还朝之后,皇上下旨重重犒劳三军将士,并封车骑将军赵世炎为镇国大将军,加封食邑七千户。
如今虽然距离战争结束已经十多天了,但举国上下依然沉浸在胜利的喜悦当中。当然也有人对这件事漠不关心,镇国将军之女赵玉妍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当初父亲凯旋归来时她也激动得不得了,但是如今她正在为另一件事情伤脑筋。
“衍哥哥,你这几天为什么总是走神,连我问你话都不理我?”一脸不满的赵玉妍赌气地对站在她旁边一个长得极为俊秀的小男孩问道,双手不停地撕扯着花瓣。
萧衍回过头来望着这个刚满七岁、整天粘着自己的漂亮表妹,脸上不由自主地露出笑容来。但是一想自己的心事,刚刚露出的笑容又变淡了,最后消失在一片哀愁中。望着一脸担忧的玉妍,他只得说道:“妍儿,对不起,我不是故意冷落你。只是再过两天就是我娘的忌日,算来她已经离开我整整五年了,我真的好想她。”
赵玉妍闻言一愣,显然她已经不记得这个日子了,心中不由一阵懊恼,自责道:“妍儿真是该死,居然忘了后天就是先皇后的忌日。”
萧衍却只是摇了摇头,淡淡地说道:“现在这个世界上又有几个人记得起我娘。”他的母亲曾经是一位倾国倾城的绝代佳人,刚刚进宫就被先皇封为宸妃,宠冠后宫。“宸” 常用以指宫殿、王位,也用作帝王代称。先皇以此作为萧衍母亲的封号不仅暗示这个女人是自己真正的妻子,并希望未来的继承人由她所出。可是这位宸妃却是红颜簿命,在其最受宠的时候香消玉殆,死因直到现在还是一个谜。先皇在悲痛之余为爱妃举行的了盛大的葬礼,并不顾满朝文武的反对追封她为孝成皇后。这是历史上第一位先前未受封并且死后儿子没有继承皇位而被追封为皇后的嫔妃,加上当时真正的皇后尚在人世,造成了一生一死两皇后这样矿古未有的局面。宸妃死后,人们纷纷猜测这位宠妃是死于非命,并把矛头指向了当时的太后也就是现在的太皇太后和先皇的元配皇后即现在的皇太后。民间更是流传着两宫太后在先皇驾崩后私自篡改遗诏,让当今皇上登基,而真正的皇位继承人应当是先皇生前最为宠爱的皇七子萧衍。
玉妍走上前轻轻地握住萧衍的手,道:“衍哥哥,虽然你娘不在了,可是你还有妍儿呀,我会永远陪在你身边的。”
“傻丫头,你长大后可是要嫁人的,怎么可能一直陪在我身边。”话虽这样说,心里仍有几分感动,连带着心情也好了几分。
玉妍却不同意萧衍的话,在她看来只要能陪伴萧衍左右她宁愿一辈子不嫁。正当她要把这话说出口的时候,忽然一个比她略大些的丫环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连气都还没来得急喘就急忙喊道:“晋王、大小姐,不好了,二小姐让人把少爷抓到花园里,说是要用簪子在他的背上烙出一朵花来。”
萧衍听到这里二话没说就赶紧朝花园跑去,玉妍虽有些不情愿,但还是跟了上去。三人来到花园里,只见两个下人将一个和萧衍差不多大小的男孩往一边的墙上摁去,任他如何挣扎也无济于事。最后一个身穿红衣的小姑娘走上前,手中不停地挥舞着一支簪子。玉妍认出那是自己的牡丹花簪,刚想上前将它夺回来。一旁的萧衍却先她一步大声喊道:“凤歌,快住手。”可还是晚了,几乎在同一时间花园里响起了男孩撕心裂肺的惨叫声。
在场的所有人见此情景都捂住了眼睛或转过头去,不忍再看这惨忍的一幕。只有萧衍飞快地跑上前去将烙在小男孩身上的簪子夺过来扔到地上,然后扶住疼得快要昏过去的小男孩,关切地问道:“赵宇,你没事吧?”
赵宇轻轻地摇了摇头并对他露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来。萧衍马上检查了他的伤口,只见男孩本就爬满了无数伤口的后背此时更是一片血肉模糊。在确认男孩没有什么大碍后,这才转过身对身边的下人喊道:“还不快扶少爷去上药。”刚才报信的小丫头赶紧走上前将赵宇扶下去上药。
两人离开后,萧衍对着那个叫凤歌的小女孩质问道:“赵宇是你的亲哥哥,你怎么可以这样对他。”
那个叫凤歌的小女孩听到他的质问却是一脸的无所谓,手中还在把玩着那根簪子,好像刚才发生的事与她无关似的。
“衍哥哥问你话呢,你哑了。”玉妍不允许他的衍哥哥被人漠视,于是也大声问道。
凤歌见自己的姐姐开口了,这才停下手中的动作,没好气地说道:“他是那个贱女人生的野种,我才没有这样的哥哥。”
萧衍顿时气极,却又拿这个不可理喻的表妹没有办法,只得狠狠地瞪了她一眼,然后转过身头也不回地走开了。玉妍见状也回过头来瞪了一眼这个一天到晚只会闯祸的妹妹,也跟着萧衍出了花园。
玉妍知道萧衍今天是真的生气了,因为自从宸妃死后,没有娘亲的他私底下也经常受到其它皇子皇女的欺负。所以平时最见不得这种以强欺弱的事情。玉妍静静地跟在他的身后,一句话也不说。可是萧衍一个人走得飞快,丝毫没有注意到后面有人跟着。很快玉妍便落了一大截,只得开口叫道:“衍哥哥,你别走那么快,等等我。”
萧衍闻言立刻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看着玉妍,道:“妍儿,赵宇受伤了,难道你就一点也不为他担心吗?”
玉妍闻言一愣,其实说起来无论怎样赵宇也是自己的亲哥哥,他受伤了做为妹妹的她于情于理都应该为他担心的。可事实是从赵宇被烫到现在她从来也没有为这个所谓的哥哥担心过,也许在她的内心深处从来都没有把他当成自己的亲哥哥。可是她知道这些话是不能在萧衍面前说的,她不想破坏自己在表哥心目中的形象。
正当她准备撒谎的时候,萧衍却已经从她的脸上找到了答案。他失望地摇了摇头,然后一脸严肃地说道:“妍儿,赵宇再怎么说也是你同父异母的亲哥哥,所谓血浓于水,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的。所以我希望你以后能够多关心他一下,就像对待凤歌那样,行吗?”
玉妍下意识地想要为自己辩解,可是当她对上萧衍那双深邃得看不见底的眼睛的时候却怎么也说不出话来,最后只得像个做错了事的孩子一般点了下头。
“这样才是表哥心中懂事的妍儿。”他轻抚着玉妍的头,“时候也不早了,我得回宫了,下次再来陪你玩。”
玉妍听到萧衍要离开,心下不快,但她知道他必须赶在宫门关闭之前回到皇宫。因此纵有万分不舍也只得无奈地说道:“衍哥哥路上小心。”
萧衍笑着点了下头,便转身离去。望着他渐渐远去的背影,玉妍心中涌出一股难言的失落之情。这一刻她多么希望她的衍哥哥可以永远地陪在她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