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封氏 ...

  •   斗转星移,岁月更迭,不知几度春秋。有人武道登峰,有人悟道大成,更有甚者应天受命,称帝为王。
      这站在巅峰的姓名,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化着。可谓是,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在这无数的更替中,却有一个姓氏,无论世事如何变迁,都永远屹立不倒。
      其具体出现的年代,哪怕活的再久的老人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只知道,他们记事起,每当不听话的时候,家中的长辈就话来吓唬他们,“封家的人来了,!再不听话,他们就要来把你抓去吃了!”似乎神州大陆上的每一个人的童年,都被长辈用,“封家人”这几个字恐吓过,诓骗过。久而久之,就算从没有人见过封家人,或者说根本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封姓这个家族,但确实给所有享受惯了安定、和平的百姓内心增添了阴影,确切的说,是童年阴影。

      若说身处在各个皇朝庇护下的百姓,被封家人几个人蒙上了阴影,那身处武林旋涡中的世家门派,则是对封家谈之色变,胆小者更入惊弓之鸟,不能自持。
      这封家是十恶不赦、恶贯满盈?
      也说不过去。毕竟真正接触过封家,或者见过封家人的在整个神州大陆不超过10人。他们有的或真跟其家族人有过接触,多数的人都是命大侥幸进入封家地界,才得以知晓。武林中人对其的印象也是由最初接触过封家的人的口中,一一相传。
      封家人自建族初始,就离群而居,鲜有人在外行走。所以具体品性如何,也只有真正接触过封家人的少数武林泰斗才知晓。
      但世间传闻,也不尽为虚假。。。

      神州大陆自形成以来,就有一片区域被设为禁地,哪怕再有雄心的君王,也从不敢动念将其编入宏图。那就是神州最西北处的哀牢山。
      哀牢山地理位于大陆最西北角,两水环绕,将哀牢山护在中央,形成天地屏障,让其易守难攻,这是其一。其二,哀牢山山高入云,丛林大树密布让人望而生畏。
      最重要的则是,黑水、弱水两河流,被人称为人间的三途川,忘川河。与别的河流或清冽或澎湃能够滋养万物相比,此二河,河水剧毒,常人一碰触,不过数天必会命亡,就连船只驶入,也会逐步腐烂,船上的人自然也难以幸存。若有修为高深或是轻功了得的,能够顺利渡河,那保护着哀牢山神秘面纱的瘴气,也会随即要人性命。
      数百年来,想要一探究竟的各方异士如过江之鲫,全都命丧黄泉。
      这样危机重重的哀牢山外围,有一条小路直通山林深处。真有修为登峰造极之士,避得了三途川,忘川河,对付得了无孔不入的瘴气,便可沿着这路一直往里行进,一探哀牢究竟。
      这数百年来,还是有真正的大能者一窥此山之全貌。而在这哀牢山最深处的封家,也正式由他们的口中传于世人知晓。能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生存、屹立的家族,自是在波诡云谲掀起了波浪。想探其虚实的人只多不少,而通往封家的小路和黑水、弱河里的尸首更是只多不少。随着时间的推移,死亡人口的增多,人们才慢慢歇了寻找封家的心思。此时的黑水、弱河早已被血染红,而通往封氏宅院的路,也被一具具白骨铺就。故在后辈口中,将其通道,称之为“黄泉路”。

      有胆大的孩童,若要问其家人,这吃人的封家人到底在何处,他们的家人的脑海中,变回浮现出曾经自己长辈意味深长地告知自己的话语,封家人,自然在那三途川,黄泉路的尽头。

      封氏就靠着这些天然的屏障、保持着其神秘的色彩,安静的屹立在哀牢山中。

      不过这一切的在前任家主封天这就彻底改变了。他让封家走下来神坛,将家族彻底的暴露在了世人目光下。
      练武之人,学武之初有的是为了强身健体,有的是为了保家卫国,有的则是为了扬名立万。
      而封家人,人人习武,家族内部更是弱肉强食,以强者为尊。他们的学武之初,与常人相反,则是为了杀戮。在封家人的理念中,武学修为的最重要的,就是为了见血。而这第一步就是学会自我了断。
      封氏族训,宁可站着生,绝不卧着死。无论何时何地封家人的骄傲和骨气决不能被任何人摧折。在封家,上到年近古稀的老人,下到才会握刀的孩童,学会的第一件事也是印象最深的事,就是如何自我了断。

      封天是封家的异类。他是上代家主封君阳的亲子,也是其嫡传大弟子,更是封家年轻一代中,资质最好的一位。毫无悬念的,在弱冠之年,封家的家主选拔中,封天在一干封氏子孙中拔得头筹,继任新任家主。
      封天上位后一直想改变封家这种向死而生的家训,虽然他继承了先祖的傲气、和不屈的战意。但封家平静太久了,就像一潭死水毫无波澜。太过极端不留余地的家训,让封氏族人变得越来越冰冷、阴寒,若真有人误闯进来,也会以为自己到了酆都鬼界,死气沉沉,毫无丝毫活气。
      为了改变封家,封天在不顾全族上下劝阻的情况下,做了踏出哀牢山的第一人。

      起初的几年,当真是让封天游历神州遍地,见识到了只在书中阅读过的不同风土人情,心境越加通透。当他返回家族时,同时也将外界的各艺能工巧匠也带了回去。让他们在封家传授技艺。终于,在族人们感受到了全新的事物带来的成果的时候,一切的对族长的反对声终于消停了。而封天带回来的匠人们也因为各自的原因,在哀牢山安家落户,哀牢山终于有了一点鲜活的气息,封天也算一切如了愿。

      当封天第二次提出要离开哀牢山的时候,已经没有任何反对的声音了,这次更多的是要追随族长一起前去的呼声。

      封君阳回忆到这里的时候,不知为何声音有些哽咽,年少的封光,还不太能够体会到祖父的悲痛,只感觉故事即将高潮突然中止,让她心痒难耐,忙扯着祖父的袖口,急急道,“然后呢?然后呢?阿公,你快说下去啊。我阿爹第二次出去遇到了什么呢?”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