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画室 ...
-
其实就算是楼望白本人,对自己的师父也已经没有太多的印象,因为他实在已经去世不少年了,而萧简就更加不能想象这位从未谋面的太师父是什么模样。
但是这位他们讨论、猜测了半天的奇人异事,竟然与他们有着这样深刻的渊源,萧简还是感觉到了冥冥中的一种天道巧合,其中当真是奥妙难言。
“师父嘱咐过我,如果有朝一日昆仑有难,我恰好能去的话,能帮就帮一下,当然,如果没空或者太麻烦就算了。”楼望白笑着摇头,“我只道师父神机妙算,早已知道魔教若是进犯中原必定会率先向昆仑剑派下手,却原来还有这一层故人之交。”
“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我对太上就是太师父这件事竟然接受良好,没有半点怀疑,仿佛理当如此似的。”萧简微笑道,“想想也是,白若岛那种鬼地方,若非一个熟识天文地理,又见闻驳杂的人,怎会想到去那里安家要在茫茫北海中找到一个不容易被外人发现,却有淡水、还能长出水果苗木的岛屿,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如果是这位太上的话,似乎就不是不可能了。他能在昆仑剑派正殿之下暗暗建造这样大手笔的陵墓,在海岛上自建几件竹屋自然也不在话下;他能在地底下生活这么久,在白若岛寻找食物维持生命想必也不是难事;他所学广博,所以岛上藏书中连如何垦地如何养猪都有;他又精通奇门数术,那么根据白若岛外的众多暗礁布置成阵法也是举手之劳了。”
萧简说着摇了摇头:“我怎么一直没想到,像师父你这样的人,能在海上孤岛好好地长大,没有饿死渴死也没有病死,太师父必然是个什么都会的奇人的。”
他这句话听着十分像骂人,但楼望白却深以为然:“那倒是的,师父在时吃穿不愁,自从他走后就饥一顿饱一顿了,你爹跑路后更加只能随便吃点保证不饿死,幸好我后来在因风暴而损坏的渔船上捡到了阿楠……”
说到这里,这二人都不约而同想起了当年在岛上屈楠耕地屈楠挑水,屈楠做饭屈楠洗衣,他们负责加油等吃饭的日子,虽然简陋,倒也平静安全,最要紧的是丰衣足食。
当时多好啊!师徒俩不由得一同叹了口气。
萧简道:“师父你后悔吗?”
“嗯?”
“如果不是为了我,你和师兄原本可以在白若岛安安心心地继续过日子的。魔教就算将中原武林整个都翻了过来,也影响不到白若岛吧。”
这句话他想过很多次,想问也有很多次,但一直不敢说出口。他怕一旦问了,楼望白说出的,会是“我答应了你爹”之类特别冠冕堂皇的答案。
楼望白想了想,道:“那道也没有,如果不是你的话,我和阿楠确实可能会一直不出白若岛,但不出去的原因多半是因为我们不知道外面出事了。”
萧简呆了一下。
“是、是吗,”萧简不好意思道,“我一直以为咱们白若岛有什么不能离开岛屿范围,不能插手江湖恩怨的门规呢。”
“啊,”楼望白道,“这条规矩是对你的,不是对我们的。”
“……”
楼望白理所当然道:“不然你爹也不会因为出去行走江湖而与白大小姐有了婚约,也不会结识你娘从而起了入魔再除魔的心思了啊。至于我和阿楠不出岛,主要还是因为……”
萧简捂住脸阻止他说下去,行了行了他知道了,必然是因为懒。
“要不我们现在还是猜猜太师父的出口到底开在哪吧……”萧简痛苦地道,“而且沈篱谢幸究竟去哪了呢?”
沈篱与谢幸进入的也是一间石室,不过四壁挂着三幅画卷,桌子上摆着一张瑶琴。
沈篱笑到道:“这间里是琴和画,我怀疑还有另一间摆着棋和书。”他倒是万万没想到他随口说的话猜得丝毫不错。
谢幸点了点头,抬头看向四壁挂着的画卷,画功倒是十分精湛,画面十分栩栩如生,只是画的内容相当令人啼笑皆非,怎么看都更像是随手涂鸦。
第一幅尚好,不过一间山寺一丛竹,第二幅便是晴空万里,其他一概皆无,第三幅最为好笑,偌大的画面上画了一头憨态可掬的猪。
谢幸:“……”
沈篱看了一会儿,笑出声来,道:“这位太上还挺好笑的。”
谢幸看了看他,沈篱解释道:“天空在古诗中有一个常用的代称,叫做青冥。青冥刚好与昆仑祖师的名字同音,加上前面的竹子后面的猪,这三幅画连起来就是,祝青明是猪。”
谢幸莞尔,道:“他们二人原本必定是很好的朋友。”
沈篱颔首道:“因为某些原因闹到了生死不见的地步,但太上必然还是期待着祝青明来找他言归于好的。”
他这句平平常常的话却似触动了谢幸的心事,表情一向平静端庄的佛门弟子不自觉地微微低下头,似乎不再愿意与沈篱过多接触,连眼神都不可以。
沈篱稍嫌艳丽的脸上露出一丝讥诮,缓缓道:“不至于这样吧,你虽然因为萧简的一句开心探胸想起了我是谁,但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如今我不欠你你也不欠我,我们就当刚刚认识不可以吗?”
谢幸双手合十,沉默了一会儿,道:“若是真的只是刚认识,沈……檀越,便不会出手相救了吧。”
“我想救谁就救谁,管得着吗你。”沈篱翻了个白眼,“看你一副佛法高深的样子,结果这么多年了根本没了却红尘,难怪云若寺的老头一直不给你梯度。”
谢幸脸色微微苍白,道:“不,我确实已忘却仇恨,并不想找你们复仇了。”
“你忘不了的自然不是仇,是欠我的情罢了。”沈篱嘲道,“你想问昔年的大内御医怎么会跑到魔教去当了鬼医,我又何尝不想问当年我亲手开颅医治过的当朝六皇子怎么会跑去当了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