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019 ...

  •   造化这个词很有意思。
      所谓“造化弄人,天不遂人愿。”造化弄人这个词,源自于庄子《大宗师》的一则故事。

      阚慈乍然间觉得,儒家弟子说道家词,倒是有几分自得及兼容。

      在说到此处的时候,孟春秋微微顿了顿,想起了什么道:“只不过近日,你们倒不必担心。前一个多月,儒门又得了四句警言。除了道门之外,旁的学派这段时间怕不会同你们争辩。”

      “四句警言?”听到这句话,不少学生好奇地睁大了眼睛。他们听出来,孟春秋的言辞之中,带着几分的羡慕、几分的崇拜、几分的敬仰。

      “对,那天我尚在梦中,忽然惊醒。听闻,有弟子立心。同圣人立言不同,弟子立心是常有的事情。”孟春秋说到这里,见在场的众人眼神中的茫然神色,便低声解释道:

      “儒门弟子,不仅修修为,还修身养性。所谓修炼,就是你们现在读《大学》、读《论语》的行为。而修身养性,则对应的是儒家的精神修炼法。这在你们进入儒门后,会有专门的大儒教授你们。届时,你们便会做到妙笔生花、口若悬河这些奇妙现象。”

      “而君子三德、五耻、三乐、九思、三戒、四不、三立分别对应儒家精神修炼法的几大境界。”

      说到这里的时候,孟春秋微微顿了顿,看着眼前的众人轻声问道:“你们可知三立是什么?”

      张生对答道:“三立为立德、立功、立言。立德为做人、立功为做事、立言指的是文章千古事,即靠文章将自己的思想传递下去。”

      “没错。这对民间的读书人来说,是基本。但对儒门学子来说,这是大儒、大学士亦或者是亚圣才能拥有的精神境界。这三立,同炼气期、筑基期弟子太过遥远。”

      “也因此,近些年来,有大儒提出立心,即立志。志向可小可大,随意更换,但却是儒门弟子的定心之句,如同一艘帆船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向下沉落的一点船锚,不会随风摇摆。”

      “你们进入儒门之后,若是学习精神修炼法,也需要立心。你们现在就可以思考一下,你们想要立什么志向。而立心过后,你能感受到他人的学海。尤其是在儒门圣钟的帮助下,人的学海便能够相连相通,能手谈、能辩论、能比斗。”

      孟春秋说到这里的时候,又接着刚刚的话头讲了起来:“所以对我们而言,听新入门的弟子立心是常有的事。偶尔我们也能从他人的立心中获得灵感,修改和完善自己的立心之言。”

      “当然,在此之前,我一直都认为自己的立心之言是最完美的、完全不需要任何变动,直到那天,那个新入门的弟子只说了四句话,就让我震撼不已。不……不只是我,几乎当时,整个儒门都鸦雀无声。甚至有传言,不少人在听到这四句话之后,竟当场晋升!”

      让整个儒门都鸦雀无声!

      让无数儒门弟子当场晋升!

      这究竟是哪四句话!

      在场不少学生的目光都透露着好奇。就连坐在阚慈旁边的孔一都神情激动了起来,他的双手紧握、身形颤抖,就好似已然沉浸在那场面之中。

      终于,在众人的凝视之下,孟春秋坐直身体、长舒了一口气,缓慢而又坚定地说出了那句话:

      “我听到这名新弟子说的是这几句话——”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在这个时候,孟春秋特地抹去了阚慈前面几句话,即“我想活着,看千千万万读书人……”他下意识地觉得,去掉这几个字,整四句话听起来更加对仗、更加工整,也更加地气魄、晃人心神。

      果不其然,当他说出这四句立心之言时,在场所有读书人都目光呆滞、喃喃自语。他们嘴唇微动,不断念诵、吟诵着这四句话,神情震撼。

      孟春秋长舒了一口气,即便他不是第一次听这句话、只是单纯地复述这句话,依旧能感觉到那来自内心的震撼。

      他没有再继续说下去,而是坐在那里,静静地等待着众人回过神来。

      终于在长时间的沉默过后,有人开口打破了寂静。张生喉咙干涩地朝着孟春秋所在的方向开口问道:“此人是谁?”

      “尚不知晓。”孟春秋回答道。

      他说的是实话。

      在听到这句立心之言时,不少大儒就想要知道这名新生的姓名,想要收这名新生成为亲传弟子!毕竟,光凭这两句话,这名学生就能名传青史,作为他的老师,自然也能被登载入册。

      “但是很可惜的是,这名新生没有开放学海,没有谁能联系上他,也没有人知道他是谁。”

      听到这句话,阚慈微微垂眼,低头喝了一口手中的茶。在孟春秋说话的功夫,茶杯里的茶已经被风吹凉。温度冷却过后,里面的茶香反而更加隽永。

      他的表情无波无澜,就好像孟春秋和其他同学所讨论的事情同他本人并没有丝毫关系。

      孟春秋说完最近修真界发生的趣闻之后,便又说起了正事:“今日叫大家前来,主要还是想通知大家一件事情。院试结束后,你们同我一起回儒门行拜师礼,拜师礼过后便可学习精神修炼法。”

      听闻这则消息后,就连原本性情内敛、不动声色的张生眉宇间都透露着罕见的高兴。更别提,孔一他们几个人,脸上洋溢着兴奋的表情。

      要知道,《大学》学起来晦涩难懂、进度缓慢,犹如登天,且除了耳聪目明、记忆力变强外,没有任何实质性、显露在外的好处。

      而精神修炼法则是真正的仙人手段!

      ……
      ……

      相较于精彩纷呈的府试而言,院试的考题就中规中矩。

      阚慈在号舍里答完题出来,跨过考院大门时,就被旁边镇守的护卫塞了一本小本子。小本字上写着四个大字《修真秘诀》。

      如果这护卫身上穿着不是像模像样的制服,阚慈甚至以为这是哪个书铺发的话本广告。

      “《修真秘诀》?这应该是府尹他们为了维持越州城的秩序,连夜拟写出来的小册子。先从好相处、好说话的读书人开始教化,再到普通的平民百姓,层层递进。”张生说完这句话,翻开手中的小册子看了几眼。

      小册子的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都是通俗的语言,讲述的也都是一些较为普通的知识点。例如:什么是灵力、什么是灵气、凡人和修士到底有什么区别,修真界又分哪些区域、哪些体系。

      这对阚慈他们三个人来说,倒是极为重要。

      毕竟孟春秋应当是初为人师的缘故,从来没有同他们讲过这些。他们现在对修真界的了解,全都来自于包善,来自于道听途说,像这样系统性的、权威性的科普内容,他们还是第一次见。

      “越州府的府尹确实是一个好官。”阚慈翻动着手里的小册子感慨道,能急百姓之急,真切了解到百姓需要什么,这确实是一个好官。

      而商国的皇权在知道灵气、灵力爆发的情况下,没有强制性地要求或者阻止人们修仙,以此来达到集权目的,反而开放知识、开放修仙,让人人都能有机会、有能力成为修士。

      这样一来,在百国争霸的世界观局面中,商国的气数应当不会这么快就耗尽。

      他暂且放下心来,低头翻看起手中的小册子。

      小册子的内容基本上都是最基础的内容。例如,凡间和修真界是两片界域。凡间,国家与国家的边界,是土地是海水相互交接、串联。但是修真界却不同,它是单独一个界域。凡人找不到它,修士却能感应到它的存在,修为越强的人,感应能力越强。

      除此之外,修真界分为东西南北四大域。只不过同凡间,土地和土地相连、海水同海水相连的情况不同,修真界的四大域则是被星河拦截。浩瀚的星河一望无际,几乎看不到边界。哪怕是元婴期的修士,在跨入星河后,也会第一时间被吞没。

      无人生还。

      也因此,修士们若想要到其他界域,则需要先来到对应的凡间,再前往修真界。这也是为什么不少国家都有仙人的传说。

      实际上,这些传说大部分并不是人们臆想和杜撰的,他们都是真实存在、发生的故事。只不过因时间久远、凡人的寿命又短,等到下一代、下下一代的时候,他们都更相信自己眼睛直观看到的,自然而然便默认这些都只是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

      而阚慈现在所处的地方,对应的便是修真界的北域。北域中有不少宗门,其中除了剑宗、画宗这种“技术”类型的门派,还有儒门、墨门这种学术门派。

      当然,以上拿来基本上都是北域有名的宗门,门下弟子无数。除此之外,小册子上还记录了一些不断迭起覆灭的小宗门和横跨四域的知名散修。

      从以上这几点不难看出,修真界和凡间的关系,并不像想象中的界限分明。相反,每个能够出现在这片土地上的国家背后,都有宗门的影子。就比如说,商国的背后就是儒门。

      小册子中用大多数的文笔和大幅度的规模描述儒门,由此可见,越州或者商国想要以这种方法吸引读书人对儒门感兴趣。

      阚慈将小册子上合上,神情未起丝毫波澜。

      大国的背后是大宗,那些小国的背后,则是小宗门。

      当宗门覆灭,仰仗其倚靠的国家自然也不复存在。

      当真是“弱肉强食、物竞天择”!

      也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9章 019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