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良辰 ...
-
恨起自己的懦弱,不过是一人一句话,我居然就认输了。
然而柳家接二连三的喜事,让人无法很沉重地去后悔当日在他们四人面前的服从。
转眼就是十月初八,整个柳家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而柳家与林家结亲之事必定已成为杭城街头巷尾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或许是佳话,柳家拥有杭城最大的织布染布作坊,而林氏成衣制造坊更是在沪杭两地有着极大的名声,林家千金嫁给柳家二少爷自然是天作之合。但是宝儿曾经偷偷告诉过我一些传到父亲耳朵里面的流言,说朝晖与菀夕不过是家族政治联姻的牺牲品,定不得幸福。外面不知有多少双眼睛盯着,巴不得数月或数年之后从柳家传出各种不佳的消息,供他们作为消遣。市井小民幸灾乐祸的心态,众人皆有之,无可厚非。
不知道今后林大少爷与柳家小姐的婚姻又会引起怎样的轩然大波。
外界的流言各种版本不计其数,不过流传归流传,柳家的喜事不会因此而停止。
清晨起来,太阳早早露了脸,从窗口望出去,枝头有一层厚厚的霜,想必天气是非常冷了。
宝儿替我梳妆,哥哥的婚礼,我自是要盛装打扮一番。奈何这天气,衣服裹了一层又一层,然后在外面穿了件湖蓝的对襟上衣。衣服是昨日娘差丫头送来的,并未细看,今日穿起来在阳光底下细细打量才发现它作工精细,原来衣服上面的小碎花都是刺绣上去的,衣摆与袖口的滚边针脚细密,连那纽扣都是特别包了一层绣花的锦布。
宝儿拿披肩给我披上,是色调稍深的湖蓝,用胸针斜斜地别着,是镶着水钻的玫瑰花形胸针,在日光下熠熠生辉,光彩夺目。
“呀!”宝儿惊呼一声。
我不禁纳闷,去年朝阳成亲也未见母亲在我的穿着上下如此大的功夫。莫非是因着我不久可能要出嫁,她才愈发疼爱起我了吧。
看着镜中的自己,头一次涂了胭脂水粉,脸颊白里透红,嘴唇更是娇艳,虽然仍是两条辫子垂在胸前,但说不出究竟是哪里不一样了。
我对镜子里的自己极其满意,转过头对宝儿露出很灿烂的笑容。宝儿不禁叹了声:“小姐,那不是回眸一笑百媚生么?”
于是两人笑着出了凝香园。
诗人说少年不识愁滋味,我还能过多久不识愁滋味的日子呢?几个月,或者更长?我不敢去想,至少现在还拥有着,也算甚好。
大红灯笼挂满了回廊和厅堂,一路过去,人来人往,异常忙碌。这景象比过年还要热闹许多。
一路看着很快便入了前厅,一行人看见我无不愣了一下,然后相互对视,掩嘴偷笑。
我被他们笑得莫名其妙,和宝儿面面相觑。不得不纳闷地低头看自己的穿着,并无任何不妥之处。
正疑惑着,便听见后面传来脚步声,回头一看,是新郎倌。
这朝晖新理了发,看上去精神抖擞,白衬衫配黑色西装,相比去年朝阳的儒衫,真是风流倜傥数倍。果然是应了一句人要靠衣装,男人亦是如此。
父亲注视我们兄妹仨良久,说道:“真是老了不自知,眼看儿女们一个个成了家。”
他对夫人和我娘亲笑笑:“再过不了几年,该是有一群小孙孙小孙女围着我们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了。”
我故意一直端详着父亲,许久才说出一句话:“爹爹依旧是那么年轻,论潇洒,跟两位哥哥有得一比呢!”
语毕,整大屋子的人都笑了起来。
临近中午,宾客陆续到来,整个柳家高朋满座。
好不容易等到午宴结束,我只觉得嘴巴笑得僵硬,忙拉着宝儿至临近侧厅那一处安静的花园里歇息。
阳光温暖,天空碧蓝,数只小鸟从草地上跃起,飞向空中。我靠着石椅,恍恍惚惚,不觉便昏昏欲睡。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还有吹响的唢呐声声入耳。
这边宝儿也睁开了眼睛,忙扶着我喊道:“小姐,是迎亲的队伍到啦!”
我慌忙拉起宝儿的手往大门口跑,我的菀夕姐姐,终于要成为柳家的人了。
跑到大门口的时候,新娘刚刚下轿。由喜娘搀扶着的菀夕,一身喜气洋洋的大红,喜帕下面她美丽的脸庞若隐若现,身形纤瘦,如弱柳扶风,缓缓走在红毯上。
父亲与夫人坐在高堂上,笑得合不拢嘴。
朝晖略显紧张,但掩饰不住满脸喜色。
随着司仪一声一拜天地,二人齐齐向外行鞠躬礼。
“二拜高堂!”看着他们鞠躬,父亲连连说好好好。
夫妻对拜之后,菀夕便被簇拥着送入了洞房。
我目视他们走远,一旁的大嫂说了句:“又了了桩喜事。”
我挽着大嫂的手臂,指指她的肚子:“可是又好开始办新的喜事啦。”
“可不是嘛!”大嫂却另有所指,“我家清秋的喜事也近了。你看你这未来夫婿多体贴,连你今日的衣裳都是他亲手设计,还专门差人送到柳府呢。”
“啊??!!”我几乎是叫了出来,意识到自己不失态又马上捂住了嘴。难怪今早他们看我的眼神不对,而且笑得怪异,竟是这身衣裳生的事。这个林旭南,想得太简单了,想用一件衣裳收买我的心,简直是不可能。
大嫂刮刮我的鼻子,很是宠溺地看着我,眼角眉梢满是笑意。
天色开始暗了下来,灯笼在风里摇曳。
放眼处,觥筹交错,衣香鬓影,一派盛世华年的壮观景象。
抬头看天,一弯上弦月,清清冷冷地挂在空中,看着我们这些俗世男女歌舞升平,数颗星斗,闪烁着,我的脑海里突然跳出四个字:良辰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