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01、(一百零一)贵贱 ...

  •   元恪被大齐皇帝接见的那日下午,他在暂居的四夷馆随意吃了些饭,他便满怀着心事避开一众随从,往长阳道萧子杞的新宅寻萧子杞去了。

      今日早上朝堂接见,皇帝一见他便全程黑了脸。原本他以为这南齐皇帝是不同意边境通商,心说这本是互利互惠之事,不愿意他便“打道回府”,也无甚妨碍,谁知那皇帝却一连问了他几个问题,让他委实难堪。

      “你说这南齐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意思?什么叫做‘你们大魏的皇子都长一个样吗’?难不成他是觉得咱们大魏的皇子不堪入目,拿不出手?”元恪阴沉着脸,身后跟着的一个叫做曾杰的侍从,快走几步跟着元恪。

      “殿下,小的倒觉得南齐皇帝是看咱们鲜卑与汉人相貌有异才会这般问话,看他之后的态度,倒不似故意为难。”

      元恪听这曾杰说话,点了点头,侧过身子道:“如果真是这般,那他未免是有些太没见过世面。我大魏向来鲜卑与汉人杂居,就连父皇与我本人,也是汉人所生,鲜卑与汉人并无明显区别,在朝为官者也大都是汉人。就连父皇,也积极推广汉化……”

      顿了顿,又道:“我倒未看出我们与汉人的区别来,无非是个别有些人五官轮廓略深邃了些。前些年我们在北面抓到过一个罗刹国人,黄头发蓝眼睛,那才叫做相貌有异!”

      那曾杰点点头,见元恪长篇大论说了一通,知道自己这位殿下算是消气了,脸上终于露出几丝笑意:“不过殿下,那位十二皇子,似乎是深受这边氛围的影响,才不受……”说到此处时,一抬眼,却是已到萧子杞所居的住处了,便没有再说下去。

      萧子杞是这两日才从宫中迁到此处的。原本宫中要求年满十二岁便要迁出皇宫,但萧子杞的府邸一直没有建好,晚了两月。

      新建的府邸有些清冷,大体上布置的还算齐全。也许是萧子杞不太注重外在的关系,他的这座府邸怎么看也算不上豪华。

      元恪报上名号没一会儿,便有一人亲自过来迎接。那人长了一张好皮囊,有些雌雄莫辨,个子足足比半大的元恪要高上一头,一身打扮也不似下人模样。此时那人恭敬地与元恪作了揖,这才缓缓道:“殿下今日身子有些不爽,怠慢不周之处,还望您莫要计较。”一面说,一面推开了面前的房门,对着里面唤了一声“殿下”。

      门里的少年自书案上抬起头来,虽精神气还算充足,但那粹白到近乎像纸一样的皮肤却出卖了他。此时他望见来客,只是稍稍地点了头,报以一个微笑,却并未站起来道:“是二皇子殿下来了。”

      “表兄,你……”元恪拄着拐杖迈步进入房门,目光在萧子杞的脸上逡巡了片刻,才道:“可是生了什么病吗?”

      萧子杞微微牵了牵嘴角:“只是昨晚起夜染了些风寒罢了。”这般说罢,又跟着抽了抽鼻子,“今日你来探我,是为了我这乔迁之喜吗?”他眯了眯眼睛,一双大眼睛里面装着很刻意的笑意。

      但元恪向来敏锐,他不露声色地在萧子杞没有血色的嘴唇上流连片刻,才又移开了目光,盯着他的眼睛道:“是,也不是,我今天来,的确还有另外一些事情。”

      元恪一面说着话,他那随侍的侍从一面双手奉着礼物就呈上前去了。方才引路的少年垂首略回了一礼,便大大方方地接过那礼物,站回了萧子杞身边。

      “这是东海斛珠,权当庆贺表兄乔迁。”

      这般说罢,又稍稍思考了一下措辞,才又开口直奔主题去:“表兄,说句不当听的,我总觉得,南……大齐的皇上,对我们大魏有些敌意。他似乎格外仇视鲜卑人。”

      这时正巧那外面的丫鬟端了茶水茶点来,一片氤氲起的白茫茫的雾气中,萧子杞的神色顿时显得有些飘渺起来。

      “你是不是意会错了殿下。”他轻轻地开口,仿佛不觉得烫似的,喝了一口热茶。宽大的袖口从他的右手臂滑落,露出几道有些狰狞的伤痕。那伤痕结了薄薄的一层痂,看起来像是新添的。

      元恪朝萧子杞望过去的时候,便看到了这一幕,胸口顿时一滞。那凝结出的疑问还未爬上眉梢,那面前的萧子杞却像是有所察觉似的,不露痕迹地拢了衣袖掩过了。

      这几日大魏使臣来齐,他那疑心病甚重的父皇,在见到元恪相貌之后,便又开始对他百般折磨起来。前几日那一顿柳条与拳打脚踢,不遗余力地抽得他险些下不来床。若不是他那父皇还顾及着一些声誉,他想,他的这位父皇陛下,势必会要了他的小命吧?

      不过,他到底是没有证据。

      萧子杞笑笑,反而不以为意。一想到他又再一次恶心到了他这位父皇,他的心中莫名地生出些报复的快感。

      多少年来,他的父皇无法心安理得地杀他,又要心不甘情不愿的将他留在宫中。明着对他摆出一副对皇子一视同仁的鬼样子,甚至还在去年给他封了个亲王,予他荣宠。但暗地里却百般猥亵刁难,折辱于他。有几次,若非江驰江骋两兄弟舍身相救,他恐怕早已遭了这位父皇的毒手。

      不过好在,他总算有了自己的府邸。虽然这辈子穷此一生怕也无法摆脱他的父皇,但比起从前无时无刻的提防,真是好了太多了。

      “今日天热,无欢,你去吩咐厨房送些凉饮过来吧。”萧子杞的声音轻轻地响起,带起一丝愉悦,但仔细听来似乎真有一些底气不足。

      元恪原本听闻萧子杞体弱,再加上他说得风寒,原本没有多想什么。但突然看到了他手臂的伤痕,再联想到他的面色,元恪心头上逐渐拢上一层疑惑。

      这萧子杞贵为南齐第十二皇子,难道是被人打成这样的吗?那,什么人吃了雄心豹子胆敢打皇子吗?

      再看这萧子杞,他很明显并不想让人知道此事。元恪心中有了些计较。

      他今日在南齐皇帝那儿虽然取得了互通贸易的许可,但从情感上来说,多少是有些碰了钉子。他这个年纪的孩子心思没有那样深沉,心情不爽便想要发泄出声,尤其这不爽有一部分也牵扯到了眼前之人。

      但眼见得这“眼前之人”一副苍白模样,那元恪原本想要说出的话却如同鱼骨卡在喉中,咽也咽不下,吐也吐不出了。

      萧子杞看他没有下文,以为他并不同意自己的观点,默默地叹出一口气来,末了才又道:“元恪,你觉得汉人如何,鲜卑人如何?”

      元恪一愣,也不知是因为没有反应过来萧子杞直接叫了他的名字,还是因为萧子杞问的这个问题本身。

      但元恪却还是很快回过神来,斟酌了片刻,道:“若四海混一,天下安宁,并无甚区别。更何况鲜卑一向提倡与汉人通婚,大魏皇子大多也是汉人所生。若非要论个区别的话,恐怕也只有在文化之上了。”

      “汉文化源远流长,我辈心向往之,大魏这些年来一向重视汉化,一应改革,也遵照汉法。就连姓氏,也改胡姓为汉姓。父皇雅好读书,常常手不释卷。同时也要求我们,要能出口成章。如今在大魏,鲜卑与汉人皆说汉话,着汉服。说胡话,着胡服在公众场合已经不被允许。恐怕不出十年,在文化之上,鲜卑与汉也再无区别了。”

      萧子杞放下手中茶杯,低垂着眉眼,不知在想些什么。好半晌,这才抬了眼睛,望向元恪。

      “大魏皇帝如此大张旗鼓的改革,鲜卑旧族就没有人出面抵制吗?”

      “自然是有人不愿接受汉化,但那种顽固分子毕竟只是少数。”

      又道:“‘天下恶乎定?定于一’这个‘一’,在我认为,首先就是文化与民族的统一。如今大魏内部,汉人的数量是鲜卑的两倍还多,只有鲜卑人逐渐融入汉人,逐步与汉人不再能够区分彼此,大魏才能持续繁荣,四海之内,才能一统。这是大势所趋,但凡有反对的声音,在大势所趋之下,不过也只是微末水花,就连波澜都掀不起。到了最后,那些鲜卑旧族的顽固派,也只会在汉化这条大道上沉淀下去,逐渐化为改革大军中的一份子……”

      听到此处,萧子杞噗嗤一笑:“你这想法倒好。”

      “我说得是实话!”元恪被这笑声打扰,不禁红了脸颊。顿了片刻,才又说道:“我外祖带领的那支军队是汉人军队。从前的时候立过不少战功,却被鲜卑军队排挤。有时上阵打仗,缺粮短草,不但武器装备配给不足,过冬的时候甚至连一身像样的冬衣都没有。如今外祖一把年纪,有军功的鲜卑人都征调回京了,他却依旧驻守南境。我真希望有一天,这世上再无鲜卑与汉族之分,你我都是华夏子民,莫论尊卑贵贱!”说到此处,元恪双眼通红起来,一双放置在双膝上的手,都情不自禁地握紧了。

      外间,那原本还光明的天色渐渐暮色四合,显出一些浓稠的黯淡来。夕阳的余晖像是撒泼一样,将那精神气泼得漫天都是。

      元恪与萧子杞告了别,萧子杞站起身之时,才发觉自己并没有什么气力相送。那元恪转过身来客气地笑笑,倒是不甚在意。

      “表兄,你好生养病,我走之前,再来看你。”这般说罢,便朝外间走去。

      因为那右腿的腿疾,元恪拄着拐杖走起路来的时候,左肩要高右肩略低,白白让他损失了些风采。

      萧子杞望着他那条腿的目光沉了沉,突然开口道:“元恪,你这腿,真就治不好了吗?”

      这原本是个非常没礼貌的问题,但元恪却像不在意似的,兀自点了点头。

      “治不好了,这腿疾是天生的。”

      “那真可惜。”萧子杞缓缓地开口,平淡无波地说道。

      ……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01章 (一百零一)贵贱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