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边鼓关 ...

  •   擂木撞破城门的那一刻,城上城下都爆发出激动的呐喊声,差别只在于城上是大楚守军绝望的惊呼,而城下则是合辙大军兴奋的嘶吼。
      边鼓关守备杨衡用力斩下一个爬上城墙的合辙兵的脑袋,抢到墙边向下一看,合辙骑兵已经冲入城内,雪亮的刀光扬起漫天血雨。
      城破了!
      杨衡顿时一个踉跄,奋战了整整一天的身体仿佛刚刚恢复知觉,无边无际的疲惫和伤处的剧痛相伴而来,他不得不转过身背倚着墙垛,否则就会支撑不住倒下去。
      城墙上的守军还在和攻上城来的合辙兵厮杀着,杨衡看见自己的亲兵魏桥被一个合辙兵从背后刺中了腰部。魏桥惨叫一声回过身,随着他转身的动作,对方还没有拔出的钢刀就这么在他腰间旋了半圈。魏桥的刀斜劈在那人肩头,几乎断成两截的身体扑倒了对方,两个人在地上滚了几滚,那名合辙兵刚挣脱咽了气的魏桥,但还没来得及站起来,就被另一名楚军一刀攮死。
      杨衡征战沙场十余年,本已见惯了这般生死相搏的情景,此刻却不知为何,一颗心惊惧得几乎要涨破胸膛。
      “大人!”另一名亲兵元载大叫一声冲过来,铛的一声挡开砍向杨衡的一刀,接着反手一撩砍断了那个合辙兵的胳臂,杨衡完全本能地跟着举起刀来刺入合辙兵的胸口。
      元载把压倒在杨衡身上的合辙兵尸体推开,扶住了杨衡,他焦急地叫道:“大人!你撑住啊!”
      杨衡定了定神,脚下又有了力气,他推开元载怒吼:“别管我!去杀合辙人!”
      地上尽是血水和尸体,被杨衡这一推,元载脚底一拌,扑通一声坐在了地上。脚边一个垂死的合辙兵突然扑上来死死地抱住了元载,张口咬住了元载的喉咙,另有两名合辙兵趁机对着元载挥刀乱砍,鲜血飞溅在杨衡脸上。
      等杨衡提刀冲过来的时候,那两名合辙兵已经抛下元载,与其他楚兵交上了手。元载被砍得血肉模糊的尸体还保持着被抓牢手臂僵坐着的姿势,而抱住他的合辙兵也保持着咬住他喉咙的姿势断了气。
      元载竟是被自己害死的吗?
      杨衡又惊又怒,耳边仿佛又听到把总董旭的骂声:“你若不改改你这暴躁轻狂的性子,迟早要连累边鼓关将士跟你一起送死!”
      他是暴躁轻狂,可那又如何?就连皇上也说过,当朝武将若论悍勇当以杨衡为第一。可恨董旭这个混蛋居然说:“若非王大将军父子已故,若非你杨家出了个德妃娘娘,轮得到你一个小小守备冒称武将第一人?”
      区区一个从庶民爬上来的把总,居然也敢在他面前出言不逊!当时他难捺怒气,操起桌上的酒壶砸破了董旭的头。
      这次合辙人攻城,董旭再三提醒他谨慎,不可轻敌,可他却答道:“此次率军的燕达阚是我手下败将,翻了壳的乌龟还能爬起来吗?”
      谁知道燕达阚不过是个幌子,杨衡今日才知道合辙人真正领军是王嶂,一个熟知大楚将领脾性和作战习惯的叛徒!
      王嶂设计了长达一月的疲战,不断示之以弱,让杨衡越来越自信此战必胜,当得知合辙人要改道攻打峪城的时候,杨衡不顾董旭的反对,坚持要率兵追击。
      董旭劝说无效,只好退让一步,让杨衡留下守城,自己带兵追击。杨衡却以为他要抢功,和董衡当场掀了桌子,差点又打起来。
      当时在屋里侍候的小亲兵丁错大着胆子求二人和解,说什么“大敌当前主将不合,非军之幸”。杨衡一怒之下把他用鞭子狠抽了一顿,其实那个叫丁错的孩子跟随他也有几年了,伶俐讨喜,此刻想来杨衡也觉得当时下手是太重了些。不过这也不算什么了,城破人亡,大家终归是要一起上路。
      抽完了丁错,杨衡还是同意了让董旭追击,自己留守,心里想着这次就算给董旭个面子,反正自己才是主将,董旭有再大的功劳也越不过自己去。然而,董旭离开不久,在王嶂的亲自指挥下虎狼之军压城,打得杨衡措手不及。
      苦战两天一夜,等来的不是董旭的回援,而是他那支队伍落入陷阱全军覆没的消息。此刻城已破,杨衡耳中听到的是合辙骑军如奔雷般的马蹄声和城中守军、百姓的惨叫哀号,眼中看到的是四处燃起的冲天火光,他这才悔不当初!
      挥刀斩翻杀上前来的一名合辙兵,杨衡大吼:“随我来!”率城头的楚军杀入城内。一路上被杀散的楚军又凝聚起来,随着杨衡嘶哑的嗓子呐喊:“有战无降!杀!”
      可是这些士兵才下城头就被合辙骑兵给冲散了,眼中所见似乎都是合辙兵的褐色衣甲。杨衡机械地砍杀着,心里有个声音在不停地叫:“完了!完了!”

      “杨将军,别来无恙。”带着金属般质感的声音不带丝毫感情,围攻杨衡的合辙兵退开,给杨衡和说话那人留出一个空地。
      王嶂!
      杨衡一抬头便看到了那个骑在马上的英俊青年。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王家子弟尽皆从军的缘故,几乎每个王家的男人都有这般咄咄逼人的英气,在这样血海滔天的环境里,犹如嗜血修罗般慑人心魄。
      杨衡眯了眯眼睛,冷笑:“王嶂,你居然带着合辙狗来杀大楚的百姓,你有脸面对九泉之下的王骏大将军吗?”
      王嶂在马上稳如泰山,淡淡地道:“伯父当年屈死,我王家上下数百人尽被斩首,此等深仇大恨我焉能不报。”
      体力随着伤处的血液一同迅速地流失着,杨衡用刀驻着地支持住摇晃的身体,愤恨地瞪视王嶂:“王大将军被人诬陷,死得是冤,但三年前皇上就已经为他平反,还了王大将军的清名。可惜王大将军一生忠义,到头来却因你这个不肖子侄而蒙羞!”
      王嶂冷笑:“陆龙珺为一个莫须有的罪名就屠我王氏满门,过后轻描淡写一句杀错了,就想让我放下血海深仇,反过来感激他还我王家清白?无耻之极!”
      杨衡突然大笑:“王嶂,你大概不知道吧,你们王家除你之外还有一个人活着。”
      王嶂平静的脸上终于出现一丝愕然,他疑惑地望着杨衡那张得意的脸,突然觉得身旁的杀伐声如此喧闹,几乎担心听不清杨衡接下来的话,不由得提缰驱马走近了些。
      只听杨衡大笑道:“世人都知道,王大将军有三子一侄,俱皆武勇过人、少年从军,尤其以三郎最为出色,天生臂力惊人,十二岁时即以断魂枪冲锋陷阵少遇敌手。当年他随父兄镇守在这边鼓关,合辙狗不敢轻犯。”
      王嶂一阵恍惚,眼前仿佛看到骄傲的少年持钢枪著红袍跃马阵前,耳边是他一叠声地唤着:“二哥!二哥!”王嶂忍不住问道:“你是说三郎还活着?”看到杨衡点头,王嶂只觉得一颗心都要跳出胸腔,连呼吸都忘了,心口被揪扯一样地痛。
      这五年来,他无时无刻不被亲人们冤死的魂魄所纠缠,一闭上眼就是血淋淋的一颗颗首级,其中自然也有最疼爱的小堂弟三郎的。每每想到那个活泼泼的三郎被杀时只有十四岁,他就恨大楚皇帝陆龙珺恨到想剜其心剖其肝梳洗其血肉筋骨。
      杨衡脸上现出诡秘的笑容,声音渐低,王嶂不得不下马走近他才能听清他在说什么。
      “王三郎生就一副好相貌,得了贵人关照,你们王家老少血流成河时,他可是在瑯琊王的身下婉转承欢呢。”
      杨衡的话像一枝毒箭射中了王嶂的胸口,他浑身一震,竟不由倒退了一步。杨衡突然暴起,染血的钢刀向王嶂当头劈下。他有意用王家秘闻吸引王嶂的注意力,又故意装作气若游丝的样子让王嶂降低防备,为的就是这一击。
      王嶂瞳孔一缩,面前寒光一闪,杨衡竟然连他如何拔剑的都没看清就被刺中脉门,当啷一声钢刀坠地,王嶂的剑架在杨衡的脖子上。
      “你骗我!”王嶂眼底泛起一抹血色,面孔狰狞。
      杨衡笑得上气不接下气:“我没骗你。瑯琊王缠磨了皇上三天,皇上才从处决名单上勾去了王三郎的名字,把他赏给瑯琊王当男宠。后来皇上还了王大将军清白,王三郎放着将军府不归,依旧留在琅琊王府。你若不信,尽管让人去打听,看看你那好堂弟是不是如我所说,为了苟且偷生,甘愿自轻自贱,让男人……”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脸上那得意又诡秘的笑容僵硬扭曲,似乎还在嘲笑着王嶂,脖子上的血呈扇形喷溅了王嶂一头一脸。
      王嶂将剑上的血在杨衡身上擦净,收剑归鞘,同时收敛的还有方才他失控的情绪。满头满脸的血使他像从地狱中走来一样可怖,但他已恢复了冷酷淡漠的平静,深邃的黑眸向四周望了望。方才随杨衡下来的守军要么被杀要么被俘,城中的战斗也已经到了尾声,有能力反抗的人在合辙骑兵的铁骑下已经不多了。
      王嶂翻身上马,轻提缰绳,骏马灵巧地在满地尸首中挑拣出空当走着。昔日大楚游击将军,今朝合辙兵马大元帅,王嶂的身影骄傲而孤独。
      一队被俘虏的楚军在合辙兵的押送下垂头丧气地走来,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王嶂看到最末尾的那名楚军因为拖着条伤腿走得太慢,被不耐烦的合辙兵一刀捅死。尸体沉默无声地倒下去,走在前面的楚军没有人回头去看,人人脸上都带着灰色的绝望气息。
      燕达阚拍马迎过来:“元帅,杨衡的宅子里有不少好玩意儿,他奶奶的,还有好几个绝色美人。”
      这个相貌粗豪的男人几乎是带着几分孩子气的欢喜在讲述,说杨府的房子有多么精巧别致,那些个美人儿有多么娇柔可爱,说话间王嶂已被他引至杨府。对于珠宝美人,王嶂都没有兴趣,他看中的是此处可以供他暂时休憩。
      一边往门内走,王嶂一边冷淡地吩咐:“燕达阚,传令下去,屠城。”
      燕达阚眼睛一亮,兴奋地答应了一声,立刻叫来传令兵传达命令。接到命令的合辙兵亦都兴奋起来,用边鼓关军民的性命、金银和美女填充着自己膨胀的欲望。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边鼓关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