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曼倩同王状元家大公子婚事,卜筮无咎,原是妯娌口中再无二等的喜事。旦逢王状元病逝,婚事预搁三年。那料到状元庋椁未久,状元妻柳氏复病殁。一些个隐隐约约的话头传到孙家,说是大公子家池沉湎亲缘祚薄之悲,三五日犹未能抽身,恐有祝发之意。曼倩与家池自小同学,彼此不算隔着盖头便不相熟稔之系,且曼倩于家池,心中有意,虽不可说,但说来也不必为外人诟言的。
      曼倩心中有些许委屈,那确是对家池的,但其私心却又是体贴善谅的,加之性情柔婉,少不得在心里为家池的遭遇心疼,为谣言释意。
      这几日,谣言有些荒唐起来了,曼倩嘱丫鬟选儿研墨水,欲私授鸾笺,一问近况,二问餐食。其言道:
      “宛清见安。阿倩致书,原于理不合。但殷切不抑,愿君且置不愠。
      心中言有二,一曰父母已逝,节哀重身之言阿倩不欲赘言,但欲我君来世再续王父母之缘,只此父母,再无别家。祝发之流言,实增当下悲切,望君听之即过。二曰,昨日早食何?午食何?晚食何?一如往日否?
      曲中水流月,花随到银池。阿倩安好,见信且封,无需回言。”
      家池于榻上静坐数日,无有他念,但见茶几上一封,便只闭眼。如若这个把月来,心中有动,便只这一刻了。见罢曼倩之信,见无需回言几字,便心中更有一悟,思绪清明,提笔回:“毕竟花稍月不圆。大道覔我,
      流言即空,但遂我去,另觅良缘。珍重。”
      八月廿六,家池入天童寺,拜大耘上人为师。
      甲申国变,外侵内辱俱犯,曼倩长兄携祖、父、妹避入山林,孙祖父锡海,县中耆旧,为才士所尊。南部勤王军突起,扶帝宗系称王,是为新朝。新朝甫定,马阮党乱象丛生,间有意请锡海入朝。孙家避之不及,复迁浙南。
      山林日静,人到水穷处,便生了半生感慨。曼倩是坚韧不可摧折之人,故此番婚变之悲,亦不轻易动容声色。只是国变家乱之恸,实是令人心悴,故即便时时想起家池之别,倒也生出了理解之意。
      山道曲行,此番赴寺为外出兄长祈福。山气氤氲障目,出竹岭,便得小泉,浮羽蒸影,透出林外的不寻常之气。待近,一队褐衣捂脸之人笑笑呵呵,动刀动棒,惊得林叶悚动,乱花入潭。曼倩独行,心内可怖,生出今必完节赴死之心,即刻抽身回转,懊悔万分。
      白影逼近,忽然肩重,有一稳健之力,将其拉入突岩下。曼倩抬头,树荫松动,恰如雨下之声,家池之颜色,丝毫未变。那样细心果敢,恍如一朝之隔。
      因着往日的干系,僧司己同曼倩归家,孙父见之,少不得有老友恩情之悲,只是弃婚之事,忍是耿耿于怀。午后,曼倩同司己呷茗,问道:“近日可好?早食何?午食何?晚食何?一如往日否?”司己怔怔,答曰:“为施主此番话,小僧亦必保重。”再一顿,他又言:“阿倩费心,宛清有愧。但有一言,必要亲口对你言:我今赴道,周身已是蒲团。阿倩千万开释,我能爱人,能爱己,但亦不能只爱一人。其中深意,还请阿倩琢磨。今日之别,见与不见,我法自在,自在长安。”
      夜入幕,僧司己即去。
      癸亥年,南城溃破,大都督自刎而死,异军挫遗民勇士之顽抗,屠城十日。凡是此复国局中有斟一杯者,俱被大肆搜捕。此时,绞杀名单中,在北,有僧司己,在南有孙氏璜卿,并及孙氏一家。
      刀落,长门幻影,金城繁华俱随河去。
      幻境中,金城清怀河香影靡丽犹在,长板桥、旧院、库钞街,新旧才子递花笺,接玉指,欢声笑语弥夜。曼倩觉人身飘影,只在华厦下,石桥头,望蓬船,那一刻,身边忽有风动,见家池于桥下看她,他笑言:“我已于大道尽处,怎的有法,亦有你?”
      完。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