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一 ...
-
暮色四合,华灯初上。
摸了摸肚子,果然感觉有些饿了。正巧出了朱雀门,从州桥南去便是汴京有名的夜市,一路过来,随意找了个小摊坐下,略感清冷。点的纱糖冰雪冷元子和香糖果子很快就被摆上了桌,我一边悠闲地吃,一边分神张望。
入夜后本该人潮如织的热闹街巷,眼下却寂然不少,鲜有行人经过。这般罕见的清冷,全是因着近日京中采花大盗横行之故。衙门追捕贼人数日无果,这才搅得世人心境惶惶,不敢在夜时出入。
此案棘手,本该交由无情师兄亲自审探。可谁知屋漏偏逢连夜雨,当下师兄正远在漠北办事,一时半会不得归程。府衙内一众大小捕快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贼人恣意妄为。
本女侠素来嫉恶如仇,尤视□□之人为眼中钉最甚。况,自穿越到北宋以后,自己没半点正经事可做,成日里只能在神候府里闲出屁来,简直白瞎了便宜捡来的一身好功夫。故而闻知此事之后,顿觉热血上涌,便暗下决心要为师兄分忧,亦为百姓除害。
岂料决心下得轻快,行动起来却是头疼万分。接连追查数日,我才发现此案棘手之处不是在于采花大盗身手敏捷,无人能擒。而是从受害者提供的线索来看,压根就查不出案犯究竟为何人。
说起来真真是离谱。该案的一众受害者,竟对案情经过的描述颇为言辞含糊。有时揪着细节追问,得到的回答往往模凌两可,甚至还有漏洞之处。
譬如,十字街东张府府上的受害者张雪儿,报案时分明称手上的伤痕为犯案者持剑所伤,可我瞧那伤口大而红肿,似是钝器所致,而绝非利器。
此种情况时有发生,即便出声质疑,皆被受害者以天黑害怕,可能记错或者看错等说辞揭过,总之很是奇葩。就连对采花贼的音容体貌,各家姑娘的言辞亦各有出入。所以至此,我连一张案犯的大致人像都描摹不出,根本无从下手追捕。
起初,我简直怀疑这桩连环采花案,是否为各家小娘子闲得发慌而无聊胡诌出来的。但想想又实在不大可能,毕竟普天之下没有几个神经病会拿自己的清白来开玩笑。
我也考虑过此案是否为多人所作,但这个想法很快就被否决了。只因呈堂证物中有一块衣料碎布,乃系谢府府中的丫鬟与贼人拉扯途中拾得。该碎布材质倒是极为平常,但上面残有的香气却是十分奇特。
而后我走访盘查下来,果然每位受害者皆表示案犯身上带有一股奇香。
为了寻得线索,我持着碎布到京中的各大香料铺子走了一遭,结果竟没有寻得一家商铺有售此香。
思来此香万众难觅,携香之人至罕。故觉此案不大可能为多人所作,否则很容易就能寻出线索。
思及此,我吞下了最后一个果子,正待要向茶博士结账离开,继续上路查探。谁知就在此时前方突然传来几声女子惊叫,哀戚戚的喊声响彻坊巷,缭绕之中不绝于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