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杨美琪并不想吃。可是身体留下的本能让她的口腔急速分泌出唾液。
两个小孩子吃完才被允许上床,杨美琪抗争了一下觉得还是不吃,她自己这么胖两个孩子都瘦的皮包骨,村子里大家早就笑话原主了。从记忆里翻出来的记忆告诉她,原主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懒怎么了,懒人有懒福,我女儿伺候我。
她心理非常烦躁,闭上嘴不吃,权当减肥了。
一夜无话,这天早上杨美琪早早的起床,由生产队队长带着去公社开介绍信。
介绍信开的非常顺利,有了这个,就可以买火车票,住旅馆了。
回家的时候还早,早上七八点的样子吧。将介绍信收好以后,杨美琪走回家,一路上碰见扛着锄头,有的挎着箩筐,这是早起去地里除草的。
杨美琪一路笑着打招呼,把一个个乡亲惊讶的长大了嘴巴。
看看日头这顶多七八点,难道今天睡过头了,不可能比杨红旗还懒啊,那就是杨红旗变勤快了?
杨美琪才不去管乡亲们对她的印象发生了怎样的改观,八十年代农村恶劣的环境算是领教过,她这次进城无论如何也要留下来,城市那么大谁也不认识谁,舆论环境较为宽松。她变好变坏或者是怎么样,都跟其他人无关。
到了村头,谢过队长,两人各回各家。
队长回到家里自然免不了被家人一通打听:“红旗真的要找周知青去?”
队长:“那可不,介绍信都开了。”
队长媳妇:“她兄弟今年可好,白捡十来亩地。”
队长不乐意听这酸话:“你想捡不,我给红旗说说,现成的。”
队长媳妇白眼一翻,她才不稀罕那两亩地,累死累活不说打下来粮食还得交粮,剩下粮食卖出去能够化肥种子钱都两说,还是侍候菜地母鸡得钱些。只是当年给地主种地还要交租,给杨红旗却不用交,要是能受累,地倒不是不能种,她看着这十亩地有点眼馋罢了,但是想到收麦的时候累死累活,还是算了吧。
回到家里,周秀美又做好了早饭,这次做的米汤,炒的白菜,由于没有馒头,稀饭做的特别稠,熬出了米油。
看到这么小的孩子做饭杨美琪总是不忍心,但是当周秀美略带惶恐的大眼睛看向她的时候,她就什么话都说不出来。
小孩子的讨好不过是为了得到母亲的爱,但是当她发现什么都得不到的时候,可能会继续变本加厉的讨好母亲,也有可能及时止损,不再付出任何,周秀美显然是后一种。
吃饭的时候周秀丽还没有起床,小孩子可以多睡一会儿,杨美琪也就没有叫她,反正剩下的饭菜可以放锅里热着。
饭菜还可以,加了油的菜很香,杨美琪非常真诚的说:“很香。”
一直注视着杨美琪反应的一双大眼睛立刻明亮起来,然后裂开缺了牙的小嘴满意的笑了。
饭后杨美琪刷碗,周秀美在她的脚边绕来绕去,问她:“城里没地怎么吃饭?”
杨美琪说:“钱买着吃。”
又问:“住哪儿啊?”
杨美琪回答:“住咱家啊,你爸爸有工作,有宿舍。”
周秀美还是愁眉苦脸的样子,对于进城这件事有点不放心,伸出五个手指,“五个人住的下吗,他们说城里人住的房子可小了,转身都打拐。”
这自然是听庄上人说的酸话,昨天听说杨美琪要找周知青以后,说什么的都有,仿佛一瞬间所有人都知道了这个消息。
杨美琪蹲下身来,和小女孩平视,她察觉到了小女孩的不安,所以看着那双忐忑的眼睛,真诚的说道:“你们两个小孩才那么大一点,睡床上能占多大点空?”
她双手比划了一下,“你俩还瘦。”
杨美琪也不说村里人都是嫉妒才说的这些话,秀美本来心事就多,年纪小小的就知道操心,但是这个年纪应该是疯吃疯玩的时候,杨美琪打消她的恐慌,“城里好多好吃的,还有好看的衣服,你俩干干净净的,到了城里送你去上学给你们买新衣服穿。”
又用断了齿的木梳给周秀美梳头。
脸上似乎是洗过了,然而脸和脖子还是有明显的分界。黑和黄泾渭分明,这是有多不讲究!追根究底还是因为有一个不讲究的妈,也就是杨美琪自己。
所以她只能默默的拿出家里的毛巾,沾温水慢慢给她搓干净。
可是她不知道她用原主最爱的毛巾给擦的,家里唯一的一条,原主专用的,任何人除了儿子别人不得擅用。
周秀美可是非常了解的,可是看到妈妈面不改色的给她擦脖子,她似乎觉得也不是什么大事。
又是一个整齐的小姑娘,继承杨家优秀基因的周秀美双眼灵动,脸蛋线条流畅,是个小小的美人胚子。
杨美琪非常满意,只是衣服太破!夏天都快来了,她还在穿着露着破棉花的棉袄,袖口跟打铁的似的,黑漆漆油光水滑,俨然擦鼻涕擦的。
想到衣服,杨美琪头疼的很,空间里童装倒是有许多,就是比这现在的黑蓝灰色彩太鲜艳,款式可以说另类。也没有未加工的布料,倒是有许多的床单,布料是有了,可她并不会做。
现如今介绍信就相当于身份证,有了介绍信来回车票住招待所都很方便,要是没有,城里严.打查的厉害,没带介绍信就会被打成“盲流”被送回。
严打接近尾声,之后的政策会宽松许多,杨美琪计划的非常好,到时候留城里卖卖空间里的衣服,就能维持生计,再等等房市开放,买上四套房子,儿女一人一套,她自己一套,儿女成年前可以租房收租,简直不要太爽。
首先她们得到县城买火车票,坐上去省会的火车先。
家里也没什么好东西,收拾完毕,杨美琪包袱款款,带着两个女儿坐上去县城的马车,花了五毛钱,经过半天的颠簸,到了火车站。
说是县城不过是东西南北各一条街道交叉而成的集市,新华书店副食品店信用社饭店,全是国营的,上头政策虽然宽松不少,真正的实行到基层还需要时间。
火车站是非常简陋的三间瓦房,杨美琪亮出介绍信,今天的票没了,但是明天还多,坐票都有。
售票员还跟惋惜的样子,知道她们来一趟县里不容易。但是杨美琪不介意,她还准备给俩闺女收拾收拾尊容再去见孩儿她爸,这些在县城里正好可以做到。
买三张火车票花了十块零六毛,杨美琪手里全部的钱才不到两百块,但是她仍然开了一间招待所,才一块钱一晚上,相当便宜。
将两个孩子安置在招待所,找到原主留下的蓝土布,找到裁缝铺让赶着做两件衣服。有缝纫机在,杨美琪又用点心贿赂裁缝师傅,哒哒哒的没一个小时两件上衣就做好。
用招待所的热水给三人都洗过澡,然后在虽然简陋但是整洁的招待所房间美美的睡一觉,杨美琪踏上省会的火车开启寻夫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