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第 19 章 ...

  •   重生梗
      郭嘉(170年-207年),字奉孝,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人。东汉末年曹操帐下著名谋士。
      郭嘉原为袁绍部下,后转投曹操,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功勋,官至军师祭酒,封洧阳亭侯。在曹操征伐乌丸时病逝,年仅三十八岁。谥曰贞侯。
      郭嘉“才策谋略,世之奇士”,被曹操称为自己的“奇佐”。

      曹操正半卧于榻上与卞夫人讨论立储一事。武将可以平战乱,文官可以议言乱,而一个王者立于乱世之中,需要一剂良药抚平心乱。卞夫人美丽端庄,温润如玉,是乱世之中一股清流,缓缓渗进曹操的生活。
      然而即使是这片刻的安宁,上天也不愿给予曹操。
      奉孝病危。
      曹操蓦然起身,竟不知该做出何种表情,只下意识道一句。备马。
      快马加鞭尤嫌不足,眼看那天色由明变暗。路途颠簸远不及内心颠簸,曹操曾疑惑这则消息的真实性,是不是奉孝再同自己开玩笑?直到亲眼见到缠绵于病榻之上的人,他才意识到,这一向深恶痛绝的欺骗的玩笑,竟也是奢望。
      窗外风声大作,风雨欲来。
      郭嘉几欲起身,曹操挡住他的动作,转身怒道莫不是照顾不周。曹操的披风随着动作卷起尘埃,身旁人纷纷下跪,噤若寒蝉。
      郭嘉气若游丝的嗓音将他的视线重新扯回,曹操这才发现,郭嘉的生命正在慢慢流逝,曹操再无暇顾及旁人,只道我还要与你平定天下。
      终究一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汉室做不到,袁绍做不到,而曹操可以。如果非要有一人长伴君侧,奉孝最得他心。郭嘉必须跟他做完这一切,也只有郭嘉有资格伴他做完这一切。
      郭嘉的眼里似乎有泪,却轻笑出声。
      臣平生从不信天命,今日方知人意终究不能胜天。
      曹操将他的手握紧,身边诸君,奉孝最年少,我还要向你托付身后事。
      烛光微微,周遭静廖,只听得君臣二人的对话声音。郭嘉将眉头蹙起,他的生命一如那莹莹发亮的灯芯正在逐渐消耗,直至一盏残烛油尽灯枯。
      郭嘉面色枯槁,嘴唇苍白,他仍在喃喃不止,为曹操拨开云雾。曹操犹记得郭嘉与他初见,促膝把酒倾通宵都不够,且歌且舞肆意快活。郭嘉生得一副好皮相,剑眉星目薄唇如裁,一看便是个忠贞之士。模样顺眼且是顺眼,曹操却深深陷入郭嘉的内在无法自拔,其才华气度远非常人所能及。朝中大臣,无不心向汉室,亦或各怀鬼胎,只有奉孝别无二心。曹操从赏心悦目,再到掏心掏肺,郭嘉爽快,曹操复杂,却也有爽快的一面,而这一面独独留给郭嘉,旁人不得窥探。
      郭嘉额上已经有汗,他将曹操的手紧紧握住靠近自己的心脏。他将双眸轻轻阖起,像是叹息一般。
      再也不能同主公饮马黄河,醉酒高歌了。
      他的双眼微微睁开,将面前的人收进眼底。
      若主公念及臣时,可以以酒酹地。郭嘉的眼里看不到痛苦,甚至还带着笑意,一如当年初见之时。他努力讲完最后一句话,似是用尽全力,将毕生心愿与忠诚都寄托在那三个字上。需好酒……!
      好酒,当然是好酒。我有的是好酒,要天天与奉孝饮!
      曹操的眉头早已拧成山峰,这个复杂自负的男人曾一度认为自己可扭转任何局面。他试图传令下去,而榻上的人就在此时停下了呼吸。
      郭嘉的触感细腻,用肤若凝脂来形容男人难免不伦不类,但当那只苍白的手从曹操宽阔的掌间落下。那一瞬间如同银针刺进太阳穴,开始并未有太大感觉,那些血滴一点一点沿着针尾掉落,然后他感觉到疼。
      曹操静坐良久,半天才回过神。
      世间再无郭奉孝。
      那一缕残魂游游荡荡,飘飘摇摇,却并未完全泯灭。一缕混混沌沌,且歌且哭,直至看见炽白刺目的天光。

      *《三国演义》郭嘉:
      昱谓荀彧曰:“某孤陋寡闻,不足当公之荐。公之乡人姓郭,名嘉,字奉孝。乃当今贤士,何不罗而致之?”彧猛省曰:“吾几忘却!”遂起操征聘郭嘉到兖州,共论天下之事。
      一 初相见
      乱世出英雄,英雄择明主。即百鸟朝凤,良禽择木。
      你们老板不行,公司就必然不行。你们公司不行,就一定会倒闭。你们公司倒闭,上下员工就没饭吃。员工没饭吃,又生在乱世,就成了乱世之中最不值钱的东西:一条人命。
      所以跟对好老板,对于一个员工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事。虽说生逢乱世好出头,但大多数人都没有当老板的才能与魄力,其实最缺的,是背景。所以说有一个好的家庭背景,对人的一生是多么重要。
      那么好,郭嘉郭奉孝出身寒门,当老板是没指望,除非造个反起个义,但郭嘉少年便有鸿鹄之志,看不上那些歪门邪道,所以一心只想当个好员工。
      跟谁,不重要。谁能成事,跟谁。跟能成事的,长脸。
      郭嘉向来直爽,跟了袁绍十来天,就发现这人难成大事。
      郭嘉:恕我直言,我不是针对谁,我是说你们老板,对,就是袁绍。老板靠不住,公司没谱,所以拜拜,我要等我的真命天子了。
      郭嘉评判了袁绍集团之后,果断辞职。至于孙策,他压根连看都没看上。孙策有勇无谋,看他一眼就知道他会死于非命。
      于是这么一辞,就是六年。
      这六年倒也闲云野鹤,自由痛快。与山水为邻,与诗书相伴,披星戴月,世界在怀,快哉快哉。
      郭嘉在不断自我充实,自我磨练的时候,他的真命天子曹操也在官场战场中成长起来了。曹操是乱世的选择,是三国的开端,幼时顽劣却聪慧。我们都知道,小崽子他越皮,越坏,越想尽办法出其不意,那么如果走正道,长大一定是人间瑰宝。
      曹操其人,有一定雄厚的家庭背景,有胆识,有魄力。想干能干,不畏权势,经历过大起大落,无疑是一个复杂而又直爽的多重人格。
      于是这天晴空万里,艳阳高照。所有人都喜气洋洋,虽然不知道高兴啥,可能就是单纯瞎开心。这样的天气,这样的日子,非常适合来一次愉快的会晤。
      所以曹操终于等到郭嘉入了自己的营帐。你入了我的帐,那可就是我的人了。
      所有的老板,都只有两种员工,一种是聘来的,一种是请来的。毫无疑问,郭奉孝先生就是曹老板请来的一位满级陪练,这两个人的谈话,必然是从互吹开始,如果吹的情投意合,吹得荡气回肠,吹得惺惺相惜。那么一锤定音,就是你了。
      曹操气度不凡,只需多看一眼,便能多吹十年。郭嘉简要阐述了自己缜密的推理,乱世的分析,以及对曹操的肯定。孙策有勇无谋,袁绍优柔寡断,而曹操,真吾主也!
      郭嘉的实力曹吹令曹操心花怒放,他夸得巧,夸得妙,夸上心坎,喜上眉梢。
      与郭嘉的初相见,曹操充分展现出了自己直率的一面。他赞叹道:“使孤成大业者,必此人也!”两人一拍即合,遂任郭嘉为司空军祭酒。
      那么,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二十胜十败
      何为奸,邪佞谄媚。何为忠,德之正也。乱世之中,身为忠臣,并非自身能做什么,而是能为君主做些什么。曹操虽不为君,但郭嘉是忠臣。
      那日曹操回营,眉目之间藏有愠色。郭嘉正在敲击编钟,回头一望便停下赏乐赋诗。曹操径直坐在他身侧,一股难平之气。
      还未开口,曹操便道。“吾对袁绍,早已忍让多时了。”
      袁绍其人,不畏惧天地,亦不畏惧天子。既不畏惧天子,更不会畏惧曹操。何况当时,袁绍之势,绝非曹操能压制得住。袁绍对曹操倒也并非恶语相向,只是不甚客气。曹操一再忍让,终于忍无可忍。
      郭嘉静静听完,将手中木槌递给曹操。“司空,敲。”
      曹操闻言一笑,手中施力,乐声渐渐响起。在那乐声之中,两人的问答倒像是高歌一般,甚是尽兴。
      曹操在这歌声之中,缓缓道出自己的烦恼。“袁绍原本就拥有冀州众地,后来青州并州也都一并归他。统治的地域宽广,兵力也强,且数目众多。吾想讨伐袁绍,力不敌,何如?”
      其实曹操早已说出原委,只是需要郭嘉稍作润色,娓娓道来。这也就是郭嘉之所以选择曹操的原因之一,能一眼洞穿本质。袁绍之强,曹操力不敌。因此袁绍嚣张跋扈,未将曹操放在眼里。原因终究还是一个力不敌。
      郭嘉沉吟片刻,缓缓道。“刘邦本打不过项羽,司空也知。汉祖刘邦以智取胜,项羽虽厉害,最后还是被刘邦所擒。嘉私下认为,袁绍有十败,而您有十胜。袁绍虽强,并不能敌。”
      乱世之中,身为忠臣,并非自身能做什么,而是能为君主做些什么。前有李斯谏逐客书,后有郭嘉十胜十败论。皆是大气磅礴,一气呵成。纵使任何一个,即使才高八斗,也无法在短短时间里讲出或写出这样的篇章。自离开袁绍,归于曹操。这十胜十败论,郭嘉早已酝酿在心,成竹在胸。所以郭嘉也是略一沉吟,便随着编钟的乐声缓缓唱出。不磕不绊,顺耳流畅,宛如诗词歌赋,缓缓吹散曹操心上的阴霾。
      郭嘉深知,曹操明白症结所在,并不需指出原因。他心中郁郁不平,无非也就是因为袁绍的态度。只要讲清讨伐袁绍不急一时,不过早晚之事,曹操便也不再郁郁。所以最后,郭嘉下结论。先取卢布。
      曹操狭长双目微微眯起。“然。”末了,曹操又补充一句。“唯奉孝为能知孤意。”
      郭嘉微笑,与曹操一同敲击编钟。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郭嘉如同上好的雨前龙井,冷水浇不出那透彻的滋味。唯有曹操,滚烫的热水,能令其沉沉浮浮,散发出丝丝缕缕的幽香。郭嘉选择曹操实为明智之举,互相扶持,两人相得益彰。
      夜已深,郭嘉起身,为曹操束好衣冠。四目相对在摇曳的烛光之中,只此一眼,抵得上千言万语。

      附:十胜十败/郭嘉
      刘、项之不敌,公所知也。汉祖唯智胜,项羽虽强,终为所禽。嘉窃料之,绍有十败,公有十胜,绍虽兵强,无能为也。绍繁礼多仪,公体任自然,此道胜一也。绍以逆动,公奉顺以率天下,此义胜二也。汉末政失于宽,绍以宽济宽,故不慑,公纠之以猛,而上下知制,此治胜三也。绍外宽内忌,用人而疑之,所任唯亲戚子弟,公外易简而内机明,用人无疑,唯才所宜,不间远近,此度胜四也。绍多谋少决,失在后事,公策得辄行,应变无穷,此谋胜五也。绍因累世之资,高议揖让以收名誉,士之好言饰外者多归之,公以至心待人,推诚而行,不为虚美,以俭率下,与有功者无所吝,士之忠正远见而有实者皆愿为用,此德胜六也。绍见人饥寒,恤念之形于颜色,其所不见,虑或不及也,所谓妇人之仁耳,公于目前小事,时有所忽,至于大事,与四海接,恩之所加,皆过其望,虽所不见,虑之所周,无不济也,此仁胜七也。绍大臣争权,谗言惑乱,公御下以道,浸润不行,此明胜八也。绍是非不可知,公所是进之以礼,所不是正之以法,此文胜九也。绍好为虚势,不知兵要,公以少克众,用兵如神,军人恃之,敌人畏之,此武胜十也。公有此十胜,于以败绍无难矣。

      人生如果再重来。两个人的亲密无间。

      三再回首(终章)

      近日郭嘉时常做梦,仿佛自己的人生已经走过一次,恍恍惚惚如坠梦境,有一人立于渭水之畔,向他微笑。那人便是曹操,是一生只忠于一人的曹操。
      曹操的雄才壮志,文韬武略,他的自命不凡,他的孤高缜密,都一点一滴被郭嘉收进眼里,放在心上。曹操的每一言,每一语,他都认认真真地听,因此,郭嘉才能句句话讲在曹操心上。
      丝竹之声缠绵入耳,郭嘉缠绵于病榻。似乎是这一烧一病,使人头脑分外清醒。在高烧不退的迷迷糊糊之中,他看到了过去的自己,看到了过去的曹操,以及自己对未来,对家国天下的希冀。生于乱世,有种责任。这种责任是你是我,是所有人。
      他犹记得曹操与自己的第一次见面,相谈甚欢。朝堂之上,念旧主的念旧主,谋私利的谋私利,却只有郭嘉是一门心思爱着曹操的。这种爱并非男女之间,狭隘之爱,而是一种溶于骨血,渗透你我的爱。
      曹操在很多时候像个孩子,他需要有人渗透他的生活,抚慰他孤高而孤独的内心,曹操也并非看不出来朝堂之中唯有郭嘉一心一意向着自己,从眼角眉梢,举手投足都能透露得出。一来二去,曹操也喜欢去找这个讲话字字滴血而又温柔和煦的谋士。
      与郭嘉待在一起的时候,曹操多半是快乐的,他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也是快活的。只要有这么一个谋士在身侧,他的前路也是一片清明的。
      红烛摇曳,一滴清泪划下脸庞。此时此刻,此情此景,我无意伤感,只是身不由己。郭嘉将头埋进被褥之间,却听闻帐幔被掀起的风声,与不顾一切愈发靠近的脚步声。
      床边有人轻轻呼唤自己,不用回头也知道那人是谁。
      郭嘉面色枯槁,缓缓回头,看见对方熟悉的脸庞。那恍恍惚惚之中,他仿佛看清了自己的魂魄。他突然想起,那一缕残魂游游荡荡,步入地下,受了那十八层地狱的刑,踏上了那奈何桥,饮下一碗孟婆汤。孟婆是个美丽女子,她衣衫飘渺,声线低柔,缓缓开口说,前方有两条路。一条通向凡尘,你转世投胎,重新为人,你将生在一个富贵之家,那家五代为官,你为第三子。
      那飘渺的魂灵叹了口气,那口气溶于空气之中,结成细碎的冰花。那另一条呢。
      另一条,通向过往,你将回到过去,重复所发生的一切。只是重复,历史不容更改,与你所爱之人再经历一次所经历之事,等你再次回到此处。孟婆轻轻一笑,你有所爱之人么?
      他道,我选第二条。
      前方一道绮丽的紫光,波光粼粼的水面打开一条道路,那道路是他一生的过往,过往之中半数竟是与曹操一起度过的。他步入那镜面之上,喃喃道,主公,我回来了。
      郭嘉轻轻闭上眼,终是明白了一切,这是他生生世世的选择,再重来亦是如此。他缓缓开口,声线温柔一如既往。“再也不能同主公饮马黄河,醉酒高歌了。”不等曹操开口,便兀自补充道。“主公,还会再见的。”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