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李家面摊(二) ...
-
月朗星稀。晚餐时间一过,街头巷尾的小贩们相继忙于收档。李家大哥洗完碗筷递给站在一边的李家小妹,等她用抹布擦拭干净。李家小妹,有一下没一下擦拭着手中的碗碟,忍不住打了个呵欠,亲昵地半倚着李家大哥,毫不客气地将大半重量送上,“好好坏坏,又是一天。”
李家大哥任她靠着,脸上的神色温柔的好象天上的月光,“怎么,累了?”
“哪有什么可累的?”李家小妹语声含糊不清,说得口不对心,“我一整天也不过擦这几只碗而——哈”话还没说完,又是一个呵欠。
“累了就不要勉强,”李家大哥凛去笑容,面上有些藏不住的担忧,“你过去坐一下,这些首尾我来就行了,很快就能收档回家好好休息。”
李家小妹固执地摇头,“街头巷尾谁人不知我这个出了名的懒丫头累得大哥讨不着媳妇,要是我以后连站都懒得站,大哥你岂不当真要孤家寡人一辈子。”
“缨缨,只要我们问心无愧,又何必介怀世俗的眼光。”李家大哥劝说道。
“可是我们身在这世俗之中,又怎能不理会世俗的眼光呢?”李家小妹浅叹一声,又忍不住打出个呵欠。
李家大哥愁了愁眉,“你若是过得不开心,我们换一处地方就是。”
“傻哥哥,有你这么好的大哥,在哪里过日子我都是一样开心的。”李家小妹撒娇似地漾了抹笑容,那笑意虽然带着一丝抹不去的疲倦,却仍是叫李家大哥看得失了神。
————————————————————————
入了夜整个汴梁城里还热闹非常的就只有秦楼楚馆了。
李家大哥背着李家小妹,推着小木车在月光下一步步回家去。经过街尾的“琴瑟馆”时,却意外停下了脚步。
这“琴瑟馆”是皇城里薄有名气的青楼之一,一到夜晚就歌舞升平,乐声不绝于耳,倒是称极了它“琴瑟和鸣”的意头。
这不,琴声,歌声,谈笑声,再加上鸨母热情地招呼声,趴在大哥背上半梦半醒的李家小妹被吵醒迷迷糊糊地睁开眼睛,好看天才搞清楚状况,语声含糊地问道,“大哥还是想讨媳妇了?”
李家大哥被小妹的突发之言弄得哭笑不得,宠溺地轻声啐道,“乱说话。”
“那你做什么停下,还没到家呢。”李家小妹伸手揉揉眼睛,就要耷低脑袋继续好眠。李家大哥却出声问道,“缨缨,你看那边的公子和姑娘是不是晌午来面摊吃面的那两位? ”
李家小妹不情愿地抬起头,努力眨了眨眼,向大哥指的地方望去。也许是老天怜悯,总叫人有个一技之长,李家小妹虽然为人懒散,却天生有一副过目不忘的好记性。“嗯,是那位要吃多面多汤多牛肉的牛肉面的姑娘,还有那位要吃阳春面的公子。”李家小妹点点头道。
李家大哥忍不住疑惑地望着远处那一双争执地面红耳赤的俪影,准确地说,只有那个姑娘面红耳赤,那公子依然如晌午一般云淡风轻的表情。
背上的李家小妹被扰了清梦,反而清醒起来,“他们不是急着赶路去了吗,怎么走了大半天还在这条街上?”
听小妹一说,李家大哥赶忙附和道,“连你也这么说,证明我没有听错,莫非他们有什么要事耽搁了。”
相隔有一段距离,加上周围嘈杂,倒是听不真切那公子和姑娘在争执什么,尽管李家大哥耳力好,也只约略听到一些断句。
“……我今天无论如何都要进去……”
“……你有种就进去试试看……”
“……我要是当真带种,还用得着求你……”
“……”
断断续续的对话听起来还真有几分像妻子来捉丈夫上青楼的戏码,只是这身份调转过来,倒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了,一个大姑娘家怎生偏要上青楼里去?
“那位公子和姑娘真是有趣,好像随处到哪里都能吵起来呢。”李家小妹也不知怎的来了精神,趴在大哥背上看起好戏来。
李家大哥也被小妹的话逗笑了起来。
一阵夜风吹来,李家小妹忍不住瑟缩,虽然已是初夏时分,入了夜风还是有些凉。李家大哥忙将小妹向上托了托,重新推起车子,迈开步子,“罢了,闲事莫理,我们还是快些回去,入夜风凉,你可别吹病了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