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易城不是城 ...
-
这几日,三两滴或急或缓的雨,似乎与这个春末的四月纠缠不休。
然而,雨并不似这个季节该有的缠缠绵绵,丝丝络络。尽管也润物无声,它却是沉闷而敦实的雨点,一下,两下,三下的砸在头顶,让人正好奇它是从哪里来的,又立即闻到了泥土的朴实腥香,兼带着小镇特有的青草味。
再低头瞧去,一滴,两滴,三滴,全散落地面,分不出哪一朵是刚刚从伞梢坠落,绽开的了。
这般沉稳着调皮。
天空又是在悄悄中落下帷幕,依然低低的黑色,依然在天际泛着柔柔的灯光,依然在光亮之中感觉无限的温度。
空气中到处是湿漉漉的气息,一出门,就被凌冽的寒风吹个满脸满怀。
我很认真的走路,偶尔抬头看看四周,也会好奇自己在看些什么,只觉得周围明明暗暗,时而安静,时而嘈杂,这样一晃,就回到了易家。
--摘自易城杂记
易城不是一座城,是一个人,住的地方在城的边界,依山傍水,唤作易城里。易城并不知道自己的来历,里人告诉他,赶市回来的时候,他躺在城里边界,大半个身子在易城里,于是里人把他带回来,唤作易城。
易城不爱说话,和夜晚的易城里很像,安静,单纯,偶尔传来的犬吠像是向易城宣告自己的主权。易城突然笑了,转身跳下房屋,嘴角也只是勾起简单的弧度,就只是一个简单的面部表达,似在嘲弄那只多此一举的家犬,也仿佛,是在嘲笑自己。你有家,有根,有归属,而我,什么也没有。
易城里的人只在易城里,与外界的联系也只有一条通往集市的山路,里人也把山货理好,就赶着骡子卖掉,趁着日头还早的时候换成家里短缺的布匹或者药材,然后伴着徐徐向西的红轮,唱着易城小调,懒洋洋的赶着骡子回家。
易城里,四面环山,有一条清澈的山涧从东岭上一泻而下,落成一条清澈蜿蜒的唱着规律小调的溪流。沿着这条溪流,里人开垦成田,围田做屋,就成了一层层的梯田样的易城里。
里人不喜金银宝,不闻山外事,惟托心与耕田养家,一日三餐,护这易城里方圆的周全平缓。易城在这里十年,并未发现易城里有过丝毫的变化。
里人皆卯时起作,隅中小憩,未时上山,日沉而归。这时太阳才刚要落山,里人添柴生火,户户炊烟袅袅,呼唤着山上捕猎采摘的人回来。戌时的人们三三两两坐在树下,乘着不知何处送来的凉风,胡侃着一天的劳作与闲话。而后又三三两两的,拖着睡意沉沉的步伐各自回家,定昏时分的易城里在梦乡之外的往往只剩下几只看家的家犬,还有易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