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6、第 6 章 ...

  •   徐微看着蒋时的眼睛,想从里面找到些什么,可是那里除了黑,什么也没有,她又觉得似乎应该就是这样。
      “包,路线你安排。”
      两人回到旅馆,在楼梯口分别时,蒋时突然叫住徐微:“去收拾东西,现在走。”
      徐微没明白:“现在?今晚开夜车?”
      “去露营。”

      从县城出去开了20分钟的柏油路,蒋时在路边加满了油,往前经过一座新建的水泥桥后,车子依山而上,进入一条很窄的单行线乡道,沿着这条弯弯曲曲的狭窄山路大概向上行驶了10多公里,总算到达山顶。
      徐微突然想起唐娇在电话里说的,“被卖到藏区做人老婆”,她觉得现在要是真被蒋时卖了,真不一定能跑回去。
      蒋时瞥见徐微嘴角的笑,问她怎么了。
      “我弄跑了你的客人,你这是要把我拉进山里卖给人做老婆?”徐微挑起眼尾看他。
      蒋时转过头看她,笃定地答:“不卖。”

      徐微开门下车,入眼的是一汪绿得发亮的湖泊,不大,甚至可以说是小,但是它就安静的,临着树林,背靠青山,镶在草地上,镶在这座鲜为人知的深山里。湖对岸青松林立,一座释迦牟尼佛像在青松林里,慈眉善目,立于天地之间。
      西面顶峰脚下有座寺庙,三面环绕着青山,庙宇显得格外幽静,几名下课后的喇嘛从寺庙出来,走到湖畔,坐下闲逸地交谈。
      蒋时把车停好,走到徐微身边:“赞多措那玛,这湖叫赞多措那玛,藏语意思是乱石丛中的黑色海水。”
      湖水与天光相映,每变换一处位置,都是深浅明暗不一的绿,如同墨翠,乍看是黑,打光是通透的绿。它看着小,但似乎又很大,青山、绿树、蓝天、白云、五彩绚丽的经幡、黄墙红顶的房子,湖边静坐的僧侣,全被它揽入这一汪净水。
      蒋时碰碰徐微的胳膊,递过去一只小面包,徐微纳闷:“我不饿。”
      “给你拿去喂鱼的!“蒋时失笑,半眯的眼睛里映着那抹暗绿,抬下巴示意徐微看过去,湖畔有喇嘛正在掰馒头喂鱼。

      寺庙不能挂单借宿,只在门前搭建了一个遮雨的长廊专供旅行者露营使用。
      喂完鱼,徐微去给蒋时搭手,把今晚露营的装备卸下车。她不禁感叹,原来后备箱装了这么多的东西。
      “你什么时候准备了两个?”徐微指指地上一黑一篮的两个睡袋和帐篷。
      蒋时正在搭帐篷,抽空看了眼徐微所指,答道:“上次达瓦放我车里的。”
      “哦,那他不介意我用吧?”
      “我用他的,你睡我的。”蒋时看向徐微,站起身拍了拍双手的灰尘。

      日暮降临,气温也随之降下来,徐微搓搓手,感觉照这个趋势,夜里得零下。她从行李箱翻出羽绒服套上,看见蒋时还是那身薄外套,倚在车门上抽烟,不禁问他:“你不冷?”
      蒋时看她一眼,没回答,从后备箱拉出个黑色旅行袋,掏出一个金属水壶抛过去,徐微接住,拧开闻了下,居然是酒,还是上次喝的青稞酒。
      “走时从央金那儿带的。”蒋时边穿冲锋衣边说,徐微笑了笑,道声“谢谢”。
      漫天绯红的霞彩,湖面仿若被洒了一层金水,流光溢彩。落日周围向外晕开,由金变红,再由红变紫,最终会是深邃的黑蓝,吞噬一切。
      远处有正升起炊烟的藏人家,蒋时把防潮垫铺在湖边,两人坐在上面,就着青稞酒,吃路上打包的晚餐。

      月亮很快升起,高悬于头顶,满目繁星,夜幕下的树木都变成了黑色的剪影,湖面洒满了星光点点,这样的画面,徐微或许从哪本书中读到过,却从来没有如此真实的亲眼看见。
      之前在亚丁看到的山水草木,远不及今天眼前这一幅幅画面带给她的丰盈情感来得真实。这里的夜非常寒冷,她向后一躺,深深地呼出一口气,看那口白气在空中缓慢散去,冷得畅快,心是热的。
      “你常带客人来这里吗?”徐微伸手,仿佛想触摸近在眼前的星空。
      蒋时看她略显幼稚的举动,轻轻笑了下,“没有,大多数人行程都紧凑。”
      “你是说我行程松散?”她斜眼看过去。
      掏出根烟正要点上,蒋时脸上的笑容放大,眼里好像有星子,徐微突然叫道:“等等!”
      她一下爬起来,半跪在垫子上,凑近蒋时的脸,与他对视,嘴里呼出的热气带有淡淡的酒香,扑在他的鼻间,蒋时心跳加重,夹烟的手指蓦然攥紧。
      然而徐微不动了,看一会儿他的眼睛,又向后倒去,嘴里念叨:“我看错了啊。“
      蒋时被她搅得心头发痒,点燃烟用力吸了一口吐出,用脚尖踢踢徐微的小腿:“躺过去点。“
      “哎,最开始你是怎么找到这儿的?”徐微闻着烟味儿,有点犯瘾,试图说点什么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可是等了很长时间,也没听到回答,她以为蒋时睡着了,扭过头去看,他只是直视着湖面,难辨神色,许久才出声:“一个朋友,藏族朋友,带我来过。”
      夜里,徐微手脚冰凉地钻进睡袋,迷迷糊糊将睡之际,闻到一丝烟草味儿,她才想起,这是蒋时的睡袋。

      清晨,太阳从云层中钻出,驱散了湖面的雾气,原本暗沉的水面,在日光下顿时鲜活起来,藏人家的炊烟也袅袅升起,对岸的佛像,依旧是那副慈悲安详的面容,眉目平静地俯瞰着渺小众生。
      徐微打个哈欠,看到蒋时已经在收拾帐篷了,她用手指理顺头发,听见蒋时说:“路上顺利的话,下午3点就能到色达。”

      “色达,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下辖的一个县,位于甘孜州东北部,是省内唯一不对外开放的县,是甘孜州海拔最高、气候最寒冷、自然条件最差的以藏民族为主的民族聚居。”徐微滑着手机网页,看到了这段话。
      从山上下来,他们在路边吃完早饭,买了点干粮作午餐,就开始往色达开去。所幸一路上基本都是新修的国道,全柏油路,路况很好。
      下午不到3点钟,顺利到达色达县城,当地温度比预计的低,天空还飘着细细的雪花。色达海拔3800m,但因为一路开车过来,是一个海拔逐步上升的过程,徐微并没有出现高反,只是在正常范围内略微有点胸闷。
      蒋时将车停好后,询问她感受,看着她的脸色,确认没问题后,严肃地对她说:“你来之前应该看过很多攻略,色达的平均海拔在3700米左右,跟拉萨是一样的,但从比例来说,大部分人到色达发生比较严重高反的数据远远高于拉萨,这里人口密度大,周围没有绿色植物,空气含氧量和拉萨相比低了很多,加上现在降温,天气寒冷,非常容易高反,而且如果一旦感冒,非常危险。”长时间的驾驶,再说了这么长一段话,他声音有些哑,清清嗓子后接着说:“所以,你要保护好自己,有什么不舒服,比如头痛剧烈、极度犯困、意识模糊,必须立刻告诉我,由我判断,是否直接开车下撤到最近的低海拔地区,而你不能有任何意见。”
      徐微看他认真的神情,抿唇正色道:“你放心,我很惜命的,任何时候都是。”
      虽然到达得早,但考虑到徐微的身体状况和天气,蒋时并没有立刻安排出行,和她商量后决定先在旅馆休息,第二天再出门。
      两人上楼收拾好行李,休息了一会儿,约在楼下碰头,去吃晚饭。
      “带你去尝尝真正的藏餐。”蒋时对她说。

      蒋时领着徐微来到离旅馆不远处一栋破旧的楼前,进入门洞,上到二楼,穿过长长的门廊,豁然开朗,一间宽敞的藏式风格大厅,中间的炉火烧正旺,木板做隔断,围出许多半开放小隔间,里面坐着很多藏民正在吃饭。
      两人找了个靠边的位置,两张木质大长椅相对着,上面铺着厚实的毛毯,徐微觉得这更像是榻,中间摆了条略高一点的藏桌。服务员是个十来岁的藏族小姑娘,粗辫甩在胸前,脸颊两抹酡红,黑眼睛大又亮,说着一口磕巴的普通话。
      蒋时把菜单拿给徐微,她来回翻了一遍,把菜单往前一堆,“你点吧”。
      蒋时也不看菜单,随口说了几个菜,小姑娘记下后就抱着菜单跑开了。
      “你常来这里?”她喝着酥油茶,竟然是甜的,奶味儿很浓郁,舔了舔上唇的茶沫。
      “这间餐吧是主人将自己家改建的,味道很道地,不少旅客都会选择来这边吃第一顿藏餐。”蒋时喝了一口酥油茶就放下,甜得发腻。
      铺盖牦牛肉、干烤土豆、康巴羊排、还有两道素炒青菜,依次上桌,徐微看着眼前分量十足的满满一大桌,顿时压力倍增,蒋时看她的样子,好心地说:“吃不完有我。”然后又接到:“没给你点卤牛舌和血肠,怕你吃不惯。”
      徐微摆摆手:“幸好你没点,我听人讲过,感受……不太好,特别是牛舌。”说完跟着皱了皱眉。
      “怎么讲的?”蒋时有些好奇。
      “呃……”她实在觉得难以启齿,可看着蒋时求知的目光,硬着头皮开口:“像是和牛在舌吻……”
      “……”蒋时怎么也没想到是这么个形容,一时无言以对,笑了,展开双手向后一靠,挑眉看徐微,“你们文化人就是不一般啊。”
      徐微徒手掰着羊排,回呛他:“你也不像是个没文化的,对了,上回听你和老曲聊,你是外地人,来这儿四年了?”
      “嗯,四年了。”蒋时拿起张饼,往里包着牦牛肉。
      “内地过来很难适应,但看你现在挺不错,怎么跑这么远来生活?”
      “康定县城海拔不算高,生活起来不费力,偶尔带客走几趟这边,自然就适应了。”蒋时避重就轻地回答。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话,一大桌菜竟也吃了大半。
note作者有话说
第6章 第 6 章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