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1、两地的情况 ...
-
“大臣”同学的原名当然不叫大臣,只不过:“人在道上混的,还是叫外号更威风有煞气嘛!”
大臣如是和众人说道,顺便也展现了下发达的肌肉群来增加话语中的说服力度。
有鉴于他的外形不象传说中文弱的“大臣”而更象传说中的“坦克”,众人们于是纷纷认同了这句话,从此遗忘了他的原名。
然而,还是有一个人例外的,比如朝日家的姐姐,机械高中名副其实的霸主冬姬小姐。
冬姬小姐就一直懒得叫对方这个和外表不符的威风外号,总是直接点唤“那个”或是让手下传唤“大雄”。
不错,大臣的原名就是叫大雄,老实说他的家长蛮有先见之明的,看大雄同学现在的体型的确不愧“大雄”之称。
只不过,同学们都是爱看漫画的人,一本《多拉A梦》大雄先生从小到大翻到几乎快烂掉,每次翻都咬牙切齿诅咒怎么画这本漫画的混蛋不能把主角换个名字?哪怕叫小雄也比叫大雄要好吧!尤其大雄心中的痛更在于他的学习成绩一如漫画中那位同名大雄,上高中之前体型也和那位大雄一样瘦弱,是在高中三年中才开始了吹气一样急速生长的。
这样一个成长的痛苦下,“大臣”就诞生了。
更何况人家一向自认为是冬姬手下第一号顺民,大臣这个称呼也格外有“女王陛下的属下”这意思——在这里顺便提一句,冬姬小姐的地位不可撼动于是私下里不管校里校外一律敬畏地尊称“冰雪女王”,女王的属下不就是大臣么?大臣同学遂对这个新称呼格外满意。
至于说为什么“女王大人的弟弟”开人也称呼对方为大臣,大家可以理解为开人小弟禀性纯良不忍心戳别人痛处。
闲话少说,电话另一头大臣的口气很焦虑很不解也很愤怒,似乎对居然有人敢趁着冬姬不在在学校乱来感到极为困惑:“学校里有人在散发谣言,有群家伙私下组织了起来,想要趁这机会在学校里来个大清洗,听说对方的头目是个叫大风什么的。”
“大风?”开人小弟睁了睁眼睛,觉得这名字颇耳熟,于是翻了翻电话旁边的记事本子,果然在某页看到了:大风春秋(白痴的名字,鄙视)约斗。约斗的日期注明是在一月前,括号里的批注也显见是冬姬的力作。至于这个记录的时间更是早在了三个月前。
这种情况根本不用问,都不是一次两次了……
“冬姐又忘了……”开人小弟一拍脑门,下了准确的定语。
其实这问题也不能怪到冬姬头上,实在是对方太不识趣,一个决斗居然也能拖上几个月,冬姬本来就不把外人放眼里,能记到记事本上打算提醒自己就算是仁至义尽了,更何况有时候她根本就直接忘记了记事本上记有东西还要开人提醒——这就是为什么开人会觉得这名字熟悉的原因,这次又一走两月多,于是直接错过去了。
“不多说了,如果她回来了希望你通知我们啊!”大臣同学急迫地挂了电话。
电话这头,开人小弟犹豫了一会,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如果帮冬姐解决这次的事怎么样呢?是不是就说明他可以帮上冬姐的忙了?
想到就心动,心动于是就行动。
不过,自感武力上距离自家姐姐差距不是一里二里,朝日开人很理智且自知之明地拨通了几个人的电话:
“喂!狱寺学长吗?你可以帮我个忙吗?”
“你好,云雀学长,不知道你对去机械高中挑衅的人有没有兴趣啊?”
“学长,不好意思,棒球社的集训活动我可能要请假了!因为姐姐的学校里发生了一些事情……”
在机械高中的大战即将开展之际,遥远的意大利那里,冬姬正臭着一张脸心情很差。
她倒不是有预知能力知道自家小弟正自作主张以身犯险,她的脸色差原因就在于身后跟着的那三位。
这事情要从恶战结束后的第二天清晨追溯起:
牙齿三人组纷纷苏醒,正看到冬姬坐在刚刚燃起的火堆边烤早餐。
“呦,醒了?”见到三人组醒过来,筋骨活动舒畅后的冬姬兴致不错,虽然还是不笑但是脸也没板得多难看地一扬手里正烤着的不明物体:“要不要来个熊掌?”
复仇者=黑瞎子=熊,于是复仇者的手掌=熊掌。
第一个得出这结论的犬同学还没从睡袋里钻出来就是一阵干呕,还狼狈不堪地冲某人吼着:“你这女人脑子有问题啊!”
冬姬挑一挑眉,打算放任犬同学继续吼下去等到心里的不爽积累起来以后再连锅清算刚好当作早晨运动。
“阿犬!”可惜六道同学没给她这机会,直接喝止了某位顺道接下外交话题发挥好奇心,“这附近有熊吗?”
“有啊,那里不就是个集中营窝了上百只黑瞎子?随便剁下来一半也够吃几个月了。”没打算善罢甘休的某小姐继续,果然,听了她这话犬同学的脸色又见难看。
转圈看了遍三人的表情,冬姬“啧”一声摇了摇头:“太聪明的人还真讨人厌!”居然只有黄皮类刺猬犬一只反应算有趣,其他两只都没反应。
“好了,不是熊掌只是普通的烤肉!”出于刚才犬同学的“取悦”行为,冬姬友善地先给某人抛了根。
只不过某位心理上的副作用仍在,虽然不浪费食物地接过了东西,但是一脸嫌恶很明白没有下嘴的意思。
“吃吧,这顿还是免费供应的。”冬姬慢悠悠说了句,一脸平静地咬了下去,她一副人偶脸于是看不出来到底是好吃还是不好吃。
倒是六道同学被她话里的某个意思打动:“免费?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以后都要收钱,你这孩子白了吗?
冬姬瞥回来一眼,脸上依然没表情,但是眼神已经足够丰富地表达了她想表达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