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0、第 40 章 ...
-
“谢丞相,太后身体不适,大公主年幼调皮,不适合再养在太后身边,若是放在谢贵妃的膝下,你觉得如何?”
“回皇上的话,此乃皇上后宫之事,臣乃外臣不宜干涉。”
“朕信得过子安。”(谢丞相,谢洛,字子安)
“谢皇上信任,臣定不负皇上所望。”
皇帝哈哈大笑,“朕可还未说什么,你就不负所望。”
谢丞相跪地,磕头,“臣不敢肆意揣度圣意,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臣愿以谢家满门143口的性命做担保,绝不辜负皇上的期望。”
皇帝走到谢丞相的面前,将其扶起,“子安,还记得咱们一同在北疆打仗的那些日子吗?那时,我只是一个被先皇送去送死的皇子,你呢?谢太师的三公子,意气风发,是多少少女的梦中情人。你和家里闹翻,选择参军。呵呵,谢阿娘听说你要参军,天天一哭二闹三上吊,闹得那时满城风雨,你爹也被你气病了,他们二老实在是拗不过你,只能被迫接受。你爹也是个狠心的,丝毫不跟上面交代交代。我还记得,咱们俩第一次见面那时,好像…你还只是个马夫,对吧?”
谢丞相不带丝毫感情,回道:“是。”
“你说你个文弱书生,细皮嫩肉,手不能提,肩不能挑,入军能干点啥?多亏了你这不要命的劲儿,才能在军中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你还记得,咱们是怎么认识的?”
“臣当时有眼不识泰山…”
皇帝打断了谢丞相的话,“年纪大了,就喜欢回忆过去的事。哦,想起来了,你在马厩刷马,我路过马厩的时候,不小心把水桶踢翻,害得你被马倌痛骂了一顿。你知道吗?其实那时候我是故意的,我知道你是谢太师家的公子,就想看看你有多大能耐,哈哈。谁能承想,后来咱俩能成为生死之交,特别是克里木那一战。诶,你是什么时候认出我的身份的?”
“皇上,不要再说了…”
“不,我要说,那次是你拼了命,领着仅剩三十余人的队伍逃出被数百人围攻的克里木,若不是你,我早死在那里,更没有我的今天。战役开始时,你和我说,若是能活着离开那里,我若为君,你就为臣,生生世世辅佐我,绝不背叛。”
谢丞相挥开皇帝的手,“直说吧,要我做什么?”
“我想快些。”
“知道了。”
谢丞相顿了一会儿,“事成之后,我想告老还乡,领着全族离开这里。”
皇帝面露难色,谢丞相不等回答便竟自离开。
“皇上,是否要派人护送?”
扬子从暗处走出。
皇帝挥手,又摇了摇头,“去吧。”
扬子指派两名暗卫尾随护送。
谢丞相的身影彻底消失,皇帝命众人退下,并将门关好。
皇帝深深叹了口气,“子安我也不想这样对你,可是身处其为谋其职,愿你不要怪我。
谢丞相回到府中,径直去了书房,并吩咐任何人都不许打扰。
“如有谢贵妃的信拿来,还有以后谢贵妃的事让她自行定夺。你也出去吧。”
暗中之人直接离去,仿佛不曾来过。
谢丞相确定四下无人,用力踩踏书案正下方的那块地砖,博古架渐渐挪开露出了一条仅容一人通过的细缝。谢丞相转身入内。
密室中除了各种秘钥外,在一个不起眼的角落,放着几卷画轴。
谢丞相走到那里,拿起画轴,却不打开,对着画轴说道:
“你和太后虽不是亲生母子,但对权力都有无限的渴望,这也难怪,尝过权力的甜头,谁都会想得到它。可你千不该忘不该,怀疑我的衷心,罢了…”
谢丞相放下画轴,走到另一个摆满瓶瓶罐罐的架子旁,仔细斟酌一番,拿起一瓶,走出密室。
谢丞相坐在书案前,拿起谢贵妃送来的信封,对着阳光仔细查看,发现封口处有二次处理的痕迹,他拿着小刀从信封的另一头仔细拆开,取出信纸,对着阳光看了看,又闻了闻,一股淡淡的药味。信,肯定是被换了。因此信的内容也就不再重要。
万寿寺虽离京城不算太远,但也需要四五天的车程。这信过了四五天还能有药味,可见这味儿得是多重。依着太后的性子,绝不会犯这般错误。可为何却无人察觉?
谢丞相心生疑虑,翻阅了这些日子从各地传来有关刘氏一族的消息,发现:远东地区有一支不明队伍,其队伍常年在各地流动,不知何缘故,大约半个月前这支队伍在京城聚集,这给一直调查他的府衙提供了一个彻底铲除的大好良机,据调查其幕后老板就是被斩了头的刘道行,真正能调用这些人只有当今太后。那就可以理解,为何会有这般低级错误。看来,太后病重确为真实…
谢丞相冷笑了一声,瞧向袖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