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88、科举制 ...

  •   米历755年3月,西方基本被扫平,反抗势力也纷纷投降,东方起义军领袖华莱士·布拉德曼遂在述兰沃斯加冕称帝,建立英拉纳帝国,史称华莱士一世。
      统一后的帝国因为连续十年的徭役以及随后的兵灾早已衰弱不堪,百废待兴,华莱士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立储,立次子萨伊为太子,并封于陪都罗伦戴尔,迅速确立了帝国的传承稳定,同时能锻炼下一代的治政用人之能。
      此外,华莱士还颁发诏令,减轻税收,放轻徭役,并任命一批有才能有抱负的年轻官员来确保底层百姓的诉求得到实施。在这个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人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先朝布勒留下的“察举制”虽然非常有效,但是也存在弊端,例如不够稳定,效率也很低,他觉得,只有依靠制度推行的举措才是最好的,而这种依靠个人的评判的措施最终都难免出现差错,历史上出现的多起案子就说明了这一点,甚至在法兰克后期还出现了利用“察举制”卖官鬻爵的现象。
      华莱士为此感到很头疼,他迫切得想要思考出一种新的举措,更加公平而效率地得到第一手人才的举措,就在这时,布勒的名书院制度给了他巨大的启发。
      756年9月,中书廷宰相霍金斯上疏称:人才的选拔更应该成为一种既定的制度,而不仅仅由皇帝或者地方官员凭个人来选拔推举。中央需要设立一套专门的制度用来考核人才,包括考核他的治民之才、爱民之德以及忠君之意。
      霍金斯的建议得到了华莱士的采纳,他当即命中书廷草拟方案,并于次年颁布推行新的人才选拔制度——郡考制。
      新规以郡为单位,设立太学院,隔一年举行一次考试,考试时间在五月三日,共三天,每天一项。第一天是笔试,考生需要根据考官给出的题目写一篇文章,考察考生对相关法规制度的熟悉,同时还要考评考生自己的见解;第二天是考断案,随机从其他州郡选取十个较为典型的案子,由考生抽选一个临场断案,既要公正,又要体察民情,这项考察让许多考生失利;最后一天考得则是临场应变的能力,由考官直接口头考核,询问对任何制度和案件的看法和处决举措,或者询问当今天下的治理问题。
      郡考制度是一个创举,它是最直接一对一招收相关人才的制度,而且没有任何门槛,即使寒门子弟也能报考。但是作为科举制度的第一个尝试,郡考制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其中工作量大是最大的问题。一郡考生多达数千,第二天第三天的考核都要一对一进行,这项制度首次实施,就足足进行了一个月才把所有考生考核完,更是到当年9月所有考生的成绩才出来,令人唏嘘不已。
      针对出现的问题,华莱士也迅速召集群臣商议对策,佐谏葛林·亚里斯托斯奏言称:郡考两年一次,且集中在郡府,这就让郡考的压力变得十分巨大,奏请实行分考制度,将考试划分等级,按镇、郡、国来划分,三年一次,依次选拔,这样能大大减轻一次性考核的压力。
      葛林的主张赢得了群臣的赞赏,不久华莱士又下旨在全国实施“分考制”,考试三年一次,镇考为三月三日,郡考为七月三日,国考则略微做了调整,为五年一次,时间在五月三日。分考制的出现,标志着科举制度的基本完善,奠定了巴鲁西亚封建时代取士制度的基础。
      后来,人们为了区分考核过的人才,便开始把考过镇考的人称为“名才”,这源于英拉纳大诗人露希尔的一句诗:春露将歇玉华诞,便看折柳尽名才(英拉纳州的习俗,遇到喜事会把柳枝插在腰上以示吉祥)。而过了郡考的郡府都会赏赐半袋黍米,因而被称作“黍生”,后来谐音作“博卿(塞伦语)”,至于五年一度的国考,名堂则更加繁多了,考试的前一百名都有机会封官为吏,并赐予“达龄”的称号。华莱士六世登基后,又在皇庭设立裕达殿,对前十名达龄进行亲自考核,并取前三名留在朝廷为官,这三名达龄的名字会在三天后用金丝帛书写,挂在一块黄金碑上,这块碑逐渐被后世称为“黄金榜”,前三甲也因此被称作“金榜高中”。
      到了亚瑟一世时,由于圣战爆发,迫切需要更多的军事将领,因而又增设了武举制,武举并不考核识文断字判案治民,而是考弓马骑射和行军打仗,圣战期间赫赫有名的大元帅巴泽尔·威廉姆斯就是出身于武举制。
      科举制的完善使得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手段逐渐成熟,打破了世家大族把持仕途的局面,让跟多寒门的优秀子弟得意走上政治舞台,大大缓解了阶级矛盾。但是在封建时代后期,这一制度却成了禁锢人们思想的枷锁,朝廷开始规定考核的内容,明生也只需要机械性地死记书上的内容即可。这种教条式的制度又实行了几百年,直到近代,这一曾经无比辉煌的制度才被废除,以另一种制度取代了它。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