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同心华髻结青丝 ...
-
韶光易逝,杨戬下界已十个年头。
一人一狗游遍名山大川,九幽古道,只因杨戬终究身为仙家,不宜在一处长期停留居住。不老不死,千年如一日的外貌,长期与凡人在一处,迟早会引猜疑,且即便隐去气息,长久与凡人交往过密,不经意间总会给他们带来或多或少的影响。如此一来虽四处漂泊,但却多几分洒脱自在。
一日,杨戬与哮天犬在慈杭师叔处于凡间的道场,亦是后来离开阐教前往灵山,世人称为观音菩萨的寺庙中,借宿一晚。
夜间,杨戬如往常一般,将手放在胸前装有敖寸心青丝的荷包上,安然入睡。直到三更,杨戬猛然惊醒,回忆梦中所见,竟是一直不曾出现在梦中敖寸心的模样。梦中敖寸心只是幽幽地望着杨戬,不言不语,继而慢慢消失在一团迷雾中,任杨戬呼喊,不曾回头
杨戬心中生出一丝恍然若失之感,旋即面上浮现似是自嘲般地笑意,手拿荷包轻声道“寸心,你还在怨我是吗?怨我在你被囚数百年间不曾看你,是吗?”
他曾暗中探查过敖寸心究竟是为何离世,待问过寸心的贴身侍婢,侍婢只道“公主是得的是心病,郁郁寡欢,抑郁成疾。”
在他离开天庭前一日,哪吒看到赦免寸心的圣旨时,道“二哥,你若是得空去西海看看三公主吧,在三公主被囚前,兄弟因当时与二哥政见不合,路过西海,见三公主独自坐在西海岸边,便向其抱怨几句,后来得知她在岸边枯坐已有三百多年。”
杨戬每思及此心中五味杂陈,再无睡意,便缓步来到大殿。殿前燃起长明灯,幽幽地烛光照耀着庄严肃穆的金身塑像,跳跃的火光使塑像多了几分晦暗不明
手中的荷包闪过一丝微弱的光芒,一瞬即逝。杨戬立即开启天眼,只见荷包内的青丝上附着一层淡淡的银芒,却看不透其是何物。
杨戬观察片刻后,抬头凝视观音塑像,冷声道“慈杭师叔,杨戬既已到您的道场,难道不想出来见师侄一面?”
须臾之间,只听空灵飘渺的声音自塑像中响起“阿弥陀佛,真君,许久未见,别来无恙!”
渐渐地自塑像中显现出观音法相,见杨戬只是平静地看着他,观音带着些许无奈,道“真君,即便你隐去仙踪,如此来到我这小小的庙宇,贫道依然可以感受到有仙家到访,故下来一见。”
杨戬自是明白即便敛去气息也无法彻底不让天庭察觉,初下凡几年想要清净片刻便刻意抹去踪迹,如今已释然并不在意踪迹被其他仙家发觉,他到庙宇借住亦有所料。只是在凡间十年,无人敢在他身上做手脚,如今青丝上的白芒十分异常,不得不防。
杨戬依旧一言不发,只是平静地望着观音,眸色平淡且深邃。
片刻后,观音似是无法忍受杨戬的目光,略显尴尬道“真君不必如此,贫道并没有使手段,你手中的青丝可是从不离身?”
杨戬微微点头,略显疑惑地看着观音,观音接着道“青丝由主人的气血为给养,故带着主人的一丝精气,如今真君贴身携带数年,早已沾染你身上的仙气,使原本的精气得以孕养,其主人气息更盛,今日到贫道的道场,贫道现身时充沛的灵气让其受到触动,才会显出白芒。”
观音缓缓道出其中曲折,杨戬凝眉思虑片刻,似是明白什么,便道“若是我一直带着此物,它在我身边天长日久是否……”
观音望向杨戬,慈眉善目道“真君,这只是一丝微弱的气息,即便以仙灵之气孕养,终有一日会消散,只是时日长短罢了。”
杨戬却不死心,欲开口,观音摇头叹息道“真君何苦执着,三界之中,六道轮回,只余这一点精气,终要消弭,是舍则该舍,强求无用,何必自苦?”
杨戬闻言颓然道“杨戬明白了。”
观音缓缓道“清源师侄,既然求不得,便要学会放下,好自为之。”
杨戬双手合十,行佛礼,道“清源谢师叔指点。”
杨戬站在西海岸边,吹着徐徐海风,望向远方,眸中透出迷茫与挣扎,喃喃道“寸心,我该怎么办?”
随后一段时日,杨戬时不时观察青丝上白芒出现的状态,细心呵护下发觉它在渐渐地减少,思虑再三,终不得已而为之。
舍与得,必先舍,才会得。
巴中,历来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土地肥沃富饶,民风淳朴,气候宜人,是宜居之所。
杨戬与哮天犬来到此处已有数日,巴中与蜀中相邻,蜀中灌口本是杨戬祖居之地,亦是他的道场,但他此来并没有回到灌口,整日只在巴中四处游玩。
哮天犬虽疑惑主人为何迟迟不回灌口,但他已习惯与主人四处游走,故并不在意。
巴中有座香火旺盛的送子观音庙,这日,杨戬一身素服,身无长物,随前来进香的善信一同进入庙中。
前来进香的,大多为女眷,亦或夫妻二人,杨戬风度翩翩,只带一名随从,并无女眷,在人群中有些显眼,自身边经过的女眷不免对他报以青眼,却碍于女子娇羞矜持不敢多看。
杨戬见此情景,便悄然退至一旁,缓步前行,不时望向人群之中,似在寻找。
“主人,我们来送子娘娘这做什么?”哮天犬低声道“您在找什么,我帮您找?”
哮天犬心中不解,这些年,它与主人四处漂泊,世间没有他们不能去,不敢去的地方,但主人却从没到类似月老庙一般,或其他女眷居多之地,今日是怎么了?
十年间,在人间对主人青眼相看,芳心暗许示好的女子不在少数,主人一直对她们客气疏离,无半分亲近之意。如今主人难道想要一个孩子,可即便想要孩子,该去月老庙觅得良缘才是,此处虽有不少女眷,但到底多是妇人,极少有未出阁的女子来此,难道主人想要孩子,又不愿成亲,故到处觅得求子的妇人,与其交好生子?
哮天犬此念一出,随即摇头急忙否认,只觉甚是荒唐,若主人得知,只怕不会轻饶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