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后记合集 ...


  •   后记合集

      1、
      黄濑凉太中心本《宝石水滴》(2020.9)
      FREETALK

      用《GOLDEN HOUR》的开头一样的句式来说,上次写黄濑凉太已经是很久以前了。不过十四岁的我第一次看到黄濑凉太的时候,那时的他在我眼中和现在也并没有什么不同。实在难能可贵。
      我有给中意的角色擅自寄托自己期待与执念的毛病,这几篇文章也是。关于黄濑的演艺圈经历、生活状况乃至穿搭,其中大大小小有许多参考、借鉴,在此不再一一赘述了。至于我当初为何一心笃定黄濑凉太一定能成为演员,其实自己也有点想不起来。不过不管他最终过上哪种人生,我想应该都是热闹、快乐的。
      谢谢写这几篇文章时各种朋友的帮助与陪伴。还要感谢莲衣给俺画的绝美封面和特典,帅哥使我们友谊长存(?)。我们下个故事见啦。
      希望大家都梦想成真。

      2、
      《君》内容相关补充
      正文之外的一些设定。请先看正文。

      赤司家:
      赤司家有两个孩子。在这两个孩子中间其实曾经有过另一个。
      大哥很像妈妈,也最喜欢妈妈。因为他爸对他很严。他小时候很羡慕妹妹,又暗自窃喜:自己比她学的东西多,将来一定比她有用,肯定轮到自己来继承家业。谁知道他妹妹主动要和他一起学习,他气死了。
      其实他爸教他的时候还比较失败,教后来那个小的才稍微有一点经验了。
      大哥聪明,长得又很漂亮,和他妈妈一样每天笑眯眯的,一肚子坏水。他在外面是游刃有余的天才少年,富家子弟。其实是个妈宝。亲眼见证母亲逐渐走向死亡对他打击很大。母亲去世以后他就和父亲更疏远了。其实他爸也不知道怎么和他相处。他爸更会跟小的那个相处,因为小的那个就只是个小家伙,他爸可以什么都不用想,在他妹妹面前他爸就是个普通家长。但是他不行。他和他妈妈长得太像,又是长子,他爸性格别扭,放不下的东西太多,所以他们俩到最后都很难好好相处。
      其实他一直很崇拜他爸。

      小的那个像她爸。长得也很像,不过据说更像她奶奶。称为返祖。她妈妈不送她去学大和抚子全套,给她搞来老师学书法和下棋。她从小就比大哥靠谱,性格踏实,稳重,肯下功夫努力,数学学得极其好。她大哥看着成天嬉皮笑脸,却很容易收住心,自己心里也有数,后来走的是标准的继承人之路。她看着很乖,心早就飞了,成天在外面跑。
      其实后来很多关于母亲的事她都想不起来了,毕竟那时候她还小。女儿都和爸爸亲。她成天缠着她爸谈心,俩人啥都说,还聊最近看的小说的结局。她妈妈在她爸出差的时候给他打电话,她就一直在旁边问爸爸啥时候回来呀。
      她爸成天给她带好吃的回家。

      葭奈:
      葭奈后来在海外结了婚,定居外国,但是很神奇的那个国家没有时差,所以她成天跟国内的朋友们讲电话。她没有变成富婆,不过生活富足,培养了很多新的爱好。赤司家的小孩去留学的时候,她看她就像当年诗织来自己家里住一样。人生真奇妙。

      某个长发男人:
      菱川深早是我的理想。所以我暂时还不会杀他。

      最后也没有全名的寺井:
      寺井过得很圆满。他没什么太大的遗憾也没什么太大的幸福。至于为什么不给他取名字是因为我懒。

      赤司家 0.2(以下按时间先后顺序):
      赤司家有家规,吃饭的座位先到先得(靠窗的风景很好看)。如果大家都在,要等所有人到齐再开始吃。
      如果有很想看的节目,可以边看电视边吃饭。但是不可以弄脏沙发。桌子要自己收拾。
      不可以在床上吃东西。
      做错了事也没有必要说敬语;反之,就算说敬语也不会得到什么好处(比如零花钱)
      每个月的零花钱用完了就没有了。
      每年要全家人一起去给爷爷奶奶扫一次墓。
      一天只能吃一盒冰激凌。

      某位女士:
      某位女士的一生其实很坎坷。她没有怀抱着什么出生,到最后其实也没有得到什么。我很对不起她。我答应她会让她和赤司结婚。我没实现,我勉勉强强生拉硬扯地给她实现了。
      认识我六年以上的朋友可能会知道,某位女士最开始的设定和赤司其实是青梅竹马。
      后来她的命运在我手中变了很多。但她依然很惨。
      最早的时候,我给她和赤司构思了一篇文章,题目叫《君》。熟悉我过去的读者可能会知道,那位女士的名字里,有朝阳的朝字。

      没有听BGM的记得要听!!!
      全文BGM:Light My Way - Caroline Eddleman

      3、
      赤司中心本《透过青空之蓝》部分后记
      后记-在暮春将逝的角落

      2018年的夏天,我在生日快到的时候突发奇想准备了一本个人合集,并且打算写一篇未发布的文章作为保留篇目。于是我打开群问莲衣,写什么。她说,您写赤司吧。我说好吧,那就赤司。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理由,只是觉得赤司写起来最简单。大概是一切时机已经成熟,我很唐突地想要改变风格,写一个旁人眼里的故事,而且要比我以往的故事来得更轻快、现实。于是我写了《没有花的原野》。
      后来我去看了黑篮剧场版,写了《宝石水滴》,写成了系列……又写了《花开的雪原》,直到变成现在这样。这一年间诸多变故,实在是几篇文章难以写尽的。然而写到《一见钟情》,我就知道我该收笔了。我给自己准备了名叫《玻璃玉》的落幕曲,写了整整四个月,终于拖拖沓沓,在《萤之光》结束。称不上皆大欢喜,但我心里确实落得圆满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我应该是要给每篇文章都写些话的,然而全部写完又感觉好像已经无话可说。简单提一下吧。《没有花的原野》是我第一次以这样的形式阐释赤司,所以这篇的行文还带了很多过去的庄重、拘谨,文绰绰的口气。《花开的雪原》写得随意了很多,也是我最后一次为写赤司而哭了。《透过青空之蓝》我几乎是快乐欢笑着写完的,但是是很早就想要写的一篇。《一见钟情》,我觉得写这篇时候的我是天才(截止到2019.8.24)。《玻璃玉》,整整拖了四个月,写了很多出乎意料的内容,写到最后比我一开始想象中冷静得多。
      还有《萤之光》。
      我这一年来文风改变了许多,和直到一年前开始写这个系列为止的自己都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然而我始终觉得这应该是一场早有预谋的自我变革。前几天朋友为我庆生,说起“虽然你现在并不这样写了”,我还是得公报私仇,借这个机会说一嘴。我并不是不这样写了,我的写法始终如一且从未变过。刚才修改完《萤之光》我也在想,实在写得太过文艺。尽管文字日渐粗糙,那种偏执的、过分主观的审美和微妙情绪却还是始终一贯地出现在我的文章中。如果说《没花野》是非常不像我的,那《萤之光》就彻头彻尾是我的文字了。

      我自2013年9月开始书写赤司。中二少女的过分追捧被消磨为习惯与熟练,我也渐渐觉得自己该搁下笔了。中考结束、漫画完结后我其实就没有再写黑篮,升学之后也一直在写别的东西,只是断断续续看完了last game,动画也并没有继续补。后来升入高三那个暑假我打算写篇封笔前的文章,背景是我最喜欢的大正时代,想来想去,不知为何男主还是选择了赤司。那篇文章我取名为《暮灯》,也是菱川深早最开始出现的故事。
      那个夏天我刚好收到私信,大概是某个APP的人气比拼活动,于是我把自己过去写过的一些关于赤司的文章搬了过去——包括初三时写的小短篇——然后我在那里认识了莲衣。
      按照原本的想法,《暮灯》是没有后续的。我也没有想过会再写赤司。然而莲衣邀请我参加了赤司中心的合志,于是这个男人又再一次地回到了我生活的主舞台上。那以后我又写了《远辰落》,《暮灯》之后的大正终究被我构思成了系列,我和朋友们搞出了名为FHO的衍生设定……一次又一次。
      距离我写暮灯的夏天已经过去三年,当时陪在身旁的人已经几乎全都不在了。

      唯一猜中一切的总是赤司和菱川深早。我回看暮灯的番外,“究竟是为什么没有注意到——也许是因为前方的长路太过黑暗,而让我忘记了究竟是依靠什么,才一步步走到现在的。”这一句,我写的时候一定不会想到切中了很久以后的漫长道路。
      所以我写了《玻璃玉》。有许多、许多的事,他们总是再一次、再一次地回到我的生命里。六年前第一次写下赤司的时候,我在文案里放了一首歌,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的动画OP;纯粹的巧合是,我在今年喜欢上的人,他也在最近出演的电影中登上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舞台,我的微博置顶至今都是其中的某句台词。我在这个晚上点开那首歌,才又想起来了。
      朴正炫,《祈り~You Raise Me Up》。

      回忆起来已经很遥远,然而我确实是有过那样的时代的。我曾经在书桌前庄重地贴起赤司的海报,在寂静的夜里一个人点灯学习,又或者是为了看不到尽头的长路而悄声哭泣。那时我还是个小姑娘,也不懂日语,海的对岸对我来说远如天边。我依靠着赤司征十郎的力量,非常艰难地、缓慢地跑起来了。直到今天,我依然重复着这样的行为,借着光亮向某个地方跑起来,只不过星星换成了别人。然而赤司带给我的影响依然长久地存在于我身体里,我会走得更远,脚印中依然残留着他曾经给予我的一星火烧化的余烬。尽管那片火星已经十分微弱,但今天我能够在这里敲下这行字,也都是来源于有他的日日夜夜。所以我依然、并且总将心怀感激。
      还是要感谢莲衣,谢谢你在那个时候看到了我。感谢那个夏天已经远去的人们。陪我彻夜长谈、修改暮灯的伙伴,坐在我身旁听我絮絮叨叨讲起大正的旧友。感谢汐汐。六年前的夏末,如果不是点开她的文章,我也不会点开黑篮。种种种种,都是偶然,最后却又还是回到了该走的路上。
      很久以前我打游戏,最喜欢的那位角色年轻时曾哭着说“为什么每次我想要放弃音乐的时候,你却又总会让我又继续下去。……神啊,谢谢你。”屏幕外的我也泣不成声。
      神啊,谢谢你。

      告别写得够长,往后就不需要再多说了。菱川深早已经替我唱过了《萤之光》,至于之后会不会再写赤司、写关于他的什么,大概已经不是我现在能想到的事情。
      说起来很神奇。这已经是我高中入学典礼上听到的诗了,我总觉得会有能用到的那一天,总觉得、总觉得,然后这一天终于到来了。
      “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让我与你相遇,与你别离。”

      4、
      赤司中心本《君》后记(2021.1)
      没错……在写了上面那个冗长的后记之后,我居然又写了好多赤司还炒冷饭印了本。

      后记-漫长的告别

      其实,私下里我都叫他小红。
      我小时候很喜欢写后记,动辄写很长,这几年来光写完正文整个人就已经好像被掏空,实在没力气继续写后记(尤其是赶DDL的时候,比如现在)。最后往往一通胡写,某个月黑风高的夜晚重温以前的本子,发现以前写的净是胡话。惨剧。
      于是这次我痛改前非,提前开始写后记。
      这篇后记是我在完成全文前就开始动笔的。

      回到小红身上。
      我认识小红很多年。这个故事我已经讲过几次,就不再赘述了。我在很多年前的夏天遇到他,一个庸凡的,有点狼狈的,如果不是因为小红,我恐怕根本不会再提起的夏天。我曾经是很喜欢他的。当然,毋庸置疑,我喜欢自己胜于我喜欢他,同样的,我喜欢自己在他身上消耗的时光就也胜于喜欢他本身。
      七年半过去了。小红依然是小红,也只是小红。我或许已经不是我了,却也依然只是我而已。
      小红一定叹气,你说话太拗口。走了。

      那么,还是说一点有关文章和人物们的事情吧。
      这个系列我创造的第一个角色是寺井。寺井是个很普通的人,脾气很好,低调幽默。他其实很刻苦,但往往只是声称自己运气好。很多年后回忆起赤司,他印象最深的事情应该还是大二那年,他俩一起吃饭,席间赤司聊起自己的事。外面下了雪。没有什么特别的事情,只是有那么一个晚上。
      《君》文中提到的那位女士(但愿不会有洁癖人士被我以下的话惹火),是我七年前就在构思的某篇文章的女主角,在后来我写的大正系列里面也有出场。我以前答应要给她写个HE,恐怕是没时间完成了,所以我勉勉强强给了她一个结局。
      同样诞生于大正系列的菱川深早在这个本子里疯狂刷存在感,导致我时常觉得他好烦()。菱川深早还有个妹妹,不过在这个世界里,她和赤司没有交集。关于菱川深早我不想再多说了,他是个什么人,文章里已经写得很清楚了。

      最开始,《君》其实才是这个本子的最后一篇文章,也是这个系列的终点(事实上到现在在我心里也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年纪到了,耐不住寂寞,最后我还是补写了《凤尾船之歌》。
      至于《凤尾船之歌》,虽然我很讨厌这种解释笑话的行为,不过这次还是要稍微说明一下这篇文章。这篇文章的读取方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文中的“我”只是个普通的旅行者,而“我”与赤司的相遇和其他文章一样,只是这个系列的时间轴里一件确实发生在赤司生命中的小事,那以后他们分别,赤司继续原本的人生。正确的时间顺序为萤之光→凤尾船之歌→君;第二种,“我”与赤司的相遇发生在所有故事之前,“我”是个小说家,与赤司相遇后听了他的事情而获得灵感,创作了从《没花野》到《君》的所有文章。此前所有的文章都只是“我”基于某些单薄的情报而创作出的故事,并非赤司的真实本身;第三种,“我”就是“我”,而剩下的也就不必我说了。

      我写东西口味很挑,2017年之后我很少再写他的中学时代,由于一些个人原因仆赤更是从来没有写过的。之后写到透空蓝,我第一次写起这些,说“但是我的确已经掌握了一些圆融处理他们两者之间的办法”,但那以后也没有再写了。他大多时候都是大人的模样,正在飞速成长或是已经长大,失去的和得到的都不断增长。
      后来,我偶尔也会想起来小红的事情。
      好像怀念一位很久没联系的朋友那样,很忽然地想起小红。
      他现在正在哪里呢,是十六岁或者是二十多岁,已经安然入睡或者还在读书,不知道窗外有没有下雪,膝上盖着什么花纹的毯子,而他此时又是一副怎样的神情。
      每每想到这些,终觉不忍。所以就算写完了《君》,他在我心里也依然还是最初的模样,年轻美好,未来光明。

      今年四月底新冠很严重的时候,我在京都住了一周,期间去了趟洛南。樱花早就落完,只看到校门前有一棵高高开着白花的树,于是我在树荫里看了会儿花。路上一个人都没有。那是个静悄悄的春天的午后。
      我后知后觉地想,原来已经真的到了要告别的时候。
      我这个人比较无聊,从来不说“我永远喜欢”。七年前如此,七年后依然。但我在自己的概念里好像已经尽力走了最久。
      到这里就可以了。谢谢你。

      又及,封面、文案、扉页中句,为歌曲《花》的歌词,我非常喜欢这一句,特此说明。
      最后还是要感谢各位的购买和阅读,谢谢你们愿意看完这么一本拙劣又冗长的个人志。感恩陪我赶稿的奶茶店小分队,此时距离CP只有十几天了说真的我十分慌张(哈哈)。谢谢三秒老师的神仙封面,我这个速成的垃圾完稿实在撑不起这么美好的封面,迎风哭泣。
      感谢my莲衣四年前拽我回来写小红,如果不是您我恐怕早就爬到天涯海角去了(然后我们俩就在这个天涯海角孤独终老)谢谢藤卷忠俊,造梦很难,不让梦碎更难,在这个由jump带领下邪道横行的年代,我确实愈发感觉到黑篮的善始善终实在难能可贵。

      谢谢小红。一路漫长,最终只有感谢。
      大好きだったよ。

      我总觉得还有什么话没有和你说。哪怕只是今天吃了什么饭,明天又要几点起床,这样的小事也好。——我其实一直都、总觉得我们还有许多话可以说。迄今为止都是,从今往后也是。
      如果还有机会,就请你说给我听一听吧。

      希望相遇总是多于离别,所有美梦都能成真。
      再见啦。

      原稿于2020.12.14 夜
      武汉初雪
note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后记合集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