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密信 ...
-
锦笙不是俞郡王的女儿,皇后好像并不知情。因王爷身体抱恙,锦笙回门定在了腊月二十八,除夕前夕。
俞郡王携王府上下迎接。锦笙没有面对这样的场面,下马车时有些不知所措。宁王靠近她的右耳说:“以后还有许多这样的场面,放松,有本在。”好似一颗定心丸,锦笙看了看宁王,点了点头。婧兰与湘竹站在他们身后,偷偷的笑了。
一切都很顺利,一切都是这么多平静。宁王与锦笙要归府时,俞郡王递给了湘竹一张纸条儿,湘竹心里一惊。看了看俞郡王,俞郡王盯着湘竹说:“交给你家主子,她明白。”
回到行宫,宁王来到了书房,锦笙回了南苑。
锦笙正坐在铜镜前晋,婧兰替她梳着头发,湘竹看了看门外,四顾无人就把门关上,急匆匆的来到锦笙身边踌躇着不知道该怎么开口。
“怎么了,出了什么事儿?”锦笙看出了湘竹的犹豫。婧兰也在看湘竹。湘竹急了,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一跺脚把纸条从袖口里拿了出来,交给了锦笙。“郡王让我交给小姐,我估摸着是见不得光的事儿,不知道交给了小姐是不是拖累了小姐。”湘竹急匆匆的解释着。
锦笙接过纸条,打开一看“吾女嫣儿,春夏秋冬辨是非,朝来暮往及时安。报恩时来终报恩,勿忘我儿俞家人。”
锦笙看完这几句话,陷入了沉思。在俞家时,俞母曾间隐晦的和她说过他们家的人脉圈儿,其中渊源明里暗里,都与京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隐约记得俞母说过承蒙皇后厚爱,吾家才得以安宁与世。难不成这是在和我暗示什么?他们和皇后有什么联系?出嫁前不是已经把话说白了,为何现在又有勿忘俞家女?锦笙摇了摇头,没有想明白。婧兰和湘竹站在她的身边,不敢说话。
书房里。
“京城来信,情况有异。”时川站在宁王身边,低声的说。
宁王把正在写的字收了起来,直起身,喝了一口茶水,伸了伸手,时川递给他一个小纸筒,宁王拆开看了看“夏,缓缓归矣”宁王笑了笑。把小纸筒递给了时川,烧了。
“皇后那边有动作,目前还不知道她的棋子是谁,走的哪儿一步路。朝中有大臣提出,宁王可归。”
宁王点点头,把玩着腰间的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