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桃花缘 ...
洛阳名门霍氏一族,族长之子名逸仙,生的人如其名,仙姿逸质,儒雅俊美。时年年有三七,因朝廷近年一直未曾开科取士而赋闲。逐日广邀豪门仕子,同游附近名山大川,以求广博见闻。这一日与随行陈、莫、白三位公子同往怀庆府游玩,行至城郊,便闻钟磬之声,知有寺庙在左近,便欲随喜。
将至寺前,远远可见庙门雄伟森然,门前一侧种有一大株古桃树。粗壮的躯干足有俩人怀抱大,茂盛繁密的枝桠上开着密密麻麻的大红花朵,灼灼其华。低些可以够到的树杈上还系着许许多多的许愿带,伴着缓缓飘落的花瓣随风舞动,簌簌作响,真有如古人口中的桃源景象。
众公子皆连赞叹:“都道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古人诚不欺我也!”霍逸仙也点头附和。再细细望去,见那桃花树下有许多人在,或是村姑手挽篮子双手合十,捣蒜般作揖叩拜;或是两三个村民摆下香烛果品,在炭盆中烧纸钱。煙环雾绕中最显眼不过的,乃是一个白衣女子。披着乌黑的长发,沉静安详。仿佛这尘世纷扰与之无关一样。
待走得更近些,便能看清那女子的侧脸。长发只用一条丝绦挽着,并未盘梳。双目紧闭,樱唇微抿,双手合十,低头颔首,似是在祈求什么。不一会便睁开一双妙目,也系上一条红带,弯腰提起身边一大篮牡丹花,转身向寺内去了。行动间有如弱柳扶风,飞落的花瓣如蝴蝶扑花般落在乌发之畔,肩头之上;裙下踩着缤纷的落英,更映衬得白裙红花,艳美如画。随着阵阵清风送来袅袅花香,逸仙只觉得如痴如醉,似梦似醒,竟混不知身在何方了。只好恍恍惚惚地随着众人,匆匆忙忙看了一圈便往怀庆城去了。
来到城门外乃是一大片花田,种着各式各色的大小花朵,全是牡丹芍药之属。其时正值暖春四月牡丹盛放,繁花竟艳,众人赞不绝口。连逸仙也不禁收了心魂感叹道:“无怪李诗仙有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之句。从来竟不知牡丹如斯之美。”心中兀自在想:方才寺前那女子,看来不过十五六岁年纪。手中也是提着一篮新鲜的牡丹花,不知是否与这片牡丹田有什么关系;也不知今生是否还有相见之期。一时想要放下,忘记那女子倩影;一时又觉得似是命中注定的相遇,若放下,几万个不情愿;思来想去五内俱焦。转头又想到:我家中虽是娶得一房贤妻,却怎及得那女子一两分颜色。如若说那女子是水月观音,也一样的烧香礼拜。想着,便不由得欲将丛中一只盛开如海碗大的混色牡丹攀折下来把玩。方要触及花茎,忽听得有人喝道:“诸位公子,手下容情!”
回看时竟是寺前桃树下的那个女子。这一惊,当真是喜出望外。霍逸仙瞠目结舌,一个字也吐不出。却听得那女子娓娓道来:“几位公子来赏玩奴家家中所种牡丹,乃是奴家一门的幸事,本不应搅了诸君雅兴。奈何奴家上下老小,均靠种贩牡丹芍药为生,还望众位海涵。”一番话不卑不亢又入情入理,叫逸仙更加喜不自禁。却见莫公子玩笑道:“姑娘难道不曾听过‘花开堪折直须折’么?”白公子忙开解:“诶,莫要戏弄人家,种花女岂通文墨?”那姑娘也不接话,只道:“公子们此来,见面即是缘。奴家便送几只刚折下的花与公子们解闷助兴。只是这株‘娇容三变’乃不易培育之良种,其价不菲。况复已有买主买定,求几位公子放过了它罢。”说罢便从手篮中取出几只娇艳欲滴的牡丹,逐一递给公子哥们。众人也问是何品种,答有烟绒紫、夜光白、御衣黄等,皆尽妩媚妖娆。
待欲递与霍逸仙时,霍逸仙仍旧呆呆地看着那她。这姑娘见他不接,抬眼一张,正撞上霍逸仙痴痴的目光。脸上一红,复又低下头去。原来是逸仙见这姑娘言辞可爱,心中着实爱悦,更兼彼此相距甚近,不比方才远观。因此只顾饱餐秀色,一味相看,众人言语,全没放在心上。
同行的公子们看出了些门道,那陈公子有意取笑,乃道:“常言‘各花入各眼’还是我们霍公子眼界最高,只怕是看中了这里最美的花,只是不知姑娘还肯割爱否?”那村女虽不甚通文墨,却很是玲珑剔透。眼见几个人眉梢眼角均有笑意,便知不是好话。不由得羞红了脸,道:“众位衣着华贵,谈吐不俗,气韵超凡,在这绿野之中飘然如逸仙,奴家村姿陋质,何敢高攀!”众人听闻那女子叫出了逸仙的名字,均感又是惊疑,又是好笑。更有逸仙闻言,傻傻的还应了声:“啊?”众人再也忍不住,嘻嘻哈哈地笑了出来。只慌得那姑娘瞪大一双妙目,不知所措。霍逸仙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莫公子已是上气不接下气,断断续续对众人说道:“天...天...真是天赐良缘呐!霍贤弟的名讳就这么被叫了出来!岂...岂非缘定今生么?”
那种花女兀自不解,白公子则忍笑说道:“你可知,我们这位公子,姓霍,双名‘逸仙’!你随口说了出来,这不是若合天机么?”那姑娘也自愕然,遂正色行礼道:“奴家失言,公子莫怪!”霍逸仙见她行礼也急急躬身作礼,道:“小生霍逸仙,见过姑娘。未知姑娘芳名,还望赐告。”那村女也是好人家识礼的,忙道:“不敢,村女贱字,空污清听。”陈公子见说忙凑趣道:“哎,你二人如此有缘,又何吝相告呢?”那女子,也不抬眼,面无表情,一字一句道:“方才无意之言,乃是巧合,若果是有缘,这位公子也当知道奴家小字,可见有缘不过是虚话。奴与诸位萍水相逢,不宜久谈,且家中还有不少事务,不敢再耽,就此别过。”言罢也不等他们回话,径自去了。逸仙望着她渐远的背影,不由得唏嘘不已。众人见坏了事,闲话了几句,他也无心答理,便都各自说话去了。
一行人进了怀庆城,在客栈下榻。那霍逸仙思来想去,徘徊叹唏直至晌午。一时寻思,家中已有娇妻,不想三心两意,只愿从一而终;一时又想,自己的亲事是父母之命,若说是没感情倒也相敬如宾、举案齐眉,但好似如今这般动情却是从未有过。而今乍试其中滋味,又叫他如何能够放下?!反反复复,只煎熬的逸仙无情无绪,晚饭也没用,便推说气闷,独个往城外散心去了。因白天时他吃了个钉子,众所皆知他心中不爽,也不招揽,由他自去。
不知晃荡了多久,逸仙竟闻到阵阵馥郁的香气。抬头看时,已是兰若寺前,大桃树下。霍逸仙若有所思地走上前去,却忽然省起自己正站在白日那姑娘系红带祈福的所在,便抬头寻找到大概位置,取来观看。只见上面写着:山有扶苏,隰有荷华;愿求子都,与共成家。信女香媛拜上。霍逸仙大喜过望,如获珍宝般径往花田而来,一路上口里心里不知将香媛二字叨念了多少遍,只觉口颊留香。
却说那香媛,本家姓王。因白天被一众浪子戏谑,不愿出门,却偏生父母叫她去修理花枝,翦除杂草。只得慢慢磨蹭到花田,却不见有人,心中窃喜,亦且约略有些空落。寻个僻静的地方,蹲在丛中一边把弄花草,一边不由得想起白天的事情,只羞得一张俏脸白一阵红一阵的。忽听得有人叫嚷自己的名字:“香媛!香媛!香媛姑娘!”回头却望见白日里那公子。香媛吃了一惊,忙起身欲往家去,却被逸仙一把揪住衣袖。
原来逸仙到花田前张望半天,方才见露着一抹白裙。心中急切要过去,奈何花田泾渭分明,逸仙又怕弄坏了惹得玉人着恼,便迫不及待地叫喊起来。眼见得刚到跟前,香媛惊慌欲避,顾不得许多,只得一把抓住。
香媛慌道:“你又怎么知道我的名字?”逸仙说:“你既知我,我自然亦知你。”眼瞧暮色四合,香媛白裙曼妙,想起日里桃树下光景,不由得道:“桃花浅深处,似匀深浅妆。春风助肠断,吹落白衣裳。”香媛听得桃花二字,想起白日里系在桃树上的红带,想到:原来如此。只是他不知道那时躲在那里,竟看到了我在系红带。怪道都说我二人有缘,白日里方求天赐桃花缘,转头便遇到了这个冤家。想着不由得看着逸仙,忘记了反抗。又看到逸仙身后走来的路途,不曾折损一草一木,心下甚喜。脸上一红,低声道:“我只道你是谦谦君子,原来也是个狂......”说道这里,只觉有些不雅,便不再接下。逸仙却道:“不见子都,乃见狂且。”香媛闻言不由惊异:他连我写什么都知道?转念又想:是了,想必他去看过,这就是他叫出我名字的缘由了。当下轻哼了一声,转身欲行。
逸仙见状慌了神,忙拦在香媛面前。香媛心中忐忑,压低声音喝道:“无礼!快放手!何敢纠缠良人?!”逸仙吃了一下,慌不迭跪了下来,却反倒死死扯住香媛,哭丧着脸道:“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啊!”香媛只吓得魂飞天外,一字也无,只顾拉扯衣袖,生怕家人寻来。逸仙一把鼻涕一把泪地苦苦哀求道:“自见香媛,魂牵梦萦,甚相爱重。如蒙香媛不弃,今生必不相负。若是小生命苦,求之不得,就求香媛找根绳子勒死了小生,倒也干净!”香媛也自不忍,加之着实喜欢逸仙的人才,只得长叹一声:“冤孽!”凭他去怎样。
既定鸳盟,待得两人整装起身时,逸仙就势取下腰间玉猪龙,交到香媛手中,握紧道:“我乃洛阳霍氏子孙,你我既接欢好,必要向家中长辈禀告。以此为凭,两月为期,我必来接你;如未成行,必有阻滞,你且宽心慢慢相候。总之,我意已决,定不辜负。”木已成舟,香媛也自无奈,乃解下汗巾一条道:“次去不论路途遐迩,不论时间长短,我都等得。自此后我生是你霍家人,死是你霍家魂,即便是尸骨无存,衣冢霍家坟!便以此为凭记。”当下两两相拥,依依不舍而别。
逸仙心中记挂着这件大事,飞也似的跑回客栈。只说是家中有事,不及相候,别了众人,独自连夜赶回了洛阳。到得家中先将此事告诉给母亲林氏。正所谓严父慈母,林氏疼爱儿子,知道若是贸贸然被霍父得知,此事不但不协,逸仙亦得领好大一个不是。依照霍父的刚爆脾性,急切发作起来,只怕会要了逸仙的命。只好好言相劝,叫逸仙忍耐些时候,徐徐图之。每日里只叫逸仙用功读书,以悦霍父。
逸仙挨了好些时日,惦念着香媛,眼看两月之期已过,又去找林氏哭诉。林氏没奈何,只得来见霍父。见丈夫心情甚好,便试探道:“逸仙近来用功,你我可以安心了。”霍父捻须微笑,显得甚是喜悦。林氏乘机进言:“你我都是四旬的人了,无非是指望他出人头地,好安享天伦之乐。谁知逸仙娶了这房妻子,虽然贤惠有余,可惜子息不足,数年不见动静。依我说,趁着年轻气盛,给他物色一偏房,子嗣上也好有望。”霍父沉吟道:“就怕他沉湎酒色,耽误学业,进身不得。”林氏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况且朝廷也未开科,难不成不科举就不纳妾不成?自然是先成家后立业了。”霍父也觉有理,便点头道:“也罢。只是我们这样的人家,须得门当户对才好。”林氏见说忙道:“逸仙之妻乃是大家闺秀,似那样的家世,怕不能为人妾室,也须防妻妾相争不合。只拣门户清白的人家,娶位年貌相当的姑娘便是了。”霍父也无异议,林氏便告知逸仙。
谁知逸仙自忖,觉得还是明媒正娶香媛为平妻的好,仗着父亲已经同意,直接去求父亲,望准许自己娶平妻。霍父见说的尴尬,提议蹊跷,便隐忍着究其缘由,倒把逸仙和香媛私定终身之事攀扯出来。霍父拍案而起,勃然大怒道:“乡间女子,做下这等没廉耻之事,还妄想进我霍家大门!行事举止如此轻浮,必累及家声。你这个不知好歹的东西,怪道你娘巴巴地要给你纳妾,原来你个逆子外出游学,却做下这等龌龊之事,趁着还没传扬出去,倒是打死了干净!”当下叫齐家人,请出家法。拉到庭中噼噼啪啪地打了起来。有情知不妙的家人,忙慌地溜出来通知了林氏和逸仙之妻马氏。两人跪在霍父前痛哭流涕地哀求告免,才得霍父气消。逸仙已给打得气若游丝。
将养了许久,逸仙才下得地,便又去与林氏提及香媛之事。林氏和马氏都知道逸仙情重,没奈何,只得一起来求霍父。林氏道:“逸仙行动轻率,是他不是,老爷教子也是应当的。只是他心中记挂这那个姑娘,不能安心养伤。你我只此一子,终不成怄死了他?”马氏则道:“告公公:常言道‘一日夫妻百日恩’,更何况媳妇自嫁给逸仙从不曾红过脸,如今见他煎熬,感同身受。且媳妇也不是拈酸吃醋的人,情愿为逸仙纳妾。只求他能身体康健,承欢二老膝下。”言罢泪水簌簌而下。霍父见了也自动摇道:“不是这话,媳妇你是贤惠,可是.......”林氏眼见有望,忙续道:“老爷,事已至此,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迟早会闹得众人皆知。与其到时物议如沸,不如我们将那女子纳入门来。否则让人说霍氏子孙轻薄无行,玷辱良人;不是我们这样家族该有的话。”霍父听罢摇头叹息道:“只怕那女子不是善类,娶来败坏家门。”林氏想了想道:“依我说,先把准娶的话偎着逸仙,叫他踏实静养好身子。再派两个老成得力的家人带些简单的彩礼、聘金陪他去寻访那人家。若找不到也罢,若找到时,先细访那女子家世品行,有无婚配。若是她声名狼藉或者品行有亏,逸仙自然死心。若其信守诺言,洁身自好,则足见其诚,堪为婚配。便叫家人与其父母行聘,正式纳为妾室也无伤大雅。”霍父也觉可行,遂许了逸仙,又叫管事的只待逸仙伤好便与同往亲验香媛品行,就便迎娶。
光阴流转,倏忽逸仙伤愈。只因心中惦记香媛,急催着叫人作速收拾启程,待到管事买办整理停当,距离当初花前盟誓已届期年。逸仙一行径往怀庆府来,行至郊外古桃树时,见那火树繁花,犹胜昔年景象,不禁勾起往事。于是放满了脚步,且行且看。忽见桃树不远处,多出新坟一冢,白色的纸钱与红花一起缤纷飘荡,一如当年白裙红花相映一般。也是合当有事,逸仙心中一动,不由自主地上前观看。却被同来的家人揪住衣袖,道:“新坟不净,公子别脏了身子吧!”逸仙恍如当年扯住香媛衣袖一般,神思飘荡,直勾勾地去看向那墓碑,只见上刻:“爱女王氏香媛之墓”下属一行小字:“父王公母王婆泣涕而立”。这一惊,犹如晴天霹雳,逸仙忙跪在坟前放声痛哭!倒吓了家人一跳,还以为是撞了邪秽。才自惊魂未定,又见逸仙像疯了般冲向怀庆城方向,唬得家人面面相觑,不知所措,只得慌慌张张地追着去了。
逸仙到了花田,眼见牡丹兀自盛放,混不知香媛香魂已逝。站的地方又正是昔年恩爱的所在,只是物是人非。真可谓:岁岁年年花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逸仙如鲠在喉,心如醋灌,泪如断线,突然间放声大哭,断断续续地呼喊香媛的名字,只觉天旋地转,头晕目眩。这一来惊动了花田深处的王公夫妻前来查看。王公走到逸仙面前,询问逸仙缘何呼喊香媛的名字。逸仙听得有人问话,勉强收泪抬眼,却见一对花甲夫妻,怀中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那婴孩在襁褓之中看着逸仙,哼哼唧唧,面目恍惚便似是香媛花颜,不由得惊呆了。王公见状,颤巍巍地上前一把抓住逸仙,气冲冲地道:“你!你...可就是诱骗了我家香媛,间接害死了她的登徒子?!”此时逸仙家人业已赶来,忙劝道:“老爷子有话慢慢讲,我家公子是洛阳霍氏一族长公子。”那王公听说是名门望族的公子,不敢无状,遂无奈放开了手。王婆则抽抽噎噎起来。逸仙忙问:“香...香,香媛是因何过世?”
原来自逸仙去后,香媛既担惊受怕会为家人发现,又思念担忧逸仙,忧思辗转,饮食日逐不济,久之竟做下病来。过得两月又兼眉低乳高,怀了身孕。香媛只得强撑精神,安养胎气。更因近日愈加纤弱,不到四月便已显怀。王公夫妻瞧出端倪,便追根由,香媛却抵死不说。逼得苦了,香媛跪下来哀告:“父母莫再问是何人造孽,香媛做了这等不自爱之事,已成了有辱门楣的不肖子孙。如今腹中的骨肉是香媛亲儿,亦是两老亲孙。香媛有孕已有四月,胎儿已成形魂。父亲母亲又怎么忍心伤害于他?但求父母念及于此,让香媛生下来,将来也是个终身的依靠!至于他的生父,香媛誓死不会吐露,亦不会再嫁!”字字泣血,句句锥心。王公俩见女儿铁了心肠,心下也自戚然,只得叫香媛安心生养。此事传得人尽皆知,流言蜚语四起,香媛和王公俩都吃了不少委屈。加之香媛心事郁郁,以至于临盆之时,血崩而死。幸而稚子无辜,香媛虽死,却为逸仙留下了血脉。
逸仙闻言心中大恸,登时哭昏在地。待得苏醒,见自己躺在王公家中。身畔环伺着王公夫妻和家人。逸仙便问起香媛过世时有无言语留下,王公道:“香媛临产时,桃花已开。曾叫我们折来插在瓶中观看。听她说:‘我们是桃花仙牵线才有缘邂逅,昔年曾经有誓道生死相随,如今只怕不能了。倘若我不幸身死,就葬在那古桃树下,桃仙有灵,必当指引幼子认祖归宗。这样我死也能够瞑目。’自从怀孕,她就常想这些不好的事情,百般劝解也是无用。到临盆时突发血崩,香媛虚弱已极,一个字也说不出。命悬一线之时,犹自死死盯住那枝桃花,最后也没说出一句话,就那么去了。”
逸仙听完痴痴呆呆,整个人都垮掉了,只有眼泪仍从瞪大的眼中不断流出。霍家人也是长吁短叹,将兰因絮果道将出来。众人见两人皆是用情至深,为了这段情缘都历尽辛苦,却是如斯结果,不禁慨叹良多。尤其逸仙,心中只想着:“只为我一时情动,辜负了香媛一生情重,更累的其中多少人跟着生出多少贪嗔痴恨。归根究底还是我轻浮之过。”遂和家人商量安排,以霍门王氏香媛之名,为香媛丰丰富富地完了丧事。又对其父母妥善安排,并为香媛之子取名念卿,带回洛阳入籍抚养。
霍念卿做为家中长子嫡孙由马氏养育,马氏无有所出,且感佩香媛为人,对念卿疼爱有加。次年朝廷开科取士,逸仙应试场场头名,直至殿试。殿试后皇帝钦笔御书,称:观逸仙其文,沉稳平健,颇重情义,必能为民父母,助朕之力。遂钦点为状元,授修撰。
逸仙香媛此段韵事,为好事者传成桃灼歌一首以哀之:
在桃花树下虔诚许愿
希望能缔结美满良缘
胸前合十的双手纤纤
紧闭期待幸福的眼帘
飘落的花瓣驻留发间
红花白裙唯美的画面
风景之外是谁在流连
成就今生注定的遇见
绿野之中风流的逸仙
不期然地刻画在心间
两心相映而两手相牵
欢喜的时刻足堪留恋
花好月圆却总是短暂
镜花水月不过是虚幻
空有丝萝托靠乔木愿
枉自沾湿多少鲛绡绢
身世的悬殊可怜可叹
最奈何情深却是缘浅
发一篇文章超级麻烦
填写分类什么的差点填到我怀疑人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桃花缘
下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