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醒头香 ...
-
醒头香,这是三篇中头一篇。
一开场便是一首词曲儿“长夜愁来舞月纱,舞月纱,舞婆挲,清歌一曲思子昂,子昂斜插云鬓花…… ”看的人立刻知道此乃女儿家思情之曲,此文当是写这女孩儿的恋幕之情,而那子昂也是个风流人儿,知道怜香惜玉,“子昂斜插云鬓花”,正应这舞月沙的长夜美景,简简单单几句话已勾勒出无限风情。
后入正文原来这竟不是普通的男欢女爱,而是在战争这一非常时刻的大背景下,然而爱情从来不会顾及时间场合对象,哪怕是被敌军逼困于小城之中,断水断粮危在旦夕,罂粟的情一分也未减,照样哼着小曲为心上人儿装扮容颜。作者在这里细细刻画了她的每个动作:“罂粟取了些许醒头香,揉入发间……她嘴里唱着曲儿,指尖细细在头顶按摩着……”这样的仔细万分,费尽心思,只为了为爱人呈现自己最娇媚动人的一面,用情之深可见一斑。此处的刻画笔触细腻,生动形象,那芊芊细指犹如在我眼前晃动,净白如水葱,而这如墨长发直泻而下,萦绕指间,凄美异常。“断水断粮都可以,罂粟的美丽绝不在子昂面前残破一分。”说的明白,女为悦己者容,生死皆可抛。
才被这女儿心情打动,嘴角不禁浮起丝丝微笑的我刚往下看却又瞠目,这爱这情等来的竟是个死!将军是有苦衷的,文章交待得清楚,连百姓都有送婴的觉悟,自己如何能不以身作则呢?寥寥数语已经把状况描述的非常明白,笔墨毫不浪费点滴,于是有后来的视死如归。罂粟死于将军刀下,临事前,子昂“抚起她秀发在唇边亲吻,泪下……”,子昂果然爱着这人这发,虽说是亲吻,却非爱抚而是诀别,这滴滴男儿之泪重过千金,却是要心上人的命来尝。理由其实真是多余呵,刀下女子“闭目仰首”,心甘情愿送上自己正值曼妙花龄的卿卿性命难道是为国?为满城百姓?这冤家难道不明白她这一生一命只为一人?理由只是给自己听,男子也痛,若不时时提醒自己将满城百姓挂在嘴边又如何下得去手?文中子昂一句话两处省略号,读的人自然知道是他早已哽咽难语。“第二日,护城兵士竟人手分得一碗香肉…… ”文到此终结,先前的怀疑竟成真,真真是惊世骇俗,想想又难以出言苛责。虽然故事急转,然而并未给人突兀的感觉,一切顺理成章,悲剧不可避免,既无好人也无坏人,大家都没有错的错恐怕是世上最无奈的错了吧。
罂粟死于将军刀下,今天的我们一定是愤愤不平的,即使是心爱的女子,终究非私产,如何竟随心所欲操控她的生杀大权?但放在旧时,这件事是无可厚非的,周书曰:先君而后臣,先父母而后兄弟,先兄弟而后交友,先交友而后妻子。子昂将军实在是做了件了不起的好事,为国为民,全然不顾一己之私,哪怕是用的是他人的性命,也足够称颂千秋万载。然而,这究竟是真情否?到让我想起个典故,南北朝禅宗大师,与禅宗初祖达摩大师和志公大师一起开创中国禅宗原始宗风的傅大士(大士即佛学中的菩萨),又称善慧大士,十六岁娶妻刘妙光,生有二子。当其受人点化,顿悟前缘之后便发大乘愿行,不避世出家而入俗世济世救人。奇就奇在他们夫妇二人竭尽所能接济穷人,遇到大荒年,傅大士竟然卖了自己妻子,得了五万块钱赈灾济民,虽然后来人家把妻子归还于他,但这件事足可看出妇人地位之低下竟至于与物器等价。这傅大士自是得道高人,又怀着博爱之心,我们与之探讨爱情,女权实在无谓,佛家自来轻视女子(却要说众生平等),但相同的,卖了妻子的菩萨是受人景仰爱戴的,杀了妻子喂手下的将军得人赞誉恐怕也是理所当然吧。菩萨是无情的,所谓情爱,乃世俗之欲,贪嗔痴!在他眼里妻子和其他人完全一样,在不在他身边也没有不同。将军却是有情的,而且深情,有人就可以赞誉了,将军是牺牲自己的爱,牺牲自己的情。这情终究比不过万千百姓,比不过忠君报国。一个本无私,一个则有私,同样的牺牲相较之下,难道将军比菩萨更高尚了?比菩萨更难以让人原谅才对,说到底,他成就的是自己的欲!他想保护的城,他想证明的德,这一刀下去全有了,不论他内心怎样煎熬,付出性命的是他人,我们如何能去同情他?罂粟命不该绝啊,她为了所爱之人如此付出,对方的情深哪里及得上她分毫呢?她无怨无悔,视死如归,爱情本来不是等价交换而是无私付出,我在这里谈公平在她身上一用竟显得如此小气,而那男人更是污秽的一滩渍,平白脏了她的这份不掺一点瑕疵的爱,只显矫情。教人生死相许,这情是万年解不开的一个结,套牢一个个痴心人,终生不得解脱,只剩无奈……
不知不觉竟犯了老毛病,绕了那么多题外话,但愿原作者见了不要生气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