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偶然 ...
-
喜欢偶然这个词。不经常、不是必然的,似昙花一般,花开短暂,然余韵绵长。
世事的喧嚣与纷扰,常让我们或浑浑噩噩或兴致勃勃地忙忙碌碌。在日复一日单调而乏味的生活中,我们渐渐被磨平了棱角,心亦变得麻木。
时常觉得活着很累,不能细细体会生活的滋味。每天上班、下班、回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脚步匆匆、身心疲惫。
匆忙的步履,需要休憩的凉亭;紧张的心灵,渴求舒展的领地。生活之中,倘有一二雅趣,生命之树便会常青。于是,旅游、读书、上网、品茗、养花、……率性而致。
喜欢用文字记录我的七彩心情,即使有一天我的心湖起了层层涟漪,再也找不回当初的宁静,然偶尔翻到曾经胡乱涂鸦的一些片段,不论喜也好,悲也罢,至少心是鲜活的。
生活有多丰富,人生就有多丰富。将生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读成诗词的平平仄仄、小说的起承转合,那人生便具有了艺术的美丽。
前年的秋天是个多事之秋。那时弟弟还在上海,住在姨妈家。弟弟总是我行我素,姨妈管不了他。我又要工作又要忙着自考,还要应付弟弟那些不让人省心的事,更要瞒着妈妈不想让她为我们操心。那段日子真的觉得很累很累,曾经有过放弃的念头,不想再理他,可是毕竟血浓于水,我无法做到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丝牵挂。
在我的博客里曾经写过这么一句话:如果用十年的生命可以换来妈妈的幸福安康和弟弟的成熟懂事,我愿意折寿十年。
“今天是立秋,听人说:若在这天收到一个祝福,心情会秋高气爽、常有人暗送秋波、事业如春华秋实,所以立刻送上最凉爽的祝福,快乐健康……” 这是前年立秋时收到的一条祝福短信,对于我这种不常与人联系的人,在那样的日子里,收到如此的祝福,怎么能不感动呢?我把这份祝福略作修改后也发给了我的两位好友,虽然已不是原创,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心意才是最重要的……
感谢袁,是他让我体会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袁是网上认识的朋友,我们通过电话,但没有见过面。他给人的感觉很温暖。他常给我发短信,多是“周末快乐!”、“新的一周,工作顺利!”、“多吃蔬菜、水果、鱼肉……”、“天凉添衣”之类的问候语。我因不喜发短信或当时正忙等因素,常常忘了回复,即使回复也只是“谢谢!你也一样”之类的简单话语。后来,袁的手机被盗,□□上也不常遇见他,那样温暖的祝福就没有收到了。
袁的短信,如一道美丽的风景点亮了我枯燥的生活,偶然想起,仍是那样的温暖如初。
立秋收到那边短信时,我正在看胡适的《追悼志摩》。我忍不住胡思乱想:在我百年之后,是否也有一位知己为我写一篇悼文……,然而我又忆起了文中的一句话:“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是的,天下难有圆满的事物。曾经凡事追求完美,屡战屡败后,终于放弃了那份执着。“完美”二字太玄,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件本身美好的事物,在一人眼中可以值七分,在另一人眼中或许只有三分。
“天下岂有圆满之宇宙?”。这话真是精彩极了!有些事尽力就行,强求反而显得不伦不类。所以就算将来没有人记得我,百年之后不像志摩那样有胡适为他写悼文,我亦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更不会感到失望。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会明白死其实也是一种幸福,活着需要更大的勇气。
一个人的时候,我不敢仰望夜空,那一轮皎洁的明月,仿佛会看穿我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一面,让我佯装的平静和坚强如此不堪一击。
“月是故乡明”、“西楼望月几回圆”、“明月明年何处看”、“月有阴晴圆缺”……,千百年来,无数骚人墨客把自己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悟都寄托给了明月,一幕幕的悲欢离合在她的眼皮底下上演,周而复始。明月何其无辜,要乘载着人们这么多的悲喜,明月的胸襟和勇气,是我望尘莫及的。
如果我能有明月一半的洒脱,看尽千帆过,依然平常心,那该有多好!
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
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
你不必讶异 更无须欢喜
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
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
你有你的 我有我的方向
你记得也好 最好你忘掉
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茫
这是我最喜欢的一首志摩的小诗——《偶然》。
在故乡的青山绿水间;在大上海的灯红酒绿中;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有人能偶尔记起平凡而淡然的我,此心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