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第四章退敌之策 ...
-
“如今曹军兵临城下,不知道大小姐,额不对,大都督有何良策退敌呢?”一时还改不过口来的糜芳拱手对陶樱问道。
糜芳是糜竺的弟弟,糜家的二把手,也是一个能力出众的人才。
拒绝曹操高官厚禄的拉拢,无论是刘备有多么落魄,糜芳兄弟都是继续拥护和追随。
即便是刘备陷入最低潮的时候,仍然忠心于刘备,还用自家世代经商所积累的亿万财富无条件的资助刘备。
还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可以说刘备后来的得势,离不开糜家兄弟的鼎力相助。
虽然后来糜芳背叛了刘备,投降了孙权,让自己在西蜀的哥哥糜竺悔恨而死。
可是他的投降害死关羽的结果却是让人同情的,作为刘备集团的元老,又是亲戚,可以说是嫡系人马了。
加上上面可以看出,糜芳兄弟对刘备是绝对的忠心,背叛刘备是不可能的。
关羽镇守荆州时,糜芳任南郡太守镇守江陵,而将军傅士仁镇守公安,关羽一向轻视他们二人。
关羽北伐时,命其供给军姿,但没有完成任务,关羽放话回来再收拾糜芳,糜芳为此恐惧不安。
同年,吴将吕蒙袭取荆州,糜芳一开始坚守,后来在搭档士仁投降后,被迫投降。
由此可以看出,糜芳的投降和关羽的傲慢轻松起了巨大的消极作用。
现在糜家兄弟没有跟随刘备,所以陶樱知道他们是忠心可靠的人,想要趁机拉拢他们并且收服他们。
“糜芳叔叔这么客气干嘛,不管是什么情况下,您都是长辈,怎么称呼都行。”陶樱坐下陶谦左侧的一个大案端坐着笑道。
不得不说,有钱有势就是好,不一会儿功夫,侍从们就搬来一个大案,这是陶谦给陶樱安排的坐席,仅在他自己的位置之下。
“那里那里,既然大小姐现在高居徐州大都督,礼节不可废啊。”糜芳听了这话,连忙弓着腰连连说不敢。
看着糜芳这样,陶樱很高兴,万事开头难,既然现在糜家都这个态度了,只要自己这次保住了徐州,那么后面自己接手徐州也没有人再有意见了。
至于击退曹兵嘛,对于知道历史发展进程的陶樱来说那是丝毫不担心,只要坚守一段时间,曹操老巢兖州就会出事,到时候曹操只会退兵。
要不然面对兵多将勇的曹操,就算预先知道历史进程又有什么用处呢。
当然陶樱现在自然不会说我们只要坚守不出,等着曹操老巢出事,自己退兵就好了。
不说别人,就是自己的老实爹陶谦也不会放过自己,那自己之前所做的那些就真的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相反她更要做出一番布置,这样自己在军中还是什么的威望更加深厚,其实她也想趁机掌握渗透一下军队,正所谓枪杆子里出政权。
陶樱正色道:“我父久镇徐州,在各位叔父的辅助下,百姓安乐,钱粮富足,今曹军虽势大,可是未能及破我城。”
“我虽不才,刚刚位居大都督之职,但是心中也有谋略,必让曹操有来无回,死无葬身之地。”
现在曹军正在城墙外叫嚣,已经是自身难保了,陶樱居然放出如此大话。
原本本就不同意的一帮腐儒无一不露出讽刺的讥笑,果然是黄口小儿,更何况是女子呢。
到时候城池破败之际看主公你怎么办,反正他们一个个这些日子都在暗自找关系,联系熟人,想要和曹操套近乎,表示自己等人的投降效忠之意。
不光这些人,支持陶樱的糜竺糜芳等人也有些吃惊,更多的是失望,看来自己等人真的是昏了头,怎么能将一州安全托付一个女子身上呢。
“樱儿,军国大事,可不敢儿戏啊。”就连上面的陶谦也有些生气陶樱的口出狂言。
“父亲勿恼,请听女儿计来。”陶樱笑着安慰陶谦说道,她就是要众人这样,这样才能显露出她自己的能力来。
“曹军虽然兵多将勇,但是我徐州城高墙厚,粮草富足,一方面我们且战且守,另一方面,父亲和北海孔融大人青州田楷大人交好,只要遣送一使者前去求救,两路军马齐到,到时候城中兵马齐出,曹操必定败退,擒拿也不是大问题。”
这个计策原本是糜竺献的,确实是目前最可靠的解决办法,陶樱一时半会也想不出好的计谋只好拿来用一下了。
毕竟徐州能征善战的勇将太少了,出阵还没几个回合,就被曹军斩了好几个了,还有陶樱现在也不敢冒险。
听了这个计策,群臣都在脑中思索了片刻,能坐在这里的,虽然有些人的人品有些问题,但是能力见识都是有的。
瞬间都看出了这个计策的十分可行,是目前最好的退敌方略了,一时间觉得陶樱这个大都督确实真有些本事。
叫他们来想,可能一时也很难想出这么妥善的办法,所以一时间都收起了刚才的轻视之心。
尤其是糜竺,他越想这个计策越觉得可行,其实他不知道,要是陶樱不提这个,过不了多久他自己就要提出来了。
现在提前知道了,想一想,可不觉得可行吗。
“诸公,汝等都是当今名士,觉得大都督此计可行否?”看着群臣的表情,陶谦有些得意的问道。
“可行,可行······”
“既然如此,那可有人愿意出任使者,前往北海和青州而出求兵救援啊?”说完,陶谦看着群臣问道。
这出任使者可不是一件小事,虽然不是敌营没有生命危险,可是这可是关系到徐州的安危啊。
要是耽误了或是没有请来救兵,徐州因此而城破,那可是千古罪人了,所以一时之间没有人愿意接这份差事。
“主公,某与孔北海相识,愿亲自前往,必定请孔融起兵前来救援。”这时,糜竺出列请愿道。
“好,有子仲前往北海郡必定马到成功。”看到糜竺请愿,陶谦大喜,说实话,一般人要是愿意去陶谦还不放心呢。
对于糜竺的能力陶谦是从不怀疑的,有他前往北海郡,这事算是成功了一般。
陶谦连忙在锦帛上写书两封,让左右交给了糜竺一份。
“孔北海那里有了子仲,剩下青州一处谁敢前去求救?”
“某愿往。”这时一人应声说道。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广陵人士陈登陈元龙,也是陶谦收下的为数不多的肱股之臣。
有了他出马,陶谦哪有不从的道理,连忙将另一份书信交给了他。
事不宜迟,让他们二人立马收拾行装,带着侍从出发了。
看着糜竺前往北海郡,陈登前往青州求救,陶樱感觉古人不欺她,目前事情果真还是照着历史的进程前进的。
但是陶樱不知道这样的事情还能保持多久,因为她来了,徐州刘备是得不到了,所以以后的事情肯定会发生大的变化。
现在当务之急,就是赶走曹操,收拾曹军洗劫后的徐州五郡六十二城。
虽然曹军洗劫的也没有几城,但是徐州还有好些地方虽然表面听从徐州治下,实际上都是被大小军阀占据着。
作为要争霸天下的人,陶樱自然不会容忍这些存在,所以等她腾开手来,就要收拾这些家伙,徐州五郡六十二城,一寸土地都要掌控在自己的手里。
“大都督,陶基和陶虎二人来了。”同样穿着金甲红战袍的熙春,进到州牧府办公大堂恭敬的对陶樱禀报道。
“哦,那就赶紧叫他们进来吧。”陶樱放下手中的毛笔,卷起一幅竹简换了另一幅,头也不太的说道。
自从前两日陶樱接手大都督之位,提出了退敌之策之后,陶谦也就真正放心了,知道女儿是个真有能力的人。
于是他就将这州牧府大堂让给了陶樱。徐州大大小小的政务都交由他处理。
而陶谦自己年老体衰,加上这段时间的惊吓,越来越不行了,现在在府里休养呢。
“小姐,批了一上午政务了,喝杯茶休息一下吧。”一旁的拂冬看到陶樱甩了甩酸痛的手腕,赶紧递过一杯煮好的茶水。
“拂冬,跟你说了多少次了,现在不同以往,在外要叫大都督。”看到不知道说了多少次的拂冬还是改不了口,熙春拉着脸说道。
“行了熙春,慢慢让拂冬适应一段时间就行了。”陶樱接过拂冬的茶杯,又拿了一块熙春端上来的点心吃了一口说道。
陶樱打定了要走上一条不同寻常的路之后,对于身边的四个贴上侍女就进行了训练军中礼节。
毕竟自己身为女人,在外行军打仗身边总不能缺少女侍卫的,所以除了春夏秋冬四个进行了训练。
跟着换上了黄金战甲红战袍,跟着在一旁照顾饮食起居之外,还在府里找了几十个身强体壮的妇人,现在在正在训练中。
毕竟春夏秋冬她们端茶倒水,看看简单的公文还可以,要是跟人打仗这小胳膊小腿的那里行呢。
目前这几十个强壮妇人就是陶樱目前的贴身侍卫,负责保护陶樱的安全,毕竟陶樱是女子,贴身女子护卫也方便很多。
“三姐你找我啊,你可是好久没有找我玩了。”不一会儿,一个身穿麻布、身材高大、四肢发达的青壮汉子,笑嘻嘻的小跑了进来。
“虎子慢点。”这时后面跟上一个身着战甲的青年男子。
“末将陶基拜见大都督。”陶基看见陶樱连忙行礼拜见道。
在陶樱的点头下,陶基起来了,然后又是对着一旁站着像木头一样的陶虎呵斥道:“还不快点拜见大都督。”
“额,基哥,我忘了。”听到这,陶虎这个大块头摸着脑袋傻乎乎的笑道。
这时候陶基都快被陶虎这个傻样给气晕了,不仅仅是他的头脑简单,还有就是自己都不知道说了多少次了。
不要叫自己“基哥”,可是这家伙就是不听,叫的那叫一个勤快。
要不是看现在是在州牧府大堂这么神圣的地方,他肯定是要收拾他的,先记下了,等会回去在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