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番外 ...


  •   纨翩薄顾弃傥佐(番外)

      魏明帝曹叡太和二年(公元228年),曹植仍被打压却一改往日颓废,不仅上书聊表忠心,而且终于正式面对曹丕的逝世……

      曹植身着素服,明明还未及不惑,灰白却参差半渗,虽然已经再次振作,眉宇间有挥洒不去的愁郁。再次坐在那熟悉的书案,端着纸笔,手却不自觉的有些发颤,暗自叹了一口气,望着窗外的合欢树,思绪越飘越远……

      “哥,你给我讲讲《尚书·金縢》吧。”曹植捧着张包子脸,眼巴巴地望着曹丕。

      “既克商二年,王有疾,弗豫。二公曰:“我其为王穆卜。”周公曰:“未可以戚我先王?”公乃自以为功,为三坛同墠……”曹丕一本正经的讲了起来。完全忽略把头摇的像拨浪鼓的曹植,直到曹植拉扯着曹丕衣袖,一副要哭的神情才停下来。

      “这些,书上都有,哥哥你讲。”曹植一副不达目的不罢休地模样让曹丕暗忖威严何在。

      “武王重病,弟弟周公旦去宗庙向祖先恳求,希望自己代替武王去死。按照礼仪,留下祝辞,藏于金縢,秘不得启。

      后来武王之子成王即位,各种关于周公旦要对成王不利的流言四起。三人成虎,成王也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叔叔。”曹丕见曹植听的认真也有了讲的欲望。

      “后来武王之子成王即位,各种关于周公旦要对成王不利的流言四起。三人成虎,成王也逐渐不信任自己的叔叔。

      直到有天大风四起,刮倒了王邑的庄稼,一年的收成眼看要泡汤。

      成王以为是天谴,十分害怕,跑到宗庙去求问祖先。他打开金縢一看,发现了叔叔的那封祝辞:”曹丕停了一下,又看了一眼曹植,最后还是选择述叙原文。

      “惟尔元孙某,遘厉虐疾。

      若尔三王是有丕子之责于天,以旦代某之身。

      旦巧能,多材多艺,能事鬼神。

      乃元孙不如旦多材多艺,不能事鬼神。

      (译文:各位祖先,你们的长孙姬发得了重病,是你们需要人去天上伺候吗?

      如果你们需要人去伺候,就让我代替哥哥去吧,哥哥笨手笨脚的,哪里有我伺候得周全呢。)”讲完故事的曹丕没有马上离开,看到陷入深思的曹植,还是决定做一番考察。

      “哥,滥觞(周公旦)很重视他的哥哥。”曹植回过神来,就用亮晶晶的眸子盯着曹丕。曹丕楞了楞,显然没料到曹植得到的是这么一个结论,望着曹植那双清亮的眼睛,竟有些不敢直视,撇过头,顺着曹植的意思说:“嗯,滥觞很重视这份兄弟情。”

      曹植没有去纠正曹丕与他表达的不同之处,但原本还有些懵懂的眸子却亮若星辰。……

      曹植眼圈渐红,身子也微微发颤,拿着笔的手却越发坚定,下笔仿佛要穿透纸张,很快一首《怨歌行》在才能独占八斗的曹子建的笔下诞生……

      《怨歌行》

      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

      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推心辅王室,二叔反流言。

      待罪居东国,泣涕常流连。

      皇灵大动变,震雷风且寒。

      拔树偃秋稼,天威不可干。

      素服开金滕,感悟求其端。

      公旦事既显,成王乃哀叹。

      吾欲竟此曲,此曲悲且长。

      今日乐相乐,别后莫相忘。

      曹植慢慢放下笔,这个动作对他而言似乎格外艰难,结束的不是这首诗,而是这么多年的一个胆大妄为却又小心翼翼的梦……

      后人言此诗为曹植明志而作。

      说魏明帝巡幸长安,洛阳谣传皇帝死于长安,从驾欲立曹植,因此明帝对曹植产生疑忌,曹植处境险恶,因作此诗以明志。

      却无甚人知此诗其实为亡兄而作。

      “周公佐成王,金滕功不刊。”

      我怀着王佐之志,我愿为你的天下穷尽自己的才思,可你没有给我这个机会。

      他依旧没有放下王佐之志,他依旧愿为哥哥和大魏的天下付出一切。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