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42、第四十二章 开府 ...

  •   景平八年四月初八,就在与大梁的战事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大燕皇帝萧统闷声不响的下了两道圣旨。其中一道自是众所周知的晋封皇十二子萧鼑为肃王的旨意,而另一道说的则是让后来的史学家大有争议的‘祭祖’事件。而争论的焦点就是:燕圣祖萧统最宠爱的儿子究竟是不是皇十二子萧鼎?
      原来在当时,开府就代表了一位宗族男子已经具有了独立的行事能力,也就是说他有了自行处理事物的权利,可以独当一面了。而按照传统,这样的好事是要通过祭奠的方式去告知祖宗的,可以说祭祖就是一个正是生效的标志,相当于办了一个合法的手续。
      可是燕帝萧统的这道圣旨,却指明因为国家现在征战,所以这次的祭奠仪式便要办的简单节俭一些才是。而实际上简单节俭到什么程度呢?根据当时在侧的内监常德于《燕宫秘录》里记载,便是祭奠和观礼的人只有皇帝和皇子两个,而上供用的果盘也仅比平日祭祀时多放了四盘。而且常德在这里还特别注明:其礼仪的规模根本就不是一位即将开府离宫的皇子的规格,甚至连公主出嫁的规格都没有达到,简直就是一次普通的祭祀。不过,十二殿下面无异色,似乎并不在意。
      根据这一条记录,有部分研究燕世祖萧统其人的学者便认为,燕世祖未将皇位传给皇十二子萧鼎之举并不突兀,原因便是他根本就不喜欢这个儿子。至于其后的种种溺爱行为,只不过是为了稳定西北云家的手段。
      当然,这种看法是被大多数研究燕史的学者否认的。因为纵观燕朝二十四代,皇子开府祭祖,除了燕世祖的皇十二子萧鼎外,竟无一人有皇帝亲自去做陪祭与观礼者的殊荣。所以在这些史学家看来,正是这点才恰恰证明了燕世祖萧统,最宠爱的儿子是皇十二子萧鼎。
      至于为何最终没有将皇位传给他,大多数燕史研究者的意见都很统一,认为燕世祖是为当时的形式所迫才未将皇位传给自己最喜爱的十二皇子萧鼎。只有少部分持太宗篡位论的学者认为其历史真相并非如此,而是因为继位的太宗皇帝控制了宫廷,阴谋篡改了诏书。
      后世是如何议论,萧凌自是不知,她现在可正在为自己的新府邸而忙碌。自燕帝要她自选府邸开始,她便拿早定了主意,选了一处前朝的旧宫遗址做自己的肃王府。这处遗址里面的建筑物虽然因曾经的战火而有所损坏,但大部分都还是完好的,只不过因为年头多了些,有些老旧的味道。
      当然,萧凌并不是怀旧派。只不过是因为这处宫殿规格够高,面积又够大,而且地点位置还极好,相当满足自己想要当一个有点骄横的皇子定位,而且最最重要的是可以省下一大笔银子,真是便宜又实惠啊!
      当然,礼部和太常寺的反响很强烈,认为这处府邸的规格超越了一个王爷的级别,为此还专门联手上了一份奏折。不过这份奏折却都让燕帝萧统给打回去了,理由是此处旧宫地契是先皇所赠的私库财产,而皇帝本人又将它送给了皇十二子做礼物,为此肃王鼑早有禀奏,辞退了国库为他开府建房将要花费的五十万两白银。
      皇帝和皇子携手为国家省银子,有那个不长眼的还敢有异议?礼部和太常寺也只得了无声息了。不过,肃王鼑,这个新回到政治中心的人却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许多人都开始期待,这位刚刚开府的皇子会给他们带来什么样的契机。
      不过契机什么的萧凌现在还没想到,她只想到了房子太大,不是一时半会儿便能收拾好的,所以便要工匠先拣了重要的地方修好。至于其他的小地方和细部规划,便打算留待日后慢慢再做,这才紧赶慢赶,赶在下圣旨当天便能带着李善才和燕帝新配给她的一些宫人侍从入住王府。当然,这一天也是少不了要摆宴的,但因为前线有战事,所以萧凌决定要低调,只府里自己庆祝一下。要知道演戏也要有分寸,太过便成了不明形式的混球草包,那才让人怀疑呢!
      不过这偌大的府邸就只有她一个主子,满满一桌子菜只有一个人吃,便是山珍海味也是淡然无味。好在她才举筷,便有仆役来报怡和长公主与周公子来了,萧凌这才觉着好受起来。
      周礼的身子早已经大好,本来早就要来帮萧凌的,不过拧不过怡和的疑心,所以这段日子自己明明是无所事事,却也只能看着萧凌独自忙活,到现在能来也是借着祝贺的名头。当然,怡和这般跟前跟后虽然让周礼大感不便,但却只道是自己这次大病将母亲吓怕了,也就听之任之。
      不过周礼对自己母亲的举动没想法却不代表萧凌也糊涂。她本就长了个七窍心,从前又和怡和有过接触,自是早就察觉了怡和对自己的不同,似乎是在防备着什么。因为不必接机去看燕不泣了,她出门的心便淡了,所以渐渐便减少了去怡和长公主府的次数,周礼派人来问也只说为了府邸的事情最近很忙。
      不过尽管萧凌因怡和的态度而感觉隔阂,但这个时候她却是很欢迎的,于是寒暄过后,萧凌便很热情的请了这母子二人进来一同用饭。
      女人的心总是很细,屋内的摆设和随侍的仆役很快便让怡和心思转圜起来。皇子的府邸冷清成这个样子是为了什么?不正是缺少一位女主人么?如果有一位女主人在的话,不就什么事都解决了?
      想到这儿怡和脸上立时光芒大起,笑道:“殿下,姑母有一件贴心的事儿于你说说可好?”
      萧凌听了一愣,看着怡和暗道:这表情怎么像黄鼠狼给鸡拜年?不过这话她不好说,只得笑道:“哦?有什么好事,姑母直说才是。”
      怡和听了笑道:“还真是件好事。我呀,想给你提门亲。”
      萧凌一听顿时噎了一下,暗道:果然没好事啊!不过脸上却假装不好意思道:“姑母,侄儿年纪还小,这些事不着急!”
      怡和一见笑道:“哎呦,不小了,皇上在你这个年纪已经把云妃给偷回来了。你七哥开府后也连着纳了好几个妾呢!有前面的例子,你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云妃?那个云妃?周礼和萧凌同时疑惑大眼瞪小眼的一同看向长公主怡和,要知道能被称为云妃的,后宫只有一个云想容,可是云想容比燕帝小三十多岁,当时的燕帝便是想偷又到哪里去偷啊?
      怡和说完看见二人表情立时便知道自己失言,于是对了萧凌解释道:“嗐,我说的云妃不是指你母亲,而是皇上的原配,当年的靖王正妃云容容。也是你外曾祖的独生女儿,你母亲的远房姑母。”
      怡和说完见萧凌二人面上惊讶,便索性和盘托出道:“先皇在世时,为了联姻燕南元氏,便为皇上定了当今的元皇后为妻。可是皇上心中喜欢的却是西北云家的女儿,所以不顾先皇和云家的反对强行偷了人出来先成亲。先皇宠爱弟弟,无奈之下只得认下了这门亲事,向燕南元氏退亲,联姻西北云家。不过燕南元氏并不在意,依然将元皇后嫁了过来,皇上这才又娶了当今皇后元盈盈。只是元皇后虽然进门的晚,却是有福之人,而那云妃却命薄,在皇上继位之前便因难产早亡。而皇上虽然立了元氏做了皇后,却一直对云妃念念不忘,后来偶然见到与云妃酷似的你的母亲云想容,便瞒着你外曾祖偷偷召入宫来,直到生了你后,才告知你的外曾祖云大人。”
      萧凌和周礼都是第一次听说这些从前的旧事,忍不住啧啧称奇,倒是怡和又转回了原来的话题,笑道:“皇上少年时便又这样的魄力,敢于偷出自己喜欢的女子,你作为他的儿子,难道连要娶个媳妇的话都不敢说么?”
      萧凌听了大感无奈,倒是周礼一句话解了围,他对怡和道:“母亲所说虽是件好事,但殿下不是普通小民,在我大燕满朝都忙于前方作战之时提出娶亲,必为人诟病,于名声上不好。”
      怡和听了皱眉道了一声:“也是!”不过想想却又笑道:“既然娶亲还不是时候,那姑母就先给你找几个好丫鬟吧!选那模样性子一流,又知冷知热,也省得你一个人住冷清。”
      这样的话是没法拒绝的,为了不叫怡和起疑心,萧凌也只好做出一脸红晕,羞涩的点了点头。看的怡和大感放心!
      最让怡和担心的事解决了,她脸上自然又现出往常的神采。周礼看了心中一动,便借机向怡和提出自己想要留下来帮帮萧凌的事儿。怡和很有些犹豫,不过萧凌却是被这满屋的清冷给吓怕了,倒是真心希望能有人来陪自己。于是眼珠一转便打趣说自己会分几名丫鬟照顾周礼。果然,怡和听了眼睛便是一亮,笑呵呵的便答应了,不过还是提出自己也要常来帮忙。
      萧凌听了也是笑呵呵的点头,索性便叫李善才一并给长公主安排一间常住的院子。怡和见了很满意,暗道自己的担心也许是多余的。
      怡和心中高兴,对萧凌自然也恢复了原来的亲热态度,吃完饭便将指挥大权要了去,领着众仆役便开始整理起府中事物,指点东西,俨然当自己就是素王府的当家主母。
      萧凌和周礼自然是笑看着怡和忙来忙去,有一句没一句的聊些近来的问题,颇有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味道。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