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9、红楼之王仁(十八) ...
-
马车哒哒,很快就到了福王府邸,通报后,王仁将灵儿搀扶下来,一起进了王府,李嬷嬷看见王仁在举手投足间都写着对郡主的在意,很是欣慰。很快,两人就到了正厅。
“父亲,母亲,小婿有礼了。”
“女儿,拜见爹爹,娘亲。”
“快起来,嬷嬷去给两人看座。”
“是,夫人。”
“乖女,几天没见可是想坏爹爹了。”福王一见爱女,就开始述说对女儿的想念,对于旁边的小子,对不起,他没看见。王妃只能无奈的笑笑,剜了一眼王爷,将王仁招呼到跟前来,对王仁嘘寒问暖起来,正应了那句老话,岳母大人看女婿,是越看越喜欢。王仁回答礼貌而又不失亲切,而且王仁很会聊天,不一会就把丈母娘哄得是笑声连连。对此,福王是更不满了,这小子哄女人是一把好手啊。
王妃让小两口下去歇会,稍作休息后一会在一起吃饭。但福王把王仁给提溜走了,两人去了书房,王妃单独把和婉郡主叫到身边,仔细问了这几天夫妻相处的情况,对王仁的细心体贴,知冷知热很是满意。而李嬷嬷也问了春雨几个丫鬟,对姑爷更是满意了。王爷这次可是选了个好女婿。对于跟着福王到书房的王仁,这会心爱的女儿不在身边,已经被王仁哄得乐呵呵的了。
这一宴是宾主尽欢,和乐融融,很是开心。福王嘴上虽然不说什么,但心里对王仁已经是一百二十分的满意。当然在王妃那里王仁的评价是更高了。
王仁陪着郡主度过剩下的婚假,就又开始了每日上朝的日子了。当然王仁也感到了同仁对自己的态度的变化,也是,王家本来王子腾大权在握,王子胜又因为稼穑之事封侯,王仁又娶了福王的爱女,福王是先帝一母同胞的弟弟,也是现今皇帝的亲叔叔,现在皇帝对这个叔叔也是尊重的。现在王家可谓是炙手可热,鲜花着锦。这王仁看起来也是一位股肱之臣,当时王仁被赐婚之时,多少人叹息,没抢先一步将人定下了,这可是未来的一个潜力股啊。
当时王仁刚中探花,意气风发,有出身功勋,有才有貌,可谓是是黄金股,要不是张氏说了不早娶,恐怕王家的门槛都会让媒人踏平了。王仁少年得志,王家又封侯。就算与功勋不对付的清流世家也对王仁淸采有加,王家在粮食上面的功德可让王家不用卷入皇权之争中,可以超然物外。王仁又是个有能力的,不看家世,就光看王仁初入朝堂做出的功绩,就可以看出此子不是池中之物,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王仁按部就班的开始自己在朝堂的日子来,前两日,王福前来禀告王仁,玻璃的研究已有进展,通过多次实验,已经可以生产出无气泡,大块的玻璃了,王仁想着在玻璃面世前,先将镜子生产出来,但玻璃这样东西,生产成本低但利益巨大,王家还真吃不下,王家现在已经是站在繁花似锦了,真没必要锦上添花了。保险点,是与皇家合作。
这日,王仁将王福做出来的镜子拿个王子胜,王子胜接过镜子,镜子不同于现在用的黄铜镜,正面照的人是汗毛都清清楚楚,背面用的是镂空设计,是一副书生竹林抚琴图,衣袂飘飘,风姿卓然,“这镜子做的颇有古风,什么时候这舶来品有这样的审美了。这恐怕不是舶来品吧,你从哪里得来的。”
“父亲,这是王福做出来的。你知道我有一个庄子,让王福研究一些东西,我本是让他研究玻璃的,大块平滑的玻璃,已经有成果了,这镜子是衍生品,还不错吧,不必那舶来品差,而且还更能符合我天朝的审美是吧。”
“这倒是,那舶来品的镜子虽精美,但是价格实在不菲,而且不太符合我朝审美,你这个在京城倒是会大受欢迎,你今日与我说起此事怎么,这个获利恐怕也不小吧。”
王仁接着将玻璃所用的原料大概告知王子胜,王子胜大惊,没想到这么精美之物竟是用如此普通的东西做出来的,这东西一旦在京城销售出去,那利润惊人。这跟一只会下金蛋的母鸡有什么不同,而且王家虽是功勋世家,这件事恐怕也吃不下了,也太惹人眼热了。王子胜虽然觉得有些肉疼,但还是忍痛割爱,这事情是王家的大事,王子胜将王子腾请了过来,将此事与其一说,王子腾也同意了哥哥的做法,毕竟王家已经是鲜花着锦了,没必要锦上添花了,凡事中庸些为好。
休沐之日,王仁陪同和婉郡主一同回娘家,和婉与王妃在闲话家常,王仁与福王去了书房,王仁将此事的大概告知了王爷,福王心中暗叹王家聪明,知进退,这么大的利润也可以说放就放,在世人眼中王子胜虽然一直都是纨绔子弟的评价,王子腾虽然聪明但是有些急功近利,但是这两兄弟还是有些先祖的风范的,对一些事情上倒是心中有沟壑的的,不像有的人家就是墙头草,多方投机,自以为聪明,不过是妇人之见,没人是傻子,皇家不是可以让人指手画脚的。
福王将此事应了下来,隔天,福王在拜见完先皇后,就去了皇帝那,将此事呈给皇帝陛下。
皇帝很快将王子胜与王仁都召了去,王仁带上方子等材料,到了宫里将这些呈给皇帝陛下,皇帝大喜,现今国库空虚,多是白条抵库,先帝曾下恩旨,准许生活困难的老臣向国库借款,但是借的多还的少,现今国库库存紧张,这几年旱灾洪涝,边疆到处都是用钱的地方。皇帝想改造下宫殿,户部都一大堆理由,要奢靡浪费。什么奢靡,宫里的一些偏殿确实年久该修了,皇帝都想说朕自己修,但是皇帝自己也没那么多钱啊,要不是上皇在,而且时机还不到,皇帝都想抄家了,还钱没有,倒是过得一个个富得流油。王仁这件事可是瞌睡给送枕头了。皇帝也没让王家吃太多亏,在王家谦让一番后,王家拿了三成。
不久后,京城新开了一家明镜轩,皇帝亲自给提了匾,开业之后,就人满为患,里面的镜子大小都有,而且风格各异,如果有特殊要求,也可定做,但要另加钱。别的不说,镜子比黄铜镜要清楚多了,照的人是毛发毕现,很是清楚。而且分档次,普通人家攒攒也能买一面,给出嫁的姑娘带上一面,别提多上档次了。富家之人,也能根据自己的要求选择心仪的样式。明镜轩自是生意兴隆,但有些路子的人都知道这店后面站的是皇家之人,就是眼热,也不敢去沾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