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5、红楼之王仁(十四) ...

  •   王仁在年后就调入了工部。刚进工部就看见了一个熟人,贾政。贾政是贾代善的嫡次子,贾赦之弟。贾政自幼酷喜读书,本想科举出身,不料代善临终时遗本一上,皇上因恤先臣,遂额外赐了贾政一个主事之衔,升了工部员外郎,而贾政就在这个位置上一干就是快十年了,当然从红楼梦上的记载来看,贾政干了二十多年都没动位置,直到女儿封妃才提了个学政,贾政任学政期间“秉公办事,凡属生童,俱心服之至”,此出差有三年之久,。回京后由吴巡抚保举,皇上擢升他为工部郎中,在元春与王子腾去世后,工部将贾政保列一等,皇上念贾政勤俭谨慎,即放了江西粮道,于宝玉大婚次日起身赴任。此次出差将近一年,于次年正月初以“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的罪名被参回京。尽管贾政本人“端方正直”、“勤俭谨慎”,但架不住属员蒙蔽哄骗、上下其手,贾政又管不住手下人,受人蒙蔽,得了失察的罪名,受到“失察属员,重征粮米,苛虐百姓”的弹劾。幸而皇上念旧开恩,“本应革职,姑念初膺外任,不谙吏治,被属员蒙蔽,着降三级,加恩仍以工部员外上行走,并令即日回京。”贾政此人为人到端方正直,谦恭厚道,惟失之于迂腐。他想作好官,但可惜不谙世情,受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贾政的官路历程,就这样惨淡收场。

      贾政被参回京不久,而贾府也因从前的一系列祸事导致在元宵节获罪抄家。

      抄家后,幸好北静王、西平王看顾,由贾政袭职,但依旧未能挽回家族颓运。

      贾政对王仁的观感还是不错的,贾政爱读书,也喜欢读书人,对于王仁这种科举出身的更是喜爱,每次王仁到贾家,贾政也是很热情的,当然贾政的热情也是谈科举方面的事情,但是王仁对贾政的印象还可以,贾政不是纯粹的好人,但也不是什么坏人,二房对荣国府确实有窥视之心,但这是他贾家内部之事,贾政对王夫人所做的事也并不是不清楚,毕竟是他的枕边人,只是装着什么都不知道罢了,身为嫡子但确是嫡次子,心里到底有些不敢了,而且贾赦有压不住他,在加上贾母偏心,这野心可不是就越来越大了,这是贾家内部只是,不可对外人言,但是乱家的苗头已经让人看出来了,贾家男人立不起来,女人到都是脂粉囤里的英雄,到是什么都去做,连皇位夺嫡,从龙之功这些事都敢去做,触动了皇家敏感的神经,这贾家最终也是烟消云散的结局,现在先说贾政,这人比较古板,有些迂腐,而且比较不会和人相处,在工部没多久,王仁就看出贾政的不通世情,眼高手低的做派了,难怪了。在贾政这么多年都没维出什么好人缘,大部分时间都是当个摆设罢了,贾政有进取的心,但能力有限,所以只能私下感叹怀才不遇了。

      王仁到工部没多久就混的如鱼得水,王仁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身后又站着王子腾,没有人没眼色,所以,面前对王仁都好好的,在工部没多久,王仁便上了一封折子,里面详细介绍了水泥的构成及用途,并介绍了在庄子里面的实验成果,皇帝看过很是感兴趣,特地将内阁的几位大臣及工部户部的尚书召集过来,给几位大人看了王仁的折子。

      ”陛下,那水泥要真有此功能,可谓是国之利器”

      “臣觉得要眼见为实。”

      “那众位爱卿,明日就一起去王家的庄子去看看吧”

      “遵旨。”

      第二日,风和日丽,阳光明媚,杨柳依依,微风拂面。皇帝陛下与众位大臣坐马车到了京城郊外,这个王家的庄子靠山,土地贫瘠,种庄稼不太合适,但地方够大,用来生产水泥倒是合适的。而且王仁用研究好的水泥铺了一段路和台阶,并建了几个简易的房子。

      走在平坦的水泥路上,感觉不错,马车的颠簸也轻多了,听王仁的介绍,感觉水泥路的负重还行,在水泥附近建的几个简易房子,住的还不错,挡风保暖,因为不是木材,防火性也不错,皇帝很是感兴趣,几位大臣,对水泥又进行了一些检验,觉得可行,最后大家决定用水泥修京城的一段主路并在王仁的建议下,修了一段官路,但对于水泥要大量使用的花费,户部有些不同建议,国库空虚,想花在刀刃上,王仁自然明白,现在官员由于先皇仁慈,可向国库借款,但是借的多,还的少,国库现在是白条抵库,入不敷出。

      “臣有建议,可不用国库来修路。”

      “哦,说说看。”

      “陛下所虑之事,乃是修路的花费,臣有一议,陛下修路后,如官道可设收费处,对大型马车收取一定的养路费,而京城的道路,如愿修可去工部交修路费,由工部派人去修缮,同理,如果大家都踊跃参加想去修路,工部也后期可将工程分包出去,对于想为国家为百姓做一些实事的大善人,臣希望皇帝也可允许,毕竟这是一片爱国之心,只有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下,才有这种愿意为国为家付出之人,陛下可对比行为进行赏赐,比如立个碑,进行一下封赏,如慈善之家,大善之人等等”

      真是个狐狸,给别人一些名头,却让别人下血本,不过效果应该回是不错的,士农工商,对于商人来说,能提高自身地位,名利之事向来感兴趣,只要操作的好,朝廷能不花多少钱,却有一个可以下蛋的金鸡。

      “你这个折子,呈上来。各位爱卿,到时再商议一下具体怎么做”

      “是,陛下,此举利国利民,臣等一定不负厚望。”

      经过小朝堂的商议,大朝堂的扯皮后,这修路就热火朝天的开始了。

      经过一开始的观望后,过了一个月,工部就开始人满为患,不得不另开一间房,专门进行办公,登记和整理资料。

      入京的官道平坦,虽然有收费,让人有些说道,但是真心不多,而且只针对车辆,而且某次一个商队,车队中的马车出了问题,还有杂役去帮忙维持秩序,帮忙修理,这让官道的名声打了出去,而且在京城的路,让做马车舒服多了,而且商家去修路,还会落个好名声及得到皇家的赏赐,一时间帮家乡修路的善心人士都多了不少。

      王仁又建议将水泥用在堤坝上,皇帝便上戴琦去负责此事,毕竟戴琦就在为治黄忙碌着。

      经过一年的时间,水泥已经用在方方面面,并且从京城向各地辐射出去。工部专门设了一个部门负责水泥方面的业务,这段时间工部成为最热门的部门了也最受欢迎的部门。因为从京城开始修的官道,开始设立了沿途收费点,也给基层的官员增加了盈利,百姓也有了新的工作,毕竟水泥要招人去修路修房。百姓在农忙之外又有了一个新的赚钱渠道。路通则南北通,经济开始更加繁荣。京城变化很大,京城百姓都觉得京城一天一个变化,更别说一些离开京城一段时间的人了,京城道路平坦宽阔,四通八达。百姓的房子也变得整齐。一切都越来越好了。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红楼之王仁(十四)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