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1、第二十章 黯黯潮生(中) ...

  •   皇后说完,见元璟不语,还道他是吃惊太过,于是笑问他可有什么话要说。
      “儿……儿谨遵父母之命!”元璟张了张嘴,木木地吐出这几个字来。
      ……
      出了长秋宫大门,元璟耳边仍是皇后的声音,眼前却是一片黯淡。走至僻静处时,一边的阿德小心问道既然殿下不满太子妃人选,为何不对皇后提出。
      站住,叹了口气,元璟苦笑一下,不看阿德,只是望着身后的重重楼宇,一字字道来。
      “这一定是舅父同母后定下的,父皇大约也同意,朝中一般老臣肯定也不会提出异议,我能如何?”
      说罢,转身大步朝东宫走去。
      站在东宫的大门前,元璟忽然抬头看了看,然后转身问阿德看这东宫像不像个笼子?
      “殿下!”阿德闻言大惊,然不敢言语,只得低下头来。
      是夜,元璟不要任何人侍寝,早早地上床躺着,身边人等俱不敢问,最后只得又去报于张良娣。张良娣也正想知晓元璟心事,心中忖着自己有孕在身,且皇帝知道,此时去找元璟,谅他不会把自己怎么,因此略梳洗一番带了两个宫女就过来。
      元璟正心烦,哪里想见人?但听外面一迭声地报张良娣求见,心中烦恼更甚,待要赶走,忽又想起这张氏素来有些心思,不是那十分蠢笨之人,且家兄是河东道节度副使,父皇近来颇曾留意,说不定要不了多久就会转了正使之职或者是进京来……于是叹口气坐了起来。
      “殿下。”张良娣进来后小心走至床前。
      “坐下吧。”元璟手指了指床边。
      张氏见元璟如此,心中一热,慢慢坐了下来,问他因何烦恼。
      “我的烦恼……和你有关么?”元璟反问。
      “妾是殿下的人,殿下的烦恼就是妾的烦恼。”张良娣正色道。
      “哼,我的烦恼就是你的烦恼……若果如此,你待怎样?”元璟一心要看张良娣如何应对,坐直了看她。
      “妾自会想法子为殿下解忧。”张良娣见如此,知道元璟要告诉自己了,笑了一笑道。
      “说得好,你倒是拿什么来解?”
      “那要看是何样烦恼?”
      “我不想娶表妹!”
      ……
      张良娣愣了一愣,旋即转了转眼睛,心道一切全明白了,抬起头来扫视一周,元璟会意,立刻将人都赶了出去。室内只剩得二人后,张良娣身子微动,元璟忙伸手去扶,顺势搂住。
      “此事陛下可允了?”张良娣倚在元璟怀中道。
      “母后说此事后宫已传遍,父皇如何不知?”
      “殿下可知皇后为何要娶自家侄女儿进来?”
      “此事自古以来多了……还要我说明白么?”
      “既然殿下您明白、全天下也都明白王家有两朝皇后的打算,且无人提出异议,您如果一个人贸然反对,则置陛下、皇后、王相公于何地?”
      “我明白,你且说你的主意。”
      “殿下您既然不满意自己表妹,妾斗胆问一句:殿下可是有了中意之人?”
      ……
      元璟被问得一愣,两眼只是看着张良娣那张因怀孕而略显丰满的脸。
      张良娣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片刻,元璟摇摇头,只好说来,没想到张良娣听了更是笑。
      “殿下可真是有眼光!宋相公家二小姐才貌俱佳,京城闻名……”
      “正是啊。”元璟听张良娣夸昭儿,心中欢喜。
      “殿下,您觉得您表妹王小姐与宋小姐相比如何?”张良娣继续问。
      “家世相当,都是相门千金,单从人物上来说,宋小姐更胜一筹。”
      “皇后和王相公的意思是亲上加亲,除为殿下您考虑外,更是为王家计,而您若是娶了宋小姐为太子妃,则与宋家……”
      ……
      张良娣说完,元璟大喜,双手抱住一迭声夸赞。
      而那张良娣心下也在盘算:自己是侧室,来日正妃进门,少不得要受制于人,若是个脾气好度量大的,日子自然好过,若是那拈酸吃醋的,自己需得花费心思……素日听说那王家小姐容貌甚是端正,然心计颇多,且这王家家风……代出悍妒之女……而那宋二小姐,不光是富才情、容貌好,听说脾气也是极好的,日常宽厚待下,主仆相处甚欢……眼下,太子又中意宋小姐,自己何不想法子助他?
      当下,两人关上帐子商议了一通。
      最后张良娣说道:“此事需得由陛下身边得力之人提起”。元璟点头,转而又商议由谁提起才好?张良娣眼睛转了转,微笑不语。元璟知这女人已有了主意,遂笑脸央求她说出来。张良娣瞧元璟一张笑脸在橘色灯光的映照下越显英俊,心中不由大动……转而忽又想到近日他对自己的冷眼……胸中又翻滚如浪,一时间竟有些痴了。元璟见怀中人不语,只得又厚颜相求,张良娣抵不过,只得慢慢说来。
      “找她?”元璟一听完,眉头就皱了起来,然而转瞬一想:可不是么?这件事还真得找这个女人帮忙,以父皇对她的宠爱,十之八九能成。
      当下,两人又议了一番,主意定下后,元璟亲自扶着张良娣,送她回去。
      ……
      却说子云自灞桥回去后,心中不快,元璟与昭儿并行于灞桥上的情形,如同魔咒,一刻也不离脑子,一会儿想到元璟尚未册太子妃……一颗心都要跳了出来,一整天惶惶然坐立不安。高成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也无好法子劝解,想起上午白又新来时情形,猜想这“白傅”大概也不是完全和太子舅父王相公一伙的,因此,抓耳挠腮半天,最后决定瞅了空子去找找白又新。
      是夜,子云未去宋府,人躺在床上,心在另一边……上床前也曾犹豫多次要不要去,想起灞水边宋褒的神色……料宋府的护卫要加强了……辗转几番后,最后还是脱了衣裳睡觉。
      次日,子云在秘书省见到了宋褒。
      “楚王!”宋褒恭敬道。
      “宋秘书!”子云回礼。
      礼毕,两人行至僻静处。
      “小王非令妹不娶!”一到了没人地方,子云立刻面对着宋褒说道。
      “啊……”宋褒低着头,含含糊糊。
      “我知道你为难,太子的神情我也瞧见了……”
      “殿下……随缘吧。”
      憋了许久,宋褒方说出来。说罢自己摇头,活了三十多年,官也当了十年了,怎么在一个少年面前说不出话来了。
      两人无话,半晌,宋褒对子云深深一揖,犹豫了几遍、清了清嗓子,说出一句话来。
      “望殿下从此勿再夜入舍妹闺房!多谢!”
      言罢,宋褒又是深深一揖,低头转身而去。
      看着宋褒的背影消失,子云方慢慢走回去,边走边摇头。到底,宋褒还是胆小啊!和宋若水一样,说好了呢,叫“谨慎”,说不好呢,是“胆小”。不过话说回来,他又能如何?太子岂是寻常人能得罪的?况又听陈沅说昭儿大哥宋嘉进京乃是借助王泰之力……越想脑中东西越多,最后索性闭了眼不想,只是一念想快娶昭儿进门,以免夜长梦多。
      走着,忽然又想起该去长信宫看看母妃了,于是令高成礼等人随自己去后宫。也是巧,居然在得月池边遇见了长春宫赵娇蕊身边那个圆眼睛的小宫人。这一次,那小丫头倒乖觉,远远地就敛身行礼。子云见她小小的身子,一双圆眼睛配着圆圆脸儿甚是好玩,快走过去时忽然站住了,问她名字。
      “回楚王,奴婢叫阿素!”那小宫人轻声道。
      “哦,姓什么?”子云转过身去看着说。
      “呃?”阿素抬起头来,圆眼睛瞪得更大了,却是茫然一片。
      子云知她大约是孤儿,不知姓氏的,于是笑一笑,抬脚准备走。谁知这阿素见楚王一笑,忽觉眼前一晃……两只眼睛更是如钉子般硬生生钉在了子云脸上,看得高成礼直皱眉,子云却越发觉得好笑,心说这圆脸丫头倒有些意思,于是索性不走了,逗她几句。
      “你真不知自己姓氏?”
      “回楚王殿下,奴婢、奴婢自小便没了爹娘……实是不知姓什么,只是给人叫做‘阿素’。”
      “哦,凡人皆需有姓氏,你既没有,本王赐你一个如何?”
      闻言,阿素大惊,高成礼等一干人也都面面相觑,倒还是高成礼最机灵,忙令阿素道谢。“奴婢谢殿下赐姓!”阿素忙得要跪下,却被子云止住。
      抬头看看四周,再看看面前这张嫩汪汪的圆脸,子云忽地想起一个字来:“元”,心说这丫头圆脸庞圆眼睛,不如就姓元吧,转瞬又想这“元”乃国姓,不可轻易赐人,遂皱了皱眉,又上下打量一番,瞧见这丫头身子纤细娇小……眼前一亮。
      “赐你姓萧如何?”看着那亮晶晶的圆眼睛,子云唇角微弯,勾起一抹笑来。
      “殿下……”阿素看面前的楚王对自己笑……笑得那样好看,不禁又失神。
      “还不快谢楚王!” 急得高成礼提醒。
      “奴婢谢楚王赐姓!”阿素赶忙行礼。
      “从此你可是有了姓了,哈哈哈!”
      说完,子云大笑几声,也不看那呆立在风中的阿素了,转身大步走开。走远了,高成礼才问为何赐那丫头姓“萧”,子云笑笑,反问高成礼这阿素有何特点?
      “这个……脸圆,眼圆。”
      “还有呢?”
      “身子瘦小。”
      “那就是了!我不能赐她姓‘元’,就只想到‘萧’了…… ‘小’、‘萧’同音,她身子小小的,姓‘萧’岂不正好?”
      “殿下敏惠!奴婢不及啊。”
      “哈哈哈!”
      不一刻,长信宫到,子云刚迈进余德妃正房,就听里面余德妃说“来得正好。”子云知余德妃有事和他说,遂大步走了进去。
      “你可知太子要册妃了?” 刚坐下,余德妃便问这个。
      “儿不知。”子云眨眨眼。
      “哦?你这孩子真是老实。”余德妃叹口气,随即又吩咐人拿花样点心给殿下。
      吃了两块点心,子云开始问册太子妃的事。
      “宫里都传遍了。”余德妃笑笑。
      “谁家小姐?”子云放下将到口边的点心,睁大了眼睛问。
      “太子表妹、皇后侄女、中书令王泰王相公之女!”

      第二十一章黯黯潮生(下)
      子云一听,心中欢喜,面上却不好十分地表示,只是对余德妃微笑说要恭喜太子了。余德妃知他心中欢喜:册了太子妃,娶楚王妃就快了,却不知他心中却是另一想法。停了停,笑问他可有了中意的楚王妃人选。
      “这个……儿谨遵父皇与母妃之命!”子云欠了欠身答道,心中疑惑想姐姐不是已告诉了母妃么,为何还要问。
      “你这个孩子……”余德妃笑一笑,端起手边茶盏来轻啜一口,转脸示意身边人等退下。
      待室内只剩心腹宫人后,余德妃方说起昭儿之事。
      “宋小姐才貌双全,性子又好,宋相公声名卓著,宋家几位公子在朝中也是声誉颇佳……你若是娶了宋家女儿,倒也是好的。”
      “儿未曾想过宋家,只是……只是想着宋小姐。”
      “生在皇家,要知道,娶妃不单单是娶人……”
      “儿晓得。”
      “如今在中书省,王相公已与宋相公平分秋色,且宋家大公子任左散骑常侍一职是王相公鼎力促成。”
      “这些事,儿俱已知。”
      “你知道就好……”
      余德妃本来还想再说一些,看看眼前少年晶亮的双眸,心中悄叹一声,把那后半截话咽了回去,吩咐人再拿新鲜花样的点心来给楚王带回去,嘱咐他去见一见父皇再回去。

      乾元殿内,君臣四人正在议事,一人旁听。议事的四位:皇帝,中书令宋若水、王泰,门下侍中陈沅,旁听的一个,太子元璟
      “儿臣参见父皇!”进得殿来,子云行礼如仪,目不斜视。
      “你来得好,听一听再走。”皇帝摆摆手,令子云站立一旁,听他们议事。
      子云恭敬站于元璟身侧,面对着三位宰相。
      年过花甲的宋若水清癯瘦削,鬓发全白,双眼沉静,看不出表情,同龄的陈沅稍稍结实一些,也是鬓发花白,只是眼神似比宋若水多了一份刚硬。
      看过了这两位,子云悄把眼睛投向了那端庄沉稳的太子舅父王泰。
      王泰四十出头,正当盛年,五官清俊,眉目间透着些许文人气质,说话时眉头轻动,给一张脸平添了几分灵活之气。
      ……
      看这三张脸在眼前晃动,子云忽觉心乱起来……更是不敢看身边的太子。说不清道不明,不知为何,只是脑中一霎时什么也想不起来了,什么也没有了。
      片刻,三人话俱已说完,皇帝目光在殿内扫视一周,落于两个儿子身上。
      “适才你们都听见了,这四川又闹开了,渝州守将杀了刺史,撺掇城中百姓……”
      元璟知道皇帝意思,遂上前一步,朗声道来。
      “渝州守将杀害朝廷命官,蛊惑民心,公然谋反,朝廷当速派军前往剿灭……”
      听元璟说完,皇帝不语,却拿眼瞟子云,示意他开口。子云一心娶妃,哪里有闲心管这个,况想着太子也在,自己怎好出头,但瞧父皇脸色,自己似是非说不可了,于是上前。
      “听说这被杀的刺史贪鄙无道,敲剥黎民,苛虐下僚,因此才招来杀身之祸,而城中百姓苦其苛政久矣,因此那守将才能一呼百应。臣闻: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1)……故臣以为朝廷当作两手打算,先派一德高望重之人前去安抚、招降,宣明朝廷意旨,降者一概无罪,单只要杀人者,一边密令剑南道整顿兵马……招降不成即调兵前往征讨,然总应以黎元为重……杀伐乃不得已而为之。”
      言毕,低头退回到原先位置。
      殿内无一丝声响。
      ……
      片刻,王泰上前面向皇帝道“楚王敏捷!”
      皇帝但笑不语。
      子云不敢抬头,然听不见皇帝说话,心中忐忑,遂悄悄抬起眼角,正看到皇帝点头微笑,心中欢喜。却看那三位宰相作何表现,只见宋若水抬起头来迅速扫了自己一眼,转头欲向皇帝行礼,被皇帝笑止住,陈沅抬起头看看子云,慢慢低下去,再慢慢抬起来,仿若自己没说出这句话,王泰则面容端正,似无表情。
      低下头后,想着身边太子必又是气得脸色铁青,子云暗觉好笑,心说这是父皇让说的,君父之命难违,又不是自己专意表现。
      ……
      日暮,安仁坊,王宅。
      中书令王泰一身家常素衣,伫立于廊前。
      身边近侍人等悄立于远处,皆不敢出声,他们知道,相公有心事呢。
      快到五月了,蔷薇已经开满了花架,红红白白,煞是热闹,这是她喜欢的花儿吧,她人也如那蔷薇一般,无人瞩意,却开得艳丽,然却轻易摘不得,到底是有刺的……她从未在意过自己,自己确也不能给她想要的……于是,走上了这条路,这么些年来,自己终于没有使父亲失望,成为王氏一族的灵魂,成为天子重臣,成为中宫里那个女人的谋士,成为东宫里那个少年倚靠的大树。
      如今,在自己上升为这个帝国星空中一颗耀眼的明星时,她的儿子,也终于要长大了!
      ……
      入夜的东宫,灯火灿烂,灿烂灯火下的人,面如阴云。
      “殿下用点蜜浆吧。”张良娣手捧一盏蜜浆轻声道。
      元璟接过递来的白玉盏,仰脖猛灌几口后,重重放下。
      看元璟喝完蜜浆,张良娣小声问因何而恼,元璟叹口气,一句句说来,不想张良娣脸上却似浮起一丝讥讽之色。元璟刚要恼,忽又想起这女人可是有些主见的,于是强按住怒气问她是何意思。张良娣抬头屏退身边宫女,附于元璟耳边几句。
      ……
      元璟大惊,瞬间大喜,一把搂住张良娣就亲,口中叫着张良娣闺名。
      ……
      天地俱静,烛焰飘摇,子云揉揉眼,合上面前书籍,问高成礼是何时辰了?
      “亥时已过大半。”
      “都这个时候了?”
      子云打了个呵欠,站起来,走至门外,仰头看那夜空,只见天清气朗,云淡月明,晚风吹来,送了几丝花香入鼻,胸中顿觉爽朗。
      “父皇赐的百花酒呢?”进了房,子云在厅中扫视一圈道。
      “收下了,殿下可是要饮酒?”高成礼有些不明白,这么晚了。
      “这你不用管,拿两瓶来。”
      一听这话,高成礼已明白,暗道楚王真是疯魔了,又不好说,只得静悄悄去拿了酒来。
      ……
      片刻,子云怀揣着两瓶宫中新酿的百花酒,如鱼儿出水一般跃出了王府。
      “昭儿,昭儿……”
      蹲伏于窗下,子云伸出手来轻叩道。
      须臾,室中响动传来……窗子迅速打开了,子云纵身跃入。
      “昭儿!”
      “子云!”
      掏出怀中酒瓶,子云一把搂住昭儿,低头道:“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哧!”昭儿终于掌不住,笑了起来,子云也笑起来。
      “你二哥今儿早上告诫我不要再来了。”
      “那你为何还来?”
      “你说呢?”
      “坏小子!”
      说完,昭儿撅起嘴来,佯怒,扭过头去,却正好看见子云放下的那两瓶酒,于是走了过去拿起细看。
      “这是宫里的?”昭儿举着瓶子问。
      “今儿父皇才赐的。”子云面有得色。
      “陛下给的东西,你总是立时便拿来这里,叫人知道了怎么说呢?”昭儿皱眉。
      “酒本来就是喝的……况且父皇赏赐给我也并未说我不能再赠予他人。”
      “唉,你总是这样。”
      说罢,昭儿抬头间忽然一愣,眼光定在了子云头上。
      “怎么了?”子云不解。
      “簪子?”昭儿伸出手去。
      “哦,原来是这个。”子云伸手拔掉发上玉簪,在昭儿眼前晃了晃,一边嬉笑道:“你的东西,如你人一般,自然要带在身边。”
      昭儿低头,樱唇轻咬,笑意盈盈。
      一霎时,子云竟看呆了,恍如梦中,旋即,一把握住昭儿双手。
      “呆子!”昭儿一把打掉子云的手,转脸道。
      “呃?”子云不解。
      “帮人家梳头。”半晌,昭儿方说出这一句话来,头没有抬起,嘴却撅起了。
      ……
      乌黑的长发犹如流水一般,在发髻松开的刹那间,倾泻了一地。子云手把玉梳,不知该从哪里下手,两眼只是盯着那瀑布一样的乌发……许久,丢下了手中梳子,右手五指插了进去,轻轻梳弄着……来回几番后,终于忍不住,俯身就在发间亲吻起来。
      昭儿一阵颤抖,险些倒地。
      子云闻那发间淡淡清香,只觉浑身一阵酥麻,由不住就搂紧了昭儿……当下里,两个身子紧贴在一起……子云呼吸越来越沉重……身内有一团火要窜起。
      ……
      实在是耐不住。
      “昭儿……”子云低唤一声,双手抱起昭儿轻轻置于床上。
      “子云……”昭儿双目紧闭,薄薄衣衫裹住的纤细身子不住地颤抖。
      ……
      子云整个人俯在了昭儿身上,滚热的舌在昭儿脸上、颈间攻城略地。
      昭儿双手抱住子云,身子翘起,迎接着狂肆的热吻。
      ……
      “小姐,小姐……”
      就在这时,两人忽听帘外咏春一迭声喊。
      子云皱眉,昭儿撅嘴。
      放开了昭儿后,子云捋捋袍子,立于屏风前。
      昭儿整整衣裙隔帘而问。
      “何事?”
      “二少奶奶差人来了……”
      咏春话音刚落,就听得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传来。
      子云望昭儿,昭儿望子云。
      “我先走了。”子云道,眼睛里全是不舍。
      “嗯。”昭儿抿唇,点头,看着他掀起窗子跳了出去。
      走至墙边,子云提气正准备跃起,忽听身后一声咳嗽,转头一看,不远处大树后走出一个人来。
      正是宋褒。
      稍一定神,子云昂头走了过去,不待宋褒开口,微笑道“宋秘书”。
      宋褒心中暗暗吃惊:这个昂首走来的十六岁少年双眼熠熠生辉,在黑暗中散发着逼人的气势……眼前越来越亮,仿佛这不是在黑夜的花园,而是在那明光赫赫的朝堂之上。
      “楚王殿下食言了!”近了,宋褒微一低头道。
      “宋秘书,小王并未曾许诺过不会再夜入贵府!”子云眨眨眼睛,看着宋褒。
      宋褒甩甩头,暗道不好。楚王说的是不错,在秘书省的僻静处,自己告诉他不要再夜入妹妹闺房,他确实没答应。转而,想一想道“殿下尊贵,舍妹……”
      “宋秘书,你我交游已有时日,小王禀性你难道不知?我素来厌恶那不守信之人,自己做出的承诺,又岂会忘记?”
      “殿下……”
      “宋秘书请放心,太子妃人选已定。”
      走近宋褒,子云小声说出这句话,转身跃墙而去。

      (1)语出《史记•秦始皇本纪》(卷六)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21章 第二十章 黯黯潮生(中)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