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一章遇见之前 ...

  •   欣妍坐着大巴一路颠簸,拼命憋着没吐出来。几个小时后,从偏远的家乡阳城来到了这个新晋的直辖市。到处是坡坡坎坎,公交车上的售票员操着一口带辣椒味的重庆话“买票,买票,格老子不要逃票噻!”
      好不容易从妈妈的“老子老子”嘴里逃了出来,又来到了这个连个卖票的都可以作老子的地方。
      欣妍心里并不好受,好在爹就跟在后面,赶紧买了票。他知道,虽说自己也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来到这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但是看到自家的女儿怯怯生生的样子,不由得想多保护她一下。
      第一天到了这个西X大学,安顿下来已经是晚上11点多了。第二天报到,体检,领床上的棕垫,书板,好一顿忙乎。这些事情,欣妍都是一个人搞定的,只要是在学校里,有一套流程,她就能麻溜地挨个弄得好好的,不用爹爹操心。大城也明白这一点,要不自个家的闺女能从那么多学生里出挑出来嘛?
      阳城不大,高三毕业班的学生也有好几万呢,西X大学外语系的保送名额在阳城就一个,咋就落在欣妍头上了?这个闺女从小就招人待见,不是一般的懂事。小的时候在河北农村,见了小子玩土坷垃,欣妍走过去拍拍小手,嘟着小嘴说:“磕碜,别玩了。”小学年年当班长,学校掉了漆的大黑板上的板报,都是欣妍踩着凳子,一笔一划的写上去。那小字儿,没人教她,像拓上去的。不光这样,妈妈在四川阳城学医,一年就春节回家一趟,爹爹一人带仨孩子,还有十几亩地,忙的经常提着裤子找不着鞋子。欣妍在学校里忙完功课,回了家还得给俩妹妹做饭,剁猪草,拌鸡食,扫院子,农村妇女干的活一样没落下。就这样每天折腾,人家还考上了镇里的重点初中,在那里又是老师眼里的一等一的好学生。
      大城觉得上辈子得积下多少德,才能修下这么个好闺女啊。啥也不让操心,平日里对父母妹妹知冷知热,家里的活大人还没想到,她样样都帮你干了。老师下了课,她都默默地擦了黑板。欣妍就是传说中的别人家的孩子。她是老师眼中的学习标兵,父母心里的骄傲,两个妹妹的学习榜样,同学们羡慕嫉妒的对象。
      这个乖乖女,长得文文静静,自带一股书卷气。眼神是迷茫的,不说话的时候嘴抿得紧紧的。
      不过到了大学,这样的女孩太多了,十八岁的欣妍进了校园,就像一滴水汇入了大海。
      只读过小学的大城想不到这一点,他觉得这个大学就是和高中不一样。校园大的一不小心就迷了路,乌泱泱的学生和老师看得他找不着北。不过,他家的闺女欣妍不怕,她在哪儿都能像小鱼儿入了水,呲溜一下就游开了。看着闺女忙完了报到,大城第二天吃了顿重庆的抄手,就放心的回去了。
      崭新的生活开始了,等待她的是怎样的日子呢?
      西X大学英语系可是这所大学录取分数最高的一个系,系里的姑娘个个出落得像玉兰花,一个花骨朵就是一副画。欣妍是长在树丫里不太起眼的那个。一是身高中等,二是面容一般。
      “欣妍,跟我一起打开水去吧?”同寝室的阿丽来自云南,滇池边的姑娘五官精致,脸上带着一抹高原红。
      “阿丽,你的开水票在哪里买的?”欣妍看着阿丽的热水瓶,是新买的熊猫牌的。不像自己的,是爹爹从家里背过来的热水瓶,都用了好几年了。
      “不用买啊,开水票就是饭票,”阿丽扬扬手里的票子,“你没带啊?诺,给你一张。”阿丽是和善的,漂亮的,还是体贴的。这个彩云之南的女子成了欣妍在大学的第一个好朋友。
      俩人打完开水,回到寝室,欣妍对面床铺的姑娘已经整理好了,从蚊帐里探出头,秀发齐肩,双瞳剪水,“欣妍,你知道哪里有卖衣架的吗?”对于这么美丽的姑娘,欣妍这个女儿家也油然生出亲近感:“桃园四舍边上的小卖铺里有。嗯,你叫什么名字?”
      “哈哈,我叫听兰,海南来的。我知道你叫欣妍,昨天辅导员给我讲过的,说你是保送来的。”听兰嘴巴弯弯的,说话带着笑。
      “哦,听兰,以后多多关照啊。”
      “嗯,咱们在这儿都是外地人,住在一个寝室里就是缘分,以后就是姐妹了啊。”听兰伸出手,欣妍握了上去。
      陆陆续续都来报到了,宿舍里一共住了五个人。逼仄的空间,潮湿闷热的空气,堆得满满当当的床铺,这些都挡不住女孩们讨论口红、帅哥和火锅。上大学了,在一九九七年,这是她们奋斗了十几年的一个最好的回报。没有电扇,没有独立卫生间,没有阳台的宿舍,却承载着这五个女孩最华丽,最广阔,最耀眼的人生梦想。
      大学生活开始一周后,欣妍发现,她中学时的优势到了这里都没有了。上课基本在听天书,回答问题全靠蒙,有几次直到看到周围的人在哗哗翻书,才发现老师刚刚用英语说的是“翻到下一页”。这个时候,她瞄着同桌晓雯的课本,生怕集体读课文时再读错了页数。脸,是已经红到了脖子根。
      原来高中英语老师在讲自己自考英语的励志故事时,忘了讲一点,英语和汉语一样,是可以,而且很多时候是用来说的。从来没有碰过磁带、收音机、录音机的欣妍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的听力是零点一级,口语是零级。
      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拿个收音机开始调频到□□,半个小时能听懂一两个单词也是好的,听不出是哪个单词,听出它的发音也行。欣妍会根据发音写出音标,再到《牛津词典》里去查这个单词,如果碰巧有,就像中了奖一样开心。
      这样的日子过了半年,她的英语已经会读会说了。
      重庆的冬天湿冷,一放寒假,就急着想早点回家。天刚蒙蒙亮,欣妍向九六级的师哥打听回家的事:“肖师哥,你们几号回家,我不知道怎么买票,捎上我呗。”肖林比欣妍大一级,又是老乡。
      “我们明天去沙坪坝坐大巴车回去,你要不要一起嘛?”肖林这时候已经是外语系学生会组织部部长,觉得照顾她这个小老乡责无旁贷。
      “太好了!太好了!”欣妍看着自己收拾的大包小包,好像一下子有了着落。
      “不过,我们要先到成都耍两天,你要么到成都转车到阳城?”肖林和计算机系的郑荣约好了要去逛成都的荷花池。
      “哦,我高中同学正好在成都读书,XX大学的。我也先在成都下车,去找她耍两天。”欣妍是真的害怕一个人回家,从没出过远门的人,紧紧抓着肖林这个救命稻草。
      “好吧,明早8点钟,在校门口毛主席像那里见面,一道去沙坪坝。”肖林的背有点驼,说这个话的时候故意两个手插在牛仔裤兜里,驼背虽没拉直,人倒是精神了不少。
      第二天车开到成都,欣妍就和肖林、郑荣分开了。见李清,是她心里一直想的事。李清短发、开朗。就像一道清亮亮的闪电,点亮了欣妍三年沉闷的高中生活。她走到哪里笑到哪里,再难的题她都能放倒,再捣蛋的男生都能和她成为哥们。欣妍特别腻歪这个假小子闺蜜,高中的时候几天不见就魂不守舍的。
      “亲爱的糠糠,我想---死---你---了---”欣妍一下车,就被李清抱了个满怀。俩人头撞得咔咔响。
      糠糠是李清给欣妍封的名号,糠是糟糠之妻的意思,欣妍很荣幸和她结交的早,被她封为大老婆。除了欣妍,李清还有二老婆唐唐,三老婆玲玲。高中的闺蜜情,就是那么重口味。
      “我也想你啊。”欣妍捂着额头,看着李清。半年不见,俩人虽然也还熟络着招呼,又好像生分了一些。
      “你学的保险专业难吗?”欣妍拿起李清床板上的一本书,翻了翻。
      “还不就那么回事。”李清甩甩中分的短发,一跳坐在了课桌上,“你呢?英语专业得要背多少单词啊?Oh, My Gesus! ”
      “Oh, Darling,You are so cool!” 欣妍不知道男生怎么想,她对李清那股痞痞的劲儿可上瘾了。
      “那当然,我可是咱一中的超级情圣,要不然怎么收了你们大老婆、二老婆和三老婆呢?”李清抬起手,按在欣妍的肩膀上。欣妍注意到,她的手笔直、坚硬,还是酱油色,一点不像自己的手,细如葱白。
      “我到了大学,才发现以前的英语都白学了。”欣妍回过神,转了个身。
      “为啥呀?”李清拿给她一个苹果。
      “以前高老师除了上课说一句‘stand up’,下课说一句‘sit down’,什么时候说过英语?” 欣妍咬一口苹果,“现在可好,老师一上课全是英语,我每节课都像坐飞机。”
      “哈哈哈,我的哑巴英语也全拜高老师所赐啊。好了,咱别说这些了。放假啦就该happy happy,今晚我请你吃火锅。”李清一如男孩般豪爽。
      “好呀,好呀。”欣妍早就听说成都的火锅跟重庆的比起来,油不多,味不重,吃吃停停,大摆龙门阵,小吃零嘴不可少。锅中翻细浪,下箸相谦让,好比情窦初开同学会。
      吃吃喝喝,逛逛玩玩,成都的三大炮、豆腐花、肥肠粉、串串香都尝了个遍。尽管阳城离成都只有一个小时的车程,却赶不上成都的美食来得安逸。
      转眼两天过去,李清送欣妍来到了汽车站。
      “下次再来哦,我的糠糠。”李清拉着欣妍的手,摇来晃去。
      “那肯定的,我会想你的。”好朋友应该是一辈子的,她转过身,把泪憋回去,挤出了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