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第 1 章 ...

  •   方凌一睁开眼睛,发现周围竟然是密密麻麻的参天大树,心中一万头草泥马狂奔而过。
      她这是到了什么深山老林里了么?难道是被人贩子绑架了?
      想到这里,方凌警惕的看着四周,然而周围寂静无声,连鸟叫都不曾听见,不由得起了一身鸡皮疙瘩。方凌下意识的摸出手机想打电话求救,却发现这个地方没有信号,急救电话也拨不出去,真是让人欲哭无泪,也不知道自己造了什么孽,怎么碰上这码子事儿哟。
      方凌今年才刚18岁,刚刚结束高考,原来家境算是中等,在市区有套房,家中经营着一间农副特产品店。然而方凌的父母在两个月前意外去世,当时方凌即将面临高考,忍住伤心,暂时关了店,咬着牙继续复习直到高考结束。只是方凌心中有数,她本来学习就不是很上心,水平只能算中等,能考上的大学也就是一些不上不下的中等大学,她就寻思着,把家里的农副特产品店继续经营下去,毕竟上大学处处都要钱,而且要是大学毕业后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有这个店在,以后生活可能也会轻松点。
      因此,方凌就揣上了家里所有的钱,包括父母的保险赔偿金,回到了老家小方村。
      方凌的老家在以前说起来那可真是深山老林里的穷乡僻壤,后来村里出了个大老板,出资修了条盘山公路。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还是有道理的,从盘山公路造好之后,就有很多外来的客商来到小方村收东西,从香榧、山核桃这类坚果,香菇干、笋干、菜干这类干货,到茶叶、茶籽油等茶类产品,什么都收。方凌的父母原先在外打工,见此机会,便开了一家店,专门卖老家的特产。同样都是卖,价格也一样,老家的乡亲们当然更乐意卖给自己人,这么十几年下来,方凌家的店也在市里以及附近的乡镇里经营起了一定的口碑。
      方凌父母意外去世后,这家店就暂时关闭了,现在她打算接手,也得拿出诚意来让乡亲们放心。回到老家当天,方凌便借用了村支部的大喇叭,告知她开始恢复正常收货的消息。
      村里的孩子早当家,方凌虽然才18岁,但是村里人对于她接手这生意却并没有什么疑惑,说实在的,虽然现在村里不缺钱,大家也都认为读书好,大学生好,但是对于孩子的学习却也只是口头上重视,毕竟在他们看来,要是考不上大学,回老家种种核桃茶叶啥的,收入也不少,因此,村里有许多方凌的同龄人,九年制义务教育结束后,就呆在老家慢慢学习种地了,种种先例在前,方凌接过父母的生意,也就没人说啥了,更何况村里还有一些亲戚在。
      收货的事比方凌想象中的顺利,没两天,就把带来的资金用的七七八八了,这天,她盘点库存盘了老半天,到深夜才睡,结果一觉醒来,就发现自己到了这个地方。值得庆幸的是,在她四处看了一下周围环境后,发现自己收的那些干货和自己的书包行李箱也在,只是四处散落着。
      费了点儿时间把装着干货的麻袋归拢,又发了半天呆,方凌到底还是决定离开原地。
      再在这个地方待下去也没用,没有人知道自己在这里,也不会有人来救自己,更何况,她总觉得这个地方,安静的可怕,而且这里的树木都那么高大,看上去遮天蔽日,只有偶尔有一丝光线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斜照,用来辨别方向的年轮法和树冠稀疏法都派不上用场。
      根据以前学到的杂七杂八的说法,这种时候,应该观察地势走向,往高处走,看清附近是否有人烟,再决定正确的走向。
      方凌就拿了几个空麻袋,用牙齿硬是将麻袋撕成了一条条的,就算之后找到路了,她也不打算舍弃她的山货,这可差不多是她的全部身家了,她读大学的花费还得从里头挣呢。因此,方凌一边找路,一边唱着国歌壮胆,一边将麻袋条绑在树上,磕磕绊绊的向山上走。
      渐渐地,不知名的鸟扑棱着翅膀的声音,小溪流潺潺流淌的声音开始多了起来,方凌也算是松了一口气。这种时候,她倒是庆幸起来,学校为了培养高三学生的体力,每天都要求高三的围着学校绕圈跑的事儿了,这体力虽然不大够用,终究还是派上了一点儿用场。
      等到她登上顶峰,总算是隐隐看到了几排房子和一堆蚂蚁似的人的时候,已经是气喘吁吁,扑倒在地恨不得睡上个百八十年了,完全没力气了。
      看看手表,现在是下午3点,但是她也不知道这时间准不准,虽然看天色还很亮堂,方凌也不敢冒险在山上过夜,因此略歇了一会儿,又强打起精神往有房子的方向走去,当然,仍旧是一路绑上麻袋条,只是走着走着,方凌又想起了一个新问题,万一那个村子是那种新闻上时有传说的“拐卖村”可怎么办?
      不过很快方凌就发现自己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越接近有人烟的地方,隐隐传来的说话声就越清晰,这完全就是自己老家的方言嘛。方凌松了一口气,不知不觉间,脚步也轻快了许多,然而,等到她完全离开树林,却还是吓了一跳。
      这可不是她熟悉的老家。
      虽然小方村的确是个山村,但是在方凌那会儿,村里只有很少的一部分田还种着水稻,大部分田种的都是油茶树和香榧苗,另外家家户户的菜地里种的则是红薯和玉米,而眼前这一片却几乎都是水稻,不过这大片大片的金黄色,象征的却并不是丰收。
      方凌之前听到的说话声,正是有人在诉苦。
      “看看这稻穗,结的粒都比去年少了许多,稻粒也比不上去年丰实,真是急死个人。”
      方凌听见一人这般抱怨着,隐隐约约的还有许多附和声,不过紧跟着,又有人反驳道:“快别提了,我们这儿还算是好的呢!听说外头有好些地方从59年起都没下雨,稻穗都是空壳儿,可是报上去的产量却没少,这都一年了,还是没好转,搞得日子过不下去,都出去要饭去了。我们这儿好歹还有山泉,虽然水也不多,但是也没断流,村长又是一直报的实数,肚子能混个半饱已经算是过的好日子了。”
      此话一出,也有些零零碎碎的声音开始诉说着他们听到的外界的消息,只是小方村去外头的路难走,一般人闲着没事儿也不会经常出去,更何况外面正在大范围的闹饥荒,因此,他们所谓千真万确的消息,其实也不过是七大姑八大姨传了十几耳朵听回来的。
      而方凌这时正在发愣,刚刚她耳尖的听到了几个关键词,虽然她是个读理科的,但是对高一学的历史还有些印象,记忆中,华国三年□□的时间正是1959年到1961年,不过记得历史老师曾经说过,事实上,从1958年起就开始有了浮肿病和饿死人的现象,直到1962年下半年,浮肿病才逐渐消失。
      现在看来,方凌这是穿越了,不仅穿越了,还穿到了饥荒年代的小方村。而且,她没有身份证明。她倒是有身份证,16岁的时候办的,但是这身份证和1960年的应该不一样吧,而且她听说,这个时代的人,到外头去都是要介绍信的,这玩意儿她也没有啊。
      方凌颇有些欲哭无泪。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饥荒时代已经快结束了,而且看情况小方村的日子也不错,她自己更是有着几十麻袋的山货,估计不用担心自己被饿死。
      现在的问题就是,该怎么给自己弄个身份证明呢?就算假设自己是逃荒过来的,又该怎么解释自己那些山货呢?方凌悄悄往林子的方向躲了点儿回去,苦思着她该怎么出现,怎么让自己显得正常一点呢。
      说起来方凌虽然听说华国许多树都在大炼钢时期被砍伐做燃料了,因此导致水土流失,间接造成三年□□,那个时候几乎是寸土不生,剩下的小树连树皮都被饥饿的人们剥了吃了,可是这个老林子倒是好好的,这倒让她有些奇怪,而且印象中,小方村周围的山上也没有这么高的树啊,种的都是一些香榧树、核桃树啥的。
      难道这儿是个平行时空的小方村?不会吧?!不过话又说回来,方凌也只是听到老家话,就下意识的觉得这是老家,毕竟她入睡前还在老家里头呢。
      就在这时,两个壮汉扛着锄头从田埂上走到大陆,方凌就听见其中一个问到:“纪平,你家丽君快生了吧,看她好几天都没出门了?”
      另一人就有些忧心忡忡地回到:“是啊,应该就这几天了,之前吴大夫说她怀的是双胎,现在肚子大的吓人,也不敢叫她随便出来走动了,这两天都躺着不敢乱动。”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