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9、二 每有良朋,况也永叹 ...

  •   12月底,考研数学比去年难了一倍,本来数学底子差的我直接栽了,本来靠那些背诵的文科科目提分的我因为烫伤没有背成,所以,全都一塌糊涂。
      考试结束跺着脚排了一个多小时的校车,回去的一路上,从白天行到黑夜,犹如心灵从快乐走进悲伤。
      征途望断,心犹寒。
      成也败也,时也命也。

      你参加了上海交大举办的2015全球华语短诗大赛,声势浩大,从8月到如今进入决赛,我一直在关注。决赛时,108位优胜者从1560所高校2.3万参赛者中脱颖而出,共享20万元奖金,新诗角逐者共75人,你是其中一个。
      见了你太多的游记诗,而这首参加短诗大赛的亲情诗《不要等到秋天才想起土地》,读起来格外感人。
      不要等到秋天才想起土地,不要等到夜晚,才想起母亲的童年。
      我想,若不是亲身感受过,你怎会写出这样真挚的亲情?
      于是,在大学的最后一堂课,老师让才艺表演,我趁你不在的时候,鼓起勇气朗诵了这首诗。
      我说:“我不会唱歌也不会跳舞,但我想为大家读一首朋友写的诗,很感人的亲情诗。”
      由我开始,后面的才艺表演开始有了诗朗诵。
      张老师笑道:“这都开始文艺范儿了啊!”
      第二节课,你来了,不知道前面的才艺都表演了什么。才艺表演也朗诵了诗。

      期末考试前,各种复习资料开始传了起来。
      你给我资料的时候,感叹到有些朋友真的很令人心寒,你热情地为每个好朋友分享资料,但他们有了资料,却选择偷偷一个人看。
      为了奖学金,为了保研名额,为了很多很多的福利,很多人选择在考试前就开始竞争。
      很多人自以为是地认为,只要在资料上拿到更多,就比竞争者多赢了一个点。
      我安慰你,生别人的气是拿别人的缺点折磨自己,何苦呢?不管对方是怎样的人品,咱们好好做自己就够了,如果因为别人不肯共享自己也放弃共享,斤斤计较的后果只会让自己变得面目可憎,丧失本该具备的良好品德,和那颗乐于助人的初心。
      听我讲你心情好了很多,我也跟着喜笑颜开,能帮到你也是一种幸福。

      考完试,和阿虞提前出来,还没出经济学院,就听见你在后面喊我:“老乡!”
      我回头,见你也提前走了出来。
      “我和阿虞准备去吃饭,要不要一起?”
      “好呀!”
      我们一同去大众二,那里有我最爱吃的炸鸡饭,和免费汤。
      我准备打免费汤的时候,阿虞阻止我不要打了,我疑问,她说:“你看,华峥买了三人的果汁。”
      我不禁感叹,你也心细会照顾人了。
      我们谈到放假后各自的打算,我说:“我会去北京实习,你呢?”
      你:“我还没打算,应该会去浙江看看,以后你就在北京混了吗?老乡不错啊,我在北京也有个朋友了。”
      我摇了摇头:“只是实习。”
      ···
      我想,以后工作了,我可以跟同事们说:“我有个很好的老乡,他热爱诗歌和摄影。”
      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还是那个我,偶尔做做梦,然后开始日复一日地奔波,淹没在喧嚣的城市里。我不会了解,这个世界还有这样一个你,让人回味,令我心醉。假如人生不曾相遇,我不会相信,有一种人认识就觉得温馨。

      1月,即将离开学校的前两日,你请我出去吃饭,我请你喝咖啡。
      我们去了大地鱼庄,去了白胡子,午后的阳光,温暖又闲适,我们就这样边坐边聊。
      我们谈到前几日你张罗的那次聚餐,全班60多个人,只到了20多个。
      我:“我早就跟你打过预防针了,现在的班级不如当年的经济五班那么齐心了,各原班的在一块玩儿,四分五裂,心也凑不到一块儿。”
      你:“是啊,没想到,聚餐时我一直想调节气氛,但依旧热闹不起来,让我挺郁闷的。”
      我:“我看到你的努力了,从聚餐到唱歌,你一直在尽力活跃气氛。”
      你:“对了,中间我还专门腾出空间给云帆和你交流的机会,你敬酒了没。”
      我:“他是班长,当然要敬了,我跟你说了多少次,那都是过去的事了,你为什么就不能信一下?我现在对他只有感激,毕竟他帮了我很多,不上课的时候想办法帮我签到,考研期间又帮我请假,就连烫伤的时候拐杖都是他借我的。还有吃饭时,我给你说该敬的都敬了,意思是能敬的都敬了,你却回‘剩下的都是不该敬的吗?’你说你这是说的什么话,让我多尴尬。”
      你一副受教的样子,也不知听进去了多少,后来你谈到唱歌:“你那首《葬花吟》,给我印象很深刻。”
      我不语,只是觉得对于自己的心情,很应景罢了。
      可怜黛玉的求而不得,只得边葬花边流泪。

      喝咖啡的时候我们谈到了你最近在参加的短诗大赛,我说你写的那首有余光中之风。
      你有些惊讶:“真的假的,我都没怎么看过余光中的,是哪首?”
      我:“《当我死时》,你看过吗,一个身居异国的诗人对祖国和家乡的思念,整个文风,包括你那首诗的最后一句话,感觉都跟余光中的这首挺像的,我有时候读你这首诗,也有这种感觉。”
      我百度搜到后递给你看,你越看越欣喜:“真的唉,这首诗写的真好,很霸气。”
      我:“对吧,我当初读这首诗可是一路进了诗歌朗诵的决赛,每次读都有一种荡气回肠的感觉。”
      ···
      细数大学四年,竟然没有一天是闲着无事可做。心中有太多的目标想要达成,身上有太重的担子需要挑起。那时高中幻想着大学的我闲庭信步在林中小径,绿茵湖畔,静静朗诵一首长诗,聆听鸟语细嗅花香,纵享在校园最美之处捧一本书漫步的优雅。
      可如今,连朗诵一首诗的时光都是这样奢侈。
      考研过后的我,应该不会这样忙碌了吧。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