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第三节 ...

  •   栎阳镇林家老太太去世了,在离长安城外三四十里的栎阳镇里传开了。
      酒馆的小二给客人们侃侃而谈说道:“咱们栎阳镇都知道这个林家老太太是活菩萨呢!林家呀!祖上是苏杭人家做过大官。
      当年迁移到咱们栎阳镇西边,最富裕的时候方圆十里都是他们家的产业呢!
      后来渐渐家道中落人丁单薄,主家一脉到林嘉璿就一个男丁,主要产业是长安城的茶叶店,锦绣布坊,天香锦绣坊,和几百亩良田,大不如从前了。
      当年娶了长安城东江大财主的女儿,,江家有两个儿子就这么一个小女儿,父母的掌上明珠,生的也是花容月貌,知书达理。就是这个林老太太。听老人说当家的嫁妆颇为丰厚,林家父母很是满意这门亲事,说到底是江家爱女心切倒贴了不少银钱呢!江家是富甲一方经营药材生意几十年了。
      后来林家老爷几次参加科考都未考中功名,心灰意冷下写了几首诗嘲讽当年主考官吴良辅发泄不满,传的很广被小人告发,吴良辅大怒派人去林府拿人,林老爷听见风声跑了,丢下一家老小。外逃了好多年。‘’
      瘦脸尖腮客官问:‘’那还好没有牵连家人,不然家产估计要被那些贪官霸占了。‘’
      小二:‘’幸好林老爷和家人当年早有准备写好一份断绝父子关系的文书,林家才因此没有被牵连。
      “听说林家有个祖传的宝贝《翡翠龙头龟》,可是真的吗?‘’胖脸官差模样的人问道。
      小二又道:‘’就为这个传言,林老太爷当年还被关在牢狱拷问,在狱中患了中风差点死在狱中,吴良辅怕事情闹大,才放人回家养病。
      林老太爷从那时就半身不遂,口不能言。靠着儿媳精心伺候,才活了几年。
      从那时林家开始衰败了。多亏这个林老太太苦心经营林家才度过十几年的艰难日子!‘’
      ‘’那这个老太太很是厉害,那么多产业撑下来可是不容易,可是有什么过人之处?‘’
      小二说的更起劲了:‘’就是啊!当时林家已经没有人手管理那么多的产业,就承包给手下的掌柜,管事的,每年收取一定的利银,为了不让承包人起异心,给的条件很实惠,能看的出来当时也是为了自保,维持着林家不破落。
      这些人几辈子才得到这么个机会,当然都尽心尽力干好本分。林老太太把每年得来的利银大部分用来修水利,修庙宇,,建学堂,给镇上的老百姓办了许多好事呢!所以后来吴良辅又来追问翡翠龙头龟要抓林老太太的时候,老百姓联名告到知府哪里,此事才算罢休。
      后来服侍林家二老去世都是这个女人料理后事尽心尽力。
      直到那个吴良辅贪污被抓林家才解脱,林老爷的事经过打点才算过去。
      说来也怪,林老爷回来后第一件事竟要休掉这个妻子,内情我们外人都不知道,两个儿子也是为此闹不和,大儿子和林老爷一心,小儿子向着母亲。那个大儿子不成器好赌,经常被母亲训斥。
      成年后娶了李记粮店老板的大闺女李金凤,两口子都好算计。觉得林老太太偏心小儿子怀恨在心。
      林老爷回来后不知道怎的就听到了一些街面泼皮无赖捕风捉影的话说,无非是一个女人十几年抛头露面,不知廉洁的风言风语。林老爷被蒙蔽的竟要休妻,当时林老太太气晕过去。救醒后便决议分家了,自己和小儿子过,林老爷掌管了林家所有产业,怒气未消只分给小儿子一间天香锦绣坊,一座偏院几间瓦房和十几亩薄田。
      也多亏小儿子两口子对老太太孝顺才挺过了这么多年,都道是女人太能干也不是什么好事,这年头还是名节重要啊!
      那个男人愿意头上戴绿帽,这种事情虽然只是谣言,但最重要的还是男人的态度,林老爷最看重林家的声誉。肯定是过不去那道坎。又过了几年林老爷听周围的百姓夸赞老太太的功德,就有些感到后悔,可几次去想探望,却被拒绝不见,林老爷爱面子便也赌气不见了。
      两家大人就这样十几年不来往,只是节庆日会一起祭祖。林老爷两边的孙子们却都一样疼爱,对小儿子也渐渐有愧疚。责骂了大儿子的一些行径,因为林老爷在大儿子便不敢猖狂,只是一边盯着林家的产业,一边千方百计讨林老爷高兴。林老太太这一走不知道林老爷会不会出面操办!‘’
      众人听完也觉得惋惜,原来这个老太太一生如此坎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