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第 5 章 ...
-
接下来的一周多,我没有做什么特别的事情,很少参加狱友聚会,也没有再去找伏地魔。我把课余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里,夜间则躲在寝室练习魔咒,静静等待第二周周四的到来。
早餐时,纳威收到了记忆球,但他想不起来自己忘了什么。小马尔福恰好路过,伸手抢走了它。说实话,他这么做并不会怎么样,因为纳威过不了一星期就会忘记自己有过一个记忆球的事情。但这件事情还是造成了小小的骚乱,引来了麦格教授。马尔福显然心有不甘——
我的机会到了。
下午三点半,新生们在训练场集合。今天练的是悬停,但纳威·蠢货·隆巴顿因为太过紧张而一飞冲天,并且失去了控制,摔断了手腕。小马尔福捞到了机会,大肆嘲笑,赢得不少附和;当然,格兰芬多的几个学生对他怒目而视,其中就包括黄金男孩。
几乎是剑拔弩张的时候,小马尔福眼尖,瞧见了纳威落下的记忆球,扬言要放上树梢,让“那个傻大个”自己去取。
“马尔福。”我沉声道,越众而出。淡金色头发的男孩看着我,瑟缩了一下;看了看两个跟班,又向前一步。
“你别想管我,赛尔温!”马尔福用一个十一岁的怂包所能表现出的最凶恶的态度大声说道,“我爸爸是校董!”
这就来了,最经典的找爸爸大法。这也只能骗骗小孩子,我哪会怕他。我要追随的人还能让卢修斯哭着去找爸爸的画像呢,而且找了也没用。“拿过来。”我说,声调不变,冷淡地伸出手。赛尔温小姐比他高出不少,再有我的年龄加成,气场很足。小马尔福向前探了几探,到底没敢和赛尔温家的继承人闹翻,不情不愿地交出了记忆球。
“谢谢。”我没什么诚意地说,没去看马尔福,不无嫌弃地瞥了一眼冒着白烟的玻璃球,将它递给哈利·波特。
“就麻烦先生带给那位同学吧。”我作出一副很客气的样子。波特呆呆地接过去,退回朋友们当中,我也回到斯莱特林的队伍里,无事发生一般。
“酷。”我听到一个声音,可能是卫斯理。那边厢波特派的人低语几句,看口型大约是“斯莱特林也有好人”之类的话。
接近救世主的路就这么铺开了。我在心中轻笑一声。之前勤学的状态似乎也收获了格兰杰的敬重。他们尚不知自己正走向一张网中去——
啊对了,抢记忆球的那出戏没能上演,哈利·天才找球手·波特只得被埋没。一首凉凉送给格兰芬多魁地奇球队。
不出我所料,没过几天,两只小狮子就在图书馆里找我搭上了话。
“听着,赛尔温…”波特似乎语带犹疑,“我们发现你没沾上斯莱特林那些糟糕的学院偏见——我可以叫你维克多利亚吗?”
可听听这糟糕的开场白吧。你是凭情商打败黑魔王的吗?
“不可以,”我说,“除非你丢下格兰芬多那些糟糕的学院偏见。”
波特的脸现在变得比卫斯理的头发还要红了。“我没有那个意思——”他慌乱地抓着头发,“我是说…你是个好人…”
说实话,波特的头发还能变得更乱这个事实刷新了我的认知。
“交个朋友?”我忍住翻白眼的冲动,微笑着向他伸出手。十一岁的小男孩看不穿我的面具,喜悦和感激溢于言表。
“叫我维卡就好。”我说,尽力让语气显得真诚。
那个下午我们同桌自习——我们同桌,我自学伪装成一年级课本的高端魔法,波特和卫斯理对着魔药课论文,一会转笔一会涂鸦,间或神游天外,一个下午两人加起来将将写了三行字,还把月长石和月光石弄混了。
我的天哪。
这里有个小背景最好交代一下。罗琳说魔药课映射的是化学,而我高中时恰好很擅长这门学科,考试成绩在“地狱模式”的江苏省轻松稳居前5%,竞赛拿过国三。而实际体验发现,魔药课讲的的确都是各种物品反应的原理,连实验器具和操作手法都很类似。
看来我的天赋是成功迁移了。开学两周,我成了斯内普的宠儿——如果他真的会喜欢什么人的话。波特的情况当然是反的,他和斯内普相互仇视。
不喜欢教授就不学这门课?我叹了口气。成绩差不是给人送把柄怼你吗?
“别全抄。”我把自己的论文推过去,两个男孩的眼睛亮了。
“你是我们的救世主,维卡!”他们飞快地拿过羊皮纸,好像生怕我会反悔。我笑了笑,起身去找几本参考书,回来的时候绝望地发现两个男孩正拿着我的论文低声讨论,表情之丰富秒杀马戏团的小丑,手下却依旧——
一个字没写。
我开始觉得“格兰芬多蠢狮子”并不是偏见了。
写作业不积极就算了,连抄作业都要拖拉的,还真是头一次见。
他们的理由竟然还很充分。
“太完美了,一看就不是我写的。”
所以才叫你们别全抄啊…
“故意改错也太难了,不如重写。”
…
我竟无法反驳。
一个搞过竞赛的研究生来做小学作业,你挑不出错,怪我咯?
好在两个孩子虽然没抄成作业,却仍领了我的情。
首战告捷。
六点差十分,吃不饱的卫斯理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收拾好了书包,一阵风似地向礼堂飞奔,路上差点撞到书架。平斯夫人不满地吼了他两句,但我赌一包辣条,这小子根本没听见。
长桌的另一端,格兰杰抬起头,神色凝重地看着同学离去的方向。
波特和卫斯理太过情绪化,几乎没有理智的容身之地。莫说区区一堂魔药课,就连逃亡之旅也是一样。要是没有格兰杰,他们早该死去千百回了。
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打破格兰芬多的铁三角。
当你和某人共同经历某个事件之后,彼此就不能不产生好感:打晕一只二十英尺高的巨怪就是这样一个事件。
而在此之前,他们的关系就算称不上敌对,至少闹得很僵。
我第二次去找了伏地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