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41、只有两个人的朋友圈(241) ...


  •   16:28她发朋友圈:

      自我感(也就是时间感)一旦完全止息,所有的期望也都消失之后,就进入了空无状态。空无就是全宇宙了。

      由时间、思想和教育造就的分别心已经完全止息了。因为不再有分别心,不同的境界就出现了。这是宇宙的本来面目。

      他没有回应。

      17:32她发朋友圈:

      有一位物理学家曾说过:我们对这个宇宙了解得愈多,就愈发现它其实并没有什么意义。

      人们必须认为认清真相比个人的满足更重要,科学才能有新的发现。你的理论错了,你就得认错,即使很令自己失望,也得接受这个事实。

      人类的理智是有限的,只能维持在某种范围之内,因此概括而言,人类仍然是缺乏理智的。

      思想已经变成和真相等同的东西了。人们起初利用思想去描述真相,久而久之就成了知识。然后知识逐渐使人们的思想概略化、僵化,于是就看不到真相了。思想因此而变成最重要的东西。

      他没有回应。

      2015年7月30日

      13:19她转发电影《盲山》到朋友圈,配文:

      看过同一个导演拍摄的盲井,残酷丑恶的现实,我们可以说是幸运的吗?或许前世的福报让我们今生没有沦落到那种犹如地狱的地方。其实我们这个世间本就存在着六道,天堂、地狱完全真实地存在,但我不相信是因为因果报应造成的,如果这个社会能够进步改善,是不是就可以减少一些地狱?

      他没有回应。

      13:58她转发一篇《一个学人类学的姑娘》,配文:

      有时候也会有这样的困惑,读那么多无用的书干什么?甚至深感自卑,觉得自己就是一只会啃书的书虫而已,没什么实际用处。如果不从功利的角度看,我完全可以坦然无愧,就是喜欢这些没用的书,为什么一定只能做给自己带来现实好处的事呢?那太无趣了!但这在中国太奢侈,经常被家人朋友批评为不像过日子的人,我常常想反驳:什么叫过日子?难道过日子就是只能跟鸡毛蒜皮的一些琐事打交道,而不能做些没有实际用处的事?就必须所有人都得过这样的日子?

      不过,我已经很幸运了,已经相当程度上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了[愉快]代价肯定有,但我能承受。

      他没有回应。

      2015年7月31日

      14:05她发朋友圈:

      看盲山里的女主角被拐卖之后,无力反抗,只能委曲求全,假装顺从安分,伺机逃走。突然想到自己,和她的被迫不同,我的生活似乎都是自己选择的,但似乎有些相同的地方。

      看似自由的选择,事实上呢?你似乎不得不这么做,世俗的压力,亲人的期望,你自己的惶恐迷茫,推着你走向这条路。同样无力反抗,同样需要伪装想要逃离的心。

      电影里的其他被拐卖的妇女劝她:嫁谁不是嫁,不如就这么安安分分过下去。反抗有什么用?你根本逃不了。同样,我也听到过无数类似的话:人不都是这么过日子的吗?就应该踏踏实实地活着,整天想那些没用的干嘛?现在不珍惜,失去后你就后悔了。

      有本质的不同吗?所有人似乎都不自由,似乎都在同一间监牢里,也许会有人逃出去,目前我还没有看到希望。

      他没有回应。

      17:30她发朋友圈:

      生活中能激发我们的一样东西就是爱,而更深层次的爱是两个人之间的理解。但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你时时要上进、乐观、简短,不能进入事物深层次,往往很难达到这种理解。人需要找寻时间,去弥补在社会场合中被简化了的内在的、真实的自我。

      写作能让人打破日常社会生活的界限,做更真实的自己。

      这也是我多年来写作和阅读的原因之一。

      一位作家能将某些人类内心极隐秘、私人、甚至痛苦的经历具象化,以合适的语言表达出来,获得共鸣,因而减轻个人的孤独。

      我们在阅读中找寻的是与某些人的交流,是那些能告诉我们“你的经历是正常的”的人。

      ——阿兰德波顿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