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4、第 39 章(二) ...

  •   第三十九章(二)
      就在毓骁还在迷惘和思考的时候,执明却真真正正地第一次踏出了昱照关,离开他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国土。
      执明坐在车中,掀开窗帘往外看去,却也不觉得同天权里有何区别,只是更荒凉了一些,半天也看不到一个人影。他回首去看那如刀削般笔直挺立的昱照关,心想这便是保了天权数代安宁的天险,看着当真是可怖,但这应当只是对那些觊觎天权的人而言吧,对于生活在其中的天权人而言,这处绝壁峭谷是他们安稳生活的倚仗,但对于一个野心昭昭的君王而言,这里却又是阻止他向外扩张的阻碍。
      执明胡乱地想着,想自己是将昱照山当做,还是阻碍呢?
      他当真没什么野心,对这个天下也无甚兴趣,他不介意在那昱照山里过自己的日子,可是这个天下,那些野心昭昭的君王可以容得下他的平静安稳吗?
      他还记得慕容离自浮玉山会盟回来之时,因他整日玩乐生了大气,甚至斥责了他——“如今天下已乱,难道你还要在这里混吃等死?!非要等到兵临城下,你才会奋起反抗嘛!”
      那时他曾觉得慕容离太过危言耸听,他并没太多在意,他觉得昱照山是他的倚仗,有了这处天堑,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他只想守好他的天权,外面的人打不进来就好了。
      可是真的打不进来吗?
      当他得知林抚远一直通过昱照山上一条隐秘小道来往天权和钧天时,那许久以来的自信在瞬间崩塌,忽然间他觉得原来他曾以为离他很远的战争其实离他很近,而昱照山保不了他一辈子。
      当那些念头全部涌进他的脑海,他突然觉得心底生出了一些其他的东西,一些他自己也分辨不了的东西。
      但那些东西没有逗留太久就被他全部甩到了脑后,知道太傅提起,他才意识到自己远不如自己的父王强大,他想要保护的人、保护的国家,凭借现在的自己根本就无法护他们周全。
      他又要如何做呢?
      变强吗?
      要如何变强呢?
      去争这个天下?
      争天下。
      这三个字从来没有如此清晰地出现在他脑中过,可是当他出了昱照关后,看着这座险峻山峰的时候,这三个字就那般直直的撞进了他心里。
      “王上,这几日都要赶路,您要是不舒服可一定要说啊。”莫澜在车外说道。
      执明敷衍般的应了两声,突然从车厢里钻了出去,坐在了车辕上,赶车的小胖惊呼一声被执明捂了嘴巴,一脸不满地看着他:“一惊一乍地做什么,本王在里头呆着闷的慌,出来透透气!”
      骑马跟在一旁的莫澜赶紧勒着马缰靠近车边,担心问道:“王上可是身子不适?”
      “不是,只是难得出昱照山,想多看看。”执明挥挥手,一双眼睛却四处打量着周围景色。
      这里是天权和瑶光交界之处,耕种的百姓并不多,纵有几户也多是猎户,以打猎为生。再往前行了大半日才看到农田,如今是夏种的农忙时节,农人们都在地头干活,一株株秧苗被种到地里,心思也全在地里这些庄稼上,纵有少见的华盖马车经过,也只有一群小孩儿看稀奇的凑过来,跟在马车后头边跑边喊兴奋的不得了,可是没一会儿也会被各家的大人叫回去。
      执明自小生活在宫中,就算到了春祭之时要行亲耕礼,也不过是在王家庄园扶着铁犁在地里来回走两圈罢了,并不算十分辛苦,可是如今亲眼看到农人顶着烈日耕种,执明才知道种田当真是件苦差事。
      “莫澜,安西郡的百姓这个时候也要耕种吗?”
      莫澜轻笑一声。低声道:“王上,我们天权天寒,冬日漫长,粮食只能一年一季,不过正是因为如此,我们天权才能得如‘六月雪’、‘桃花米’这般好的粮食。像瑶光、天璇、天玑等地都是一年两种,夏种稻谷,秋种小麦。去年九月中下旬种下的麦子,正是在今年五六月收割,之后立刻种上稻谷,到了九月也可以收割了。像遖宿那种温暖之地,听闻可以一年三种,只是粮食口感不好。而若天枢,多斥卤之地,粮食种下也不如我们天权亩产多,品质也极差,故而四国之中,天枢最贫。”
      执明闻言挑了挑眉:“送你去安西郡倒是送对了,以往你只有在玩乐之上如数家珍,现在倒是也精通农事了。”
      “不敢说精通,粗通罢了,若是这些都不知道,如何治理安西,王上您说是吧。”莫澜笑嘻嘻地,面上却有几分得色。
      庚辰在一旁突然出声:“如今我们乔装出行,国主和莫大人还是不要在说什么‘本王’、‘微臣’来的好些,不然容易引起怀疑。虽然是天璇王约了国主前来密谈,但是谁也不知瑶光境内到底有几方势力,怕是细作不少,总之小心为上。”
      “庚辰说的有理,本王知道了,以后会注意的。”执明大咧咧说道,也没发现自己根本没长记性。
      庚辰心底轻叹一声,也只当做没听见,只瞪着莫澜,莫澜被他盯得百般不适,只得以身作则,时时注意执明的称呼,还要时不时提醒执明。
      中午时分几人也都寻了阴凉地方下来休息,热乎饭菜是指望不上了,不过莫澜准备还算充分,细饼干粮卤味小菜倒是准备了不少,这一餐虽然简单,滋味却还是不错的。
      那些干活的农人家中也纷纷送来了饭食,粗陶碗里堆了冒尖的粟饭,菜却很少。干了一上午的活计,自然个个都成了大肚汉,没几下就把饭吃的精光,打了个饱嗝靠在树下休息。
      执明他们就离那处不远,那些农人说的话倒是也听到一些。
      “今年的赋税又加了一些,比往年要多出一斗谷子呢!”一个农人叹气道。
      “我们这里算好的了,当地的县官没有再多要加杂税,听闻赤谷城附近比我们这里还不如,他们还要交那个什么赵大人新增的杂税,听闻有些人已经打算逃去青州或者文州了。”
      “哎,去了青州和文州又如何,那里虽然没有朝廷管了,但是还有世家大族啊,他们也要收税,听闻也是颇重的,比我们这里好不了多少。”另外一个农人摆了摆手。
      “不知道天枢和天玑如何,税会不会轻些。”
      “怎么,你还要去那些遖宿人的地盘种地啊!”一个农人突然高声叫了起来。
      “小声点,我又没说什么啰!”之前说话的农人赶紧捂了那人的嘴。
      “估计也不会轻,听说那个什么劳什子的遖宿王还要打天璇、打天权呢,那多兵士要养,肯定也是要拼命加税的呀。”
      忽的又突然沉默,良久,那个之前问天枢天玑税会不会轻的农人轻叹了口气说:“若是先王还在就好了,先王在时哪里有这些税款,就算是瑶光和天璇打仗那会儿,先王都没有加过一次税!”
      “听闻先王还有先王君把自己的私库都拿出来供给军队了,还把宫里的金器都融了去换粮食,也没往咱百姓身上加一点儿。”
      农人们一时间七嘴八舌纷纷应和。
      “好了好了,别先王、先王君的了,现在瑶光都归了天璇了,要是被有心人听到,我们全部都要掉脑袋!”听着身边人越说越不像话,立刻就有人出来制止了。
      农人也都不再说什么,用挂在脖子里的布巾抹了把汗,带上草帽又纷纷下地干活了。
      执明等人在不远处听了分明。
      莫澜小心说道:“他们说的先王,是瑶光国主慕容德吗?”
      执明点了点头:“之前在国内也常听太傅说起这位瑶光王,十分仁德,也将瑶光治理的极好,只是没想到瑶光国破三年有余,国中百姓都还如此惦念他,看来他是深得民心。”
      莫澜也从旁附和,与执明说了一些听说的关于瑶光慕容氏的传闻:“听闻天璇攻下瑶光也十分的辛苦,且慕容氏性情刚烈非常,一城被破便有一王族之人殉城而亡,后来兵卒都打得十不存一还不肯降了天璇,瑶光王便携长子一同出征,双双殒命战场,王君和世子长君也都追随而去,听闻最可惜的就是那瑶光王的幺儿了,年岁不过十五六,也跳了城墙殉国而亡了。到最后,瑶光慕容氏竟是一人也未留在世间……”
      庚辰在一旁听到莫澜说起‘瑶光王幺儿’,心中便是一咯噔,捏着干粮的手也不由紧了紧几分。
      “庚辰、庚辰!”
      “啊?”庚辰被莫澜推了一把才回过神来,“何事?”
      “你怎么啦?”莫澜指了指已经几乎被庚辰捏成了粉末了干粮。
      庚辰故作淡然的放下干粮,拍了拍衣裳说道:“我只是在想之后路程上的安排,如何才最安全。”
      “也不用在吃饭的时候想啊,瞧把饼给捏的。”说着莫澜又递给庚辰一块细饼,庚辰道谢接过,闷头吃了起来。
      唯有执明若有所思地看着他,心里不知在想些什么。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