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8、第18章阿琚离京 ...

  •   想要做什么的念头在温华玖心中一闪而过,便在她心中掀起了涟漪。

      林太傅见两个孩子相视而笑,便知道他们商量好了。对于要离开京中,他也是不舍的,不过身为一个严肃的长辈他也不能有太过表露。好在,惹人怜爱的外孙女知道祖父所想。

      她看向外祖父略带不舍,“外祖,玖儿舍不得您。待去了那可要记得给玖儿写信。”

      林太傅笑着将手放在她头顶,“玖儿放心,外祖会记得给你写信的,将来玖儿的婚礼,外祖也会带他们两兄弟回来的。”

      感受头顶上的温暖,想到这些年外祖对自己的谆谆教导,原本收拾好的情绪似乎又有些控制不住了。未免外祖担心,她连忙忍住,抬头一笑,“那外祖我们说好了,等我成婚时外祖要回来。”

      随后又问道:“外祖,父亲和娘可知道此事?”

      林太傅:“他们还不知,待你们回侯府后,便告诉他们吧。想来明日他们知道后也会来一趟林府的。”

      林太傅说的不错,待晚上姐弟两告诉安定候夫妻后,第二日下朝后,安定候便带着林氏和兄妹几人去了林府。林太傅和安定候在书房探讨一阵后,又用了晚膳才回去。

      因为是林太傅忽然做的决定,离出发也没剩多少日子,林氏虽不舍,却也是全副身心的帮小儿子整理行李。连温华钰去自家弟弟的院子都更勤了。

      四月微雨时分,长亭之外,安定候和林府一行人正在和林太傅他们告别。

      “父亲此去定要保重身体,阿琚和行远要听外祖的话,别给外祖添乱。”林氏眼中微湿,对面前的几人细细叮嘱。

      安定候扶着夫人,也道:“泰山大人放心,我会照顾好蕴儿的,京中之事莫要多担心。”

      温华钰:“外祖、阿琚、行远行路莫急,还是小心些好。”

      温华玖:“到了那可要记得给我们寄平安信。”

      被嘱咐的两位少年不断点头,表示听到了。林太傅摆摆手,“行了,我们出发吧,莫要多伤心,我们还会回来的。”

      说着带着两人上了停靠在一边的马车,安定候众人拱手送别,便见马车缓缓向前驶去。留在原地的人们眼看着马车越走越远,这才开始往回赶。

      回到侯府,瞧着林氏一时还未缓过来,温华玖便留在了母亲的院子里,做起了一个合格的小棉袄。林氏哪会看不出女儿的用心,未免女儿担心便将她拉到膝前,母女俩说起了悄悄话。

      “娘亲可有好些?”温华玖抱着林氏的腰,窝在她怀里抬头问道。林氏见女儿灵动的眼睛孺慕的看着自己,哪还有什么心思想其他。如今女儿长开了,眼见着京城里无人家的姑娘能及自己的女儿。她搂着温华玖温声道:

      “娘亲好多了,只是你们几个孩子都在我身边长大,你弟弟离开了,娘一时有些不适应。”

      她替女儿扶了扶发簪,接着道:“好了,不说那小子了,左右白鹭书院离京城也不是太远,过年节时应该能回来。还是娘的乖宝重要,如今天气渐暖,娘那有一些云锦绸缎正好给你做新衣。再叫人打几副首饰来配衣服,回头出门定叫人看看娘的乖宝是何等风姿。”

      眼见娘亲母性大发叫了自己的小名,还要给自己准备新衣,看来应该是好些了。温华玖松了口气,又听到最后一句,便装作害羞往娘怀里钻。随着自己慢慢长大,也渐渐随着母亲出席各种宴会,这种时候林氏最爱的就是听各家夫人对自己的赞美了。

      林氏岂会不知道自己女儿,连忙笑着道:“好了,快起来,莫要钻了,娘还不知道你是装的。”

      温华玖起身抱着林氏的手臂,娇憨道:“娘方才还说我最重要呢,现在连怀里也不让女儿待了。”

      林氏正要说些什么,这时安定候说着话进来,“玖儿可是又在闹你娘了?”

      温华玖听后先向父亲行了一礼,随后便略带不服道:“爹说的是什么话,我哪有闹娘亲,不如你问问娘亲?”说着又看向林氏。

      这时温华钰进来了,“没错,玖儿这般懂事怎么会闹娘亲,没见娘亲多高兴吗?”

      林氏听此点头,“你们都是乖孩子,娘这辈子最骄傲的就是生下你们几个了。”

      安定候见几人相互护着,无奈摇摇头,叫了下人来摆饭。饭桌上,温华琚离开的第一个晚上,大家都还未适应,几人安静的用完了晚膳,兄妹俩陪着父母聊了会,见两人兴致都不高便贴心的离开了。

      “一眨眼,孩子们都长大了,尤其是乖宝,能留在家里的时间怕是不多了。”看着他们离开的背影,林氏靠在丈夫的怀里突然有些伤感的说道。

      安定候握住妻子的手在她身后护着她,“是啊,但是不管怎样,他们都是我们的孩子,蕴儿莫要难过,为夫也会一直陪着你的。”

      林氏抬头,看着丈夫虽是中年却依然俊美的脸庞。忆起自己在闺中也是一个极其骄傲的姑娘。那时自己有着第一美人和才女的美称,到了年龄前来提亲的的媒人都快踏破门槛,她却一个都没看上。直到那年上元节,在人群中一眼便望见马上的少年,才知何谓“郎艳独绝,世无其二”。那一年还是世子的安定候犹如天人,竟让高傲的林府嫡长女穿过人群追在那少年的马后。

      然后便有了一出英雄救美,望着怀中的少女,一向天不怕地不怕的世子竟有些手抖。既然占了这姑娘的便宜,那我就要对她负责,当时的世子如是想,也不管为什么对姑娘们唯恐避之不及的自己会如此。

      很快安定候府便上门提亲,尽管林太傅对世子挑剔的很也没能拗过女儿的意见。没多久,京城便传出了一段佳话。

      回忆至此,林氏用另一只没被握住的手摸向安定候的脸。“夫君,我这一生做的最对的事就是答应你的提亲,感谢上天让我们在那一年的上元节相遇。”

      安定候听此,原本严肃的脸庞瞬间柔和了起来,林氏说后又笑着点点他的头,“别以为我不知道,这些年,你暗中吃孩子们的醋。”

      安定候轻咳一声不自然道:“哪有。”见夫人还在取笑自己,看着她姣好的面容有些委屈道:“既然你知道,还在那几个小崽子身上花那么多时间。”

      林氏笑着摇头,“你自己不一样宠着几个孩子吗?放心吧,你在我心中永远都是最重要的。到底孩子们都会成家,陪着我身边时间最长的只有你。”

      安定候这才满意。

      温华玖担心娘亲还在伤心,特意抱上了自己的爱猫柔柔,便赶去了正院。本以为会难过的娘亲却还如往常一般早早的起来了,妆容也不见异色。

      “娘,我来陪你用早膳了。”温华玖进门便道。林氏见听后忙叫丫鬟去备些她喜爱的。

      “怎么将猫也带来了?”林氏虽说着却将猫从女儿手里抱了过来,接着道:“瞧这猫儿安静的很,性子好又亲人,你一开始养的时候娘还担心它会伤到你,现在只担心你是不是又骚扰它了。”

      听见娘不知不觉絮叨了起来,温华玖捂嘴偷笑。

      “娘快来用早饭,别饿着肚子。”林氏点头,又叫丫鬟端一些鱼干上来,让猫蹲在桌子上和她们一起用饭。

      温华琚离开没过多久,在一日上朝时,安定候便当朝上奏军中的改制之法,虽然很久前便有风声传出。但很多人都未太在意,当年开国皇帝时封过的功勋侯爵很多,他们的后代大多受到荫蔽。如今军中的势力盘根错节,这一改制撼动的可不是一家人的利益,而是京中整个功勋贵族圈子的利益,哪是能轻易改动的。

      这不,安定候刚说完,文康伯便站出来反对。

      “陛下,这荫官之制乃是开国皇帝亲定,若是废去有违祖制,且也对不住当年跟开国皇帝东征西战的将军们。”

      “文康伯说的不错,陛下,改制一事事关重大,唯恐引起朝中不稳啊。”兵部侍郎从文官一列中走出跪下道。

      随后又有几位官员出列,密密麻麻的,眼瞧着似乎跪下了一半。三皇子赵阔终于按耐不主也出列了,毕竟他如今最大的助力便是尚在北边的辅国大将军,改制一事重大,谁知道最后会怎么样,他可冒不起风险。

      “父皇,如今确实不是改制的好时机,北胡这几年来在北边频频作乱,南疆的态度亦是捉摸不定。若是此时改制,恐怕会引起军中不稳,南疆和北胡趁乱进犯,大启可能顾接不暇。请父皇三思。”

      然而,尽管他们怎么说,安定候也不反驳。太子也只是长身玉立站在最前面。待他们说完后,皇上招手,示意他们安静。

      “此事太子怎么看?”皇上也未说支持不支持,只问太子意见如何。

      了解皇上的人都知道,皇上确实不知要如何决定了,索□□给太子。皇上能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虽身在皇室却因为是先皇的独子,所以毫无压力的坐上了皇位。年少时先皇精明能干,给他留下了个底子很好的大启、青年时大臣们又忠心且才能了得,处理政务也是毫无压力、中年时更是有个天资聪慧的好儿子,于是直接将朝中的担子交给了他。

      这一切在温华玖嫁入东宫了解皇帝一生后直呼,父皇的一生,是不是可以叫皇子的幸运人生。

      此时,太子见父皇询问自己,便出列,拱手行礼道:

      “回父皇,儿臣以为现在就是改制的好时机,文康伯所说的有违祖制,儿臣以为天下大事没有不变的。当初太祖所定的荫官之制在那时确实是好的,只是如今的军中受荫蔽授官的武官太多,且能力参差不齐,荫官之制早已经不合适了。”

      说着又看向三皇子,“至于三皇弟说的唯恐边关不稳,三皇弟怕是不知,南疆如今正值内乱,对大启态度不明只是担心大启乘机干涉。至于北胡,不是还有辅国大将军吗,辅国大将军有多年镇守边关的经验,想必不会有什么问题。”

      说到此处,太子眼神忽然一变,锋芒毕露,“便是北胡和南疆入侵又如何,难道我泱泱大启还会怕他们不成。三皇弟怕是还不够了解如今的大启。”

      三皇子一听便忍不住暗中握拳,他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讽刺自己胆小怕事害怕两个边疆小国吗?

      再一看边上跪着的朝臣,他忽然发现跪下的都是低品官员,亦或是没有什么实权的官员。站在前面的朝中重臣纹丝不动,只是看向太子的时候面带欣慰和激动。

      这一刻他忽然明白了自己入朝后为何如此顺利,对于自己暗中接触大臣,太子也无动于衷了。因为太子知道他的地位早已无法撼动。

      在那些大臣的心中,太子坐上皇位早已经是铁板上的事。即便自己的外祖是辅国大将军又如何,太子不一样还有安定候。更有一点就是他也不得不承认,太子的确有治国之才。对于这些朝臣,太子从来没想过要怎么控制他们,他只需站在那,那些心有抱负的人自然会簇拥过去,为他所用。

      他也忽然明白他的皇兄看见的不止是朝堂,更是整个天下,至少在太子出声之前,他是不知道南疆正值内乱的。

      想到这,他目光清明起来,控制住情绪。

      “皇兄高见,是愚弟局限了。”

      三皇子低头拱手道,自己如今入朝太晚,根基尚浅,还不宜跟太子硬对硬。对于改制,转念一想,对自己也是利大于弊的,既然他根基浅,正好趁此在军中发展自己的势力,尤其是这京城之中。外祖虽手握重权,但到底离自己太远了。况且外祖在军中多少年,就算改制也不会撼动他的地位的。

      想通这些后,三皇子脸色愈发平稳。

      太子见此,挑了挑眉,看来这皇弟比自己想得要聪明。想到此,他笑得愈发深,摩梭着自己的袖口,聪明才有意思,他可不喜欢太蠢的对手。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8章 第18章阿琚离京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