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6、与陈三少的第一次会面 ...
-
刘村长在张大婶和宋绿叶期盼的目光中走了,这一早上,两人心里有事也没什么劲头做事,就带着几个小的坐在屋前的大树底下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好不容易午饭前刘村长回来了,看到刘村长乐呵的脸,两人就知道事成了。
“咋样,陈家咋说的?”张大婶看到满头大汗的刘村长,先迎进屋端凉开水递过去,手上拿扇子给刘村长摇着,嘴里急忙忙问到。
“你让我歇个气先啊,没见是我赶着回来的啊。”刘村长嘴里不客气的说着,可眼神里是满带笑容。
“行行行,你歇吧。好了,歇过气了吧,可以说了。”张大婶手里打着的扇子没停,话语里还是催着,比宋绿叶还着急。
“说就说,宋师傅啊,大事了。”刘村长本来对着张大婶抬杠的,说起事,把身体转过来对着另一边的宋绿叶。听到大事了,张大婶和宋绿叶不由紧张起来。
“那个陈家想把你的笔记出成书,然后把这个书推广出去。”刘村长真觉得这是个大惊喜啊,自己还参与过出书过程呢。
“出书?这怎么可以!”宋绿叶太惊讶了。
“怎了,宋师傅不想把笔记做成书?”刘村长突然心凉了,擦汗的手停下来,冷汗冒了上来。自己剃头担子一头热,都还没问过宋师傅就答应了,这不是自己欺骗了陈家!
“这样的笔记怎么可以出书,跟书本的距离远着呢。”宋绿叶不敢相信这简单记录的笔记能出成一本书。在她心里出书是多么高大上的事啊,这么个随随便便写的笔记怎么可以跟出书搭的上关系呢!这是欺骗消费者吧。
“宋师傅,你是啥个意思啊?你是不想出书,还是什么?”刘村长的心那是一跳一跳蹦老高。
“我是觉得这个笔记内容太简单了,没到出书的那个标准。”宋绿叶对很多事是往高大上想的,觉得那些事只跟‘别人’、‘高能力’、‘高智商’搭边。自己只是旁观者,只能在电视前看着。而且这么一点内容就出书?忽悠谁啊?
“哦,你的意思是说这个笔记还不够好,不是不想出成书是吧。”刘村长加速跳了半天的心脏总算可以平缓下来。
“是啊,书本哪是那么简单就可以写成的。不说格式和书面表达,这个内容少不说还很不正式。”书本,在上了十二年学的宋绿叶心中,是圣神的存在。不是说她有多爱惜课本,是她对知识的尊重。能被写成书的知识并被推广出来的书本,那是她要仰视的存在。
其实不说这个笔记的内容合不合适出成书,宋绿叶是不知道古代书本的一般厚度,也没想过用毛笔字书学的书本一本书才多少字数,她用白话写的笔记是已经达到古代一本书的厚度和字数。
想想,为什么多数流传下来的书籍都是文言体,大部分是因为写成白话太费纸张和墨水了吧?假如把古书用现代书本大小的字号印刷出来,不加注释,一本书能有几页啊?
“呵呵,陈家几个人也这样说过,说是还要改改什么的,我也不是太清楚。具体的他们说要跟你见过后才决定,只是有出书这个意思。”刘村长也觉得自己没把事说清楚,有点尴尬的笑着解释。不过明眼人一听就知道有问题,宋师傅的本事真不少。
“你个老头,怎么把没定下来的事说成事了呢!是就是,不是就不是,怎么可以乱说呢,到时耽误了事算谁的?”张大婶在一旁也高兴一会,没想到最后这个事是还没定的,白高兴一场,语气就有点冲。
“呵呵,我不是听到他们有这个打算太高兴了嘛。不过这事是有八分可能的,只是还有什么问题要商量商量。”书本那是怎样崇高的存在啊,自己还能参与一把过程,那是刘村长无论如何也想像不到的,所以那是极度的想促成这个事。
“那他们有没说什么时候找小宋去谈谈?是她一个人去呢还是和你一起去?有没说报酬的事?”张大婶对陈家是敬重的,可是与被她当作自己人的宋绿叶相比,她更为宋绿叶的利益考虑,问题是一个接着一个。
“他们说下午没空,就让明天一早去,我一起陪着去,报酬还没说。不过他们的意思是如果这事成了酬劳不会少,陈家做事是有规矩的,我就没多提这个事。宋师傅,实在不好意思,今天我听到要出成书高兴坏了,忘了把你有种子的事跟他们说。”
“不过他们对你的笔记那么重视,这个种子就是锦上添花的事,不怕你的条件他们不答应,怕是还有更多的好处。”刘村长本来今天能见到陈家的主事人已经是很兴奋了。没想到他们问了几个问题,对宋绿叶的来历没怀疑后,就说出那么大一个惊喜。而且还是能做主的陈家老三说的打算,那是立刻把刘村长给喜懵了,他现在对宋绿叶说话也更是客气。
而宋绿叶听刘村长说了那么多情况后,脑袋难得可以清明的考虑事情。虽然没学习过这方面的知识,不过把陈家的行为跟看过的小说和电视联系起来,宋绿叶意识到陈家是把她的笔记当成某方面的资本,才有出成书的这个打算。再联系之前从刘村长这里知道的陈家做事手法,不大可能出现杀人夺宝的祸事,本来这就不算是什么宝。宋绿叶判断这个情况对自己是有利的。
“好,我知道了。明天一早我跟你一起去。”把事情想通后,宋绿叶意识到自己明天要跟人谈判,不由心跳加速,便找张大婶求救。
“婶子,我好紧张,想到明天要跟他们讲条件,心里就有点怕,一怕我就更紧张。一紧张我就会忘事,明天紧张的我说不了要事怎么办?”
“别紧张,没事的,他们都是好说话的人。再说,你村长大叔也在呢,他会在一旁帮着你的啊!”张大婶看宋绿叶的紧张样,忙安慰。
“就是,宋师傅,别怕。我明天跟你一起呢,我会向着你说话的。要不你再把你的要求跟我说说,明天你要是忘了,我就给你补上或者提点提点你。”刘村长看到宋绿叶紧张的表现觉得更亲切了。
在刘村长心里,越与宋师傅相处越觉得她是个能人,而能人在很多老百姓心底来说是不可高攀的,加上宋绿叶偏内向话少的性格,相处起来就有点束手束脚。可当宋绿叶面对人际交往和人情世故表现出来的紧张感,就让刘村长觉得她还是个单纯没经过世事的小姑娘,让人感受到她的真实。按现代的新词来形容就是——接地气了。
三人在房间细细商量着向陈家提哪些对宋绿叶最有利且又不出格要求,其中大部分时间是激动的刘村长在发表感想,与讲述陈家做过的一些事给宋绿叶参考。
因为宋绿叶与刘村长家的儿子、媳妇没什么话题也没什么时间相处,相互间关系就一般般,而这个事现在也还不能张扬出去,所以三个人在房间里秘密商讨了一下午。
傍晚,做事回来的两个媳妇看他们这个神秘样,猜想是不是真跟村里传闻的那样要给宋绿叶说亲,才神神秘秘的。加上晚饭时间三人表现出来的好心情更是让她们怀疑,可偏偏三人都没嘴风露出来。连宋师傅和小辈们每晚必备的玩耍时间也在刘村长的干预下停了。两人也不好随便问公婆没出声的私密事,心中更是猜想不止。
第二天一早,吃完比平时丰盛的早餐,宋绿叶和刘村长就出发了。刘村长的两个媳妇还疑惑带人去相看不是要张大婶出马的吗?怎么是刘村长带着去呢!该是自己想错了,可是到底是什么事呢?刘大嫂按耐不住好奇心,便问还在门口目送两人的张大婶。
“娘,爹带着宋师傅去哪呀?”在这里儿媳妇喊婆婆是喊娘,公公是喊叔。
“没去哪,就去镇上一趟,快去做事吧啊,有事晚上会告诉你。”张大婶对这件事是高兴的,可是她不像那些不把知道的事说出来不舒服的八卦人一样。没确定的事她不会随便说出来,免了给人说是非的机会。
宋绿叶头上带着鸭舌帽,上身穿着一件纯灰蓝色衬衫,下身穿着一条牛仔裤,脚上穿着运动鞋,背着减负过的背包。扁扁的背包没什么重量,里面只装着笔记本和种子。她之所以穿着自己的全套装备,是有自己的思量。
宋绿叶不是没想过她这个样子会给人那种‘妖异’的样子,从而被排除异己烧死什么的。在一大堆理由中,最终说服她的是——我是身穿不是魂穿。这里没人认识自己,更没有熟悉的家人,也没做什么神神怪怪的事,只是穿着上有差异。
宋绿叶觉得这种外在的差异能显出她的与众不同,能让陌生的对手不敢轻易下决定,自己的意见才会被慎重对待。当然,宋绿叶有特别咨询过刘村长夫妇的意见,而他们也都觉得宋绿叶穿自己的衣服更能显示出她的特殊。
刘村长和宋绿叶到客栈的时候,客栈也才刚开门。刘平远远看到自家阿爸和今天的主角赶紧请两人进去。
“阿爸,宋师傅,三少正在吃早餐,你们在这坐着等会吧。”刘平一边把两人让到大厅的角落上落座,一边讲述现在的情况。亲自动手把茶和点心摆上桌后,就上二楼去通告了。
在等待刘平通报的时间里,宋绿叶心跳慢慢加速,手心里凉飕飕的,这种有等待的会面对宋绿叶来说更易紧张。刘村长看到她的样子,便找话题缓解她的紧张。刘村长想起自己昨天对陈家人特意说过宋绿叶的性格,心里期盼着陈家人今天能考虑到这个情况,不然他该担心陈家对宋绿叶的信任度会下降。
大概十来分钟,刘平回来了。小声跟两人交流着消息,大概意思是陈家商定只三少一人跟宋绿叶商谈。刘平把两人带到二楼最靠里的房间,现在房间门大开着。宋绿叶进门就闻到空气中有食物残留的味道,意识到自己和刘村长来的太早了。这是个普通套间,最简单的里面卧室外面客厅那种,摆设很平常,应该不是主家专属专用房。
客厅下首的角落有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在洗着手,见两人进来,那人便加快速度拿布巾擦干手,客气的让两人坐下。两人在客位坐下后,自有店小二给两人摆上茶和点心,是绿豆糕和一些油炸品。油炸品在这里可是稀罕物,宋绿叶从这感受到陈家人的诚意,心里微微放松下来。
虽说之前也想过找条件跟陈家拉拉关系,可从来没往笔记这个方面想过,现在是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了。没想过习惯下给出笔记还能有利益收获,宋绿叶对这个事也还有些晕头,可无心之下走到这一步了,知道有利益不要白不要。再说她真的缺钱,这个意外惊喜来的真急时。
猜想面前这人就是刘平说的陈家三少,这个三少的模样出乎宋绿叶的意外。她想像中能在发展中家族做主的人肯定是:有威势能给人压迫感的、能掌控全场气场的、眼神中要‘精光’流动的,加上话语要精简的!这才是管理层该有的面貌。
可是看着眼前这个年轻人脸上的笑容,听着他热情又客气的话语,再看他170左右的偏瘦身材,组合在一起很大众的五官,看着普通又整洁的衣着,宋绿叶想起现代的那些业务推销员。面对领导和老师都会紧张的宋绿叶,这会看着这人的年龄和随和的气场,不紧张了。
“刘村长,要你一大早过来,辛苦了。这位就是宋师傅吧,很高兴见到你。”三少很平常的见客态度,这是陈三少了解宋绿叶性格后决定的一种会客态度。
“是,是,三少爷,这就是宋师傅,笔记就是她写下来的。”刘村长不知是因见到陈家人,还是对笔记将要整理出书,略微激动。
“宋师傅来到我们这边还习惯吧?”三少随口问着生活中的小问题。
“习惯,刘村长和张大婶都是很好的人,在他们村住着挺舒服。”宋绿叶心里想着三少应该是想先聊聊日常熟悉熟悉,下面才好商量事情,便跟他随意说着生活中的一些事。
“习惯就好,那我们这块跟你们家区别应该不大啰。” 三少脸上带着微笑,像是那些刚认识的朋友一样,很自然的聊着天。
“嗯,区别不是很大,就是语言方面有点不同,你们说慢点我能听懂,说的快了就听不太懂了。”宋绿叶和这边的人总的来说都是客家口音,地域的不同语音方面也有区别,也有些生活用词全然不同。
“这样啊,那我说话就说慢点。在我们这块都有些话听不太明白,要是碰上听不懂的方言怎么办?”三少放慢说话速度,脸上表现的很好奇。宋绿叶对这种态度的人是有问必答的,她还没学会拒绝别人的问话。
“唔,要不就说普通话要不就加动作比划比划啰。”宋绿叶听到三少的提问,脑海冒出有次在外旅游迷路画面。本想着找个老人家问路不但见多识广又较好打交道,没想到找到个不会说普通话的热心老太太。进行了一段牛头不对马嘴的对话,最后,两人放慢速度指手划脚好一会才把问题解决。
“普通话?那是什么话啊?”三少表现的很好奇。
“额,就是普及通用的话,或者你们叫官话?我说的官话不太标准。”反应速度不快的宋绿叶听到别人提问,脑海里再回想一遍问题,才能回答的出来,所以前面都要习惯性的加上思考中的‘助词’。这句话她是用普通话说的,她在现代的时候普通话在同学中算好的,可是跟标准还是有20分差距。所以她很实在的说自己不标准,
“对,我们是叫官话。宋师傅官话说的比我好多了,当初我学了好几年才能跟别人进行对话。”三少也用普通话回话,三少的官话跟宋绿叶比是差一点。宋绿叶的普通话在这里其实也算不得标准,只是不影响交流。
宋绿叶现在还不知道,在古代,官话一般人是不会特意去学习,也接触不到的。在他们这一片地区来说,会说官话的人基本是有家底的家族从小培养。
接下来两人是用普通话聊着,可怜刘村长在一边默默的喝茶,听着他们一半自己有点明白,一半听不懂的话。他心里明白单纯的宋绿叶被人套话了,不过这些基本情况刘村长也不觉得宋绿叶有隐瞒的必要。而且他认为,越了解宋师傅本事的人就越会越信服于她。
“呵呵,我是从小有接触才学习的快些,我们那里的年轻人基本都会说。”从有电视开始,宋绿叶这一辈就被动接受着三语教学——客家话、普通话、白话。慢慢的一些大地方的方言也出现在电视上,如四川话、湖南话,听得多了,爱看电视的宋绿叶对很多方言连蒙带猜加上语境情况基本都能听懂。
“哦,那你们那里男子和女子都可以从小开始学习?”三少这次是真的惊讶了。
“是啊,我们到了一定岁数都要去学堂学习。”宋绿叶老实回答这问题,三少凭经验也觉得宋绿叶没说谎。
宋绿叶知道自己不善说谎,编的谎话不说骗心眼多的人,没把自己搞晕算好的。她昨晚认真考虑过要怎样解释自己的来历,之前是打算随便说个大概地方的,可现在自己‘被’出了点名,万一碰上较真的人自己也麻烦。想来想去就决定根据自身成长情况来说,没大问题的能说就说,不能说的坚决不说。并把自己的来处定位成‘桃花源’那种不可随意出入的地方。
“那你们都学些什么知识?跟我们这一样读《千字文》启蒙吗?”
“应该不一样吧,我们小的时候是学习识字和一些数数、品德方面的内容。大了些就学习更难点的文学和生活中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再大一些就会根据自身的条件和兴趣爱好选择专业方面的内容学习,我是选了种地的专业,还有盖房子、治病、当先生等专业。”宋绿叶想不到初中的数学、几何、物理、化学该如何解释,只能说几个常用的专业。
“宋师傅真有本事,这么个年纪就学有所成。你们那里也实在是了不得,连种田、盖房子这些事都能专门教授!”三少一开始对宋绿叶举的专业例子没觉得有什么惊讶,毕竟学徒到处都存在的,当成学徒的另一种说法。可是后来一想宋绿叶整理出来的笔记,就不敢忽视了,心中疑惑起这样的地方会在哪里存在,话语中就往这边打探过来。
“哪里,我会的还很少,很多我还没学到。”少被同龄人当面夸奖的宋绿叶听着很不好意思,也没多少社会经验,没意识到三少热情的话语中更多是客套和试探。
“你太谦虚了,你会的很多东西我们听到没听过。你们那里那么好,听着很是向往,我们这些外人能去学习吗?”三少脑海里回想着有没听说过或书本中看到过这样的地方存在。
“外人去不到的,连我现在想回去也找不到路了。”宋绿叶提起‘家乡’,脸上是怀念的表情。不管当时的情况是怎样,失去的东西在回忆中都容易被美化。
“这样啊,宋师傅你迷路了吗?不如你多说说你的家乡,我们帮你找找?”三少配合宋绿叶的情绪把笑容收了收,心中猜想宋绿叶是不想说还是什么原因。
“也不算迷路,你们肯定对我的来历有疑惑吧?我实话说吧,之前怕麻烦,我跟刘村长他们说的来历是半真半假的。现在我们因为笔记这个事坐一起,我也想从你们这里得到利益帮助,要是我还是那样说,而门路广的你们去查,很容易就能发现我说的是谎话。”宋绿叶虽说社会经验少,一开始不知道三少在套话,但几个对话下来还是察觉到了。
宋绿叶话不多,也不爱出头,对很多事也没什么兴趣,外人看着她是单纯不知世事,其实她对很多事还是很通透的,只是多数时间懒得表现出来。她这会不想也不会绕圈子说话,知道三少的目的了,便把自己想说的直接说出来。
一来,宋绿叶对陈家三少的观感还不错,觉得他不是那种为了利益不择手段,会对自己安全造成危害的人。二来,宋绿叶相信命运大部分是注定的,自己做的事造成了不良后果,那也是天意。
“好,宋师傅你实在我也实在,我对你的来历是有些疑惑,但你要不想说,我也不勉强你,只要你的笔记是真实可用的就行。”三少说这个话的时候少了之前的客套,干脆利落。
之前从刘村长口中知道宋绿叶是个单纯、有点胆小的姑娘,本想着话家常是最好套话的方式。现在她那么直接,自己也看不出她有什么问题,也就不用绕圈子了。三少喜欢跟干脆的人打交道,特别是各有所求的明白人。
“也没什么不能说的,只是有些离奇怕你们不信而已。我刚走出家门,在钱财与身份方面遇到了点困难,而刚好你们需要我所知的知识。我从刘村长那知道你们陈家行事是有规矩的,为免引起误会,我才实话告诉跟你们说。”这段话的意思宋绿叶在脑海里过了很多遍,说出来还是有点罗嗦,语速也有点快。但三少还是从她的话语感受到真实度。
“其实我的家乡是很久很久以前避战乱时开始存在的,具体什么时候已经被先辈刻意遗忘了。那时有几个大家族中各有后辈精通玄门之术,这几人也是师出出自同门。几大家族知道天下大乱将起,便在他们的指示下找了一处山明水秀的大海岛避世。他们还用自己毕生所学布置了一个大迷阵保护族人,让这个海岛消失在世人眼前,外人闯不进去,里面的人也只能在他们的带领下出来。”
“可是因为布阵过程中出现失误,他们精力过度透支,迷阵完成后他们瞬间满头黑发变白发,把族人安置进来后他们便忙着培养后辈接手。”宋绿叶给小孩们讲故事的时候是会用眼神跟人交流的,但这会她是低头看地下的。实在是给同龄男士讲故事有点别扭,再加上她这是编故事呢,眼神没故事中需要的那种感情。
“开始大家是打算战乱结束就出去的,可好似是逆天改命泄露天机太多,后来又发生了一些意外让这几个先辈前后离世,而他们的传承还没有后人完全习得。大家只能慢慢适应那里的生活,后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找到一个出口,可惜的是这个出口有限制。”
“开启一次不但要废掉一个术士数十年功力,每次也只能出一人,且这个出口还不固定,每次施术的术士打开的出口都不是同一个。据说有落在水边、有落在森林、有落在沙漠等等,总之不会是同一个地方,而我是落在山顶。”宋绿叶用的是在村里跟小孩讲故事的口气讲着,她心里祈祷这个故事讲一遍就行了。
“发现这个规律后大家对这个出口就不报什么希望了,毕竟大家都是有家人的,不可能为了看个新鲜,丢下家人不回来了。更何况还不能确定出口有没危险,而且大家在那个海岛生活的都不错,那么久远下来大部分人也对外面的生活已经没了好奇心。”
“可是放弃这个机会大家又觉得有点可惜,有部人也觉得可以派人在外面找机缘打开迷阵。后来大家便决定隔一段时间让想出去、资质一般的年轻人自己报名,不过要通过全部家人的同意。而我不但失去双亲,资质也很普通,然后我在那里过的有点不是很开心,就报名出来了。”宋绿叶说到过得不是很开心的时候,是想起自己在家庭中的可有可无,语气中的落寞让三少知道她在那里是真的不开心。
“我在山顶醒过来后,也曾认真找过出口的痕迹,可是别说海岛了,水都没见到有,最重要连海岛在哪个方向我都搞不清。最惨的是大家给我准备的一个装财物的袋子出来时不小心遗失,所以我才那么穷。现在我要想回去只能看运气,运气好了我还有回去的希望,运气不好,这辈子也回不去了,更别说你们。”说到最后宋绿叶也不知道该苦笑还是高兴,对这个穿越,她现在还是迷茫的。
三少在宋绿叶说事的时候没有出言打断,只是用肢体动作表示自己在认真听。宋绿叶是用普通话编着故事,刘村长听不懂就当自己在听天书,只知道宋绿叶在讲来历。
实施普通话教学多年,加上在外交流基本也是普通话,普通话已经是宋绿叶的第一语言。宋绿叶把普通话说的很是流畅,对见多识广从未听过这种口音的陈三少而言,增加了一些可信度。
“当然,如果你们觉得我的话不可信,那我也无话可说。我是怕麻烦的人,不管你对我说的来历信不信,我不会再多说什么。我们合作不成那也无所谓,大不了再辛苦一段时间找可以给我帮助的人。”宋绿叶性格带有‘得过且过’,自己已经做过努力了,在没到山穷水尽的时候要再费话语去‘强求’别人,她是不太愿意的。
“天哪,原来宋师傅的家乡那么神奇!往常我看到些游记类的书籍,对这些神奇的事件很是怀疑,没想到现在让我碰上了。难道你们那个岛就是传说中的蓬莱仙岛?”三少语气中露出少有的感叹,他是个务实的人,一般神神化化的事情他很少理会,但信奉信则有不信则无,对宋绿叶说的事他有几分信。
他认为一个头脑清楚、做事有条理的姑娘不会无故说那么离奇的故事骗人,特别还是孤身一人。而且从她的穿着打扮中也可以看出她来处的不同,不说款式,布料好些就是自己见所未见为所未闻,据说还有好些新奇好用的生活用品。根据宋绿叶的讲解,他把大众传颂最普遍的蓬莱仙岛代入事件中,住着神仙不太可能,能人异士还是有可能的。另几分他要去宋绿叶最先出现的地点查看过后才会做判断。
“不是,我们那个岛的名字叫灵岛,蓬莱是传说中的仙岛,不可能是同一个地方,我们岛上风景是挺不错的,瀑布山川都有,看起来是挺有仙气的。不过外人应该不能看到被先辈们用阵法遮掩起来的岛吧,我们在里面除了能看到无穷无尽的海水就不能看到别的。”引起这种误会宋绿叶挺意外,不过自己说的还真有点蓬莱的感觉——在海中时不时现一下身引起无数猜测,风景优美堪比仙境。
这种误解可以接受,虚虚实实才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