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序章——火与剑 ...

  •   自文朝太王继承其父生朝的诸侯周伯,也就是文朝成立后后追尊的文朝文成王姬胜之的伯爵之位及其封地后,依据姬胜之的遗令,起兵讨伐生朝末帝,终而在各路方伯诸侯所助下,于生末帝三十年于牧野大破生军,虏其卿相崇侯,生末帝自刎而亡,死前遗留下:“背予一人,其国必亡于天下之纷争”的遗言。鸟之将鸣,其言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随着末帝身死国灭,一个新的朝代——文朝就此登上了历史舞台。
      文朝复周礼及先周宗法分封之制,广封诸侯,以礼乐治天下。太王在位仅四年,就于崩殂于朝歌,其嫡长子,太子梦立,是为共王,共王迁都镐京,并为增强对中原一带的管控,封其叔姬安歌于魏,为公爵,姬安歌从此在史书上被称为魏武献公。
      共王崩后,文朝历慎王、宣王、穆王、顷王、匡王、夷王、元王、思王,考烈王,直至灵王姬沛夏,已200余岁久已衰微,一场乱世风雨即将展开。
      文朝,文王姬沛夏11年。表象上这天下尚且还能算光风霁月,王畿弊绝风清。自高祖文成王姬胜立业至今已200载,只是如今王朝的所谓盛世光景下,暗流涌动,只是此时依然保持清醒殷忧国家未来之人寥寥无几。
      镐京宗文宫,朝会对于文王沛夏而言不过是一种形式,例行听听臣工申奏而已,在他心中居天子之位不过可以最为便利享受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而已。在群臣“吾王万年无期,万年无期,万年无期”的朝贺中,他明显有些倦意,不时望着立于群臣最前方的六官,意欲他们携群臣离去。作为天子卿士之一,大司空魏公姬瑾瑜对其未理会,仍然保持着恭敬地朝仪。
      这一次朝会,岐山守臣申奏:“泾、河、洛三川同日地动。三川发于岐山,三川皆震,川源将塞,川既塞竭,其山必崩。岐山为太王发迹之地,此山既崩,恐危社稷……” 姬沛夏若无其事的打断了岐山守臣的申奏,带着一种不屑一顾的笑意,漫无目的的挥袖,对群臣说:“自三皇奠基,五帝分伦,山崩地裂乃常事,何须诧异?”
      太史孙郁诺太息,用沉郁的嗓音向姬沛夏进言:“昔伊洛竭而夏亡,河竭而商亡,三川竭而周迁。若无兴德之言,国变无出五载。善盈而后福,恶盈而后祸。五者,半盈也。若天子恤国政,远佞臣,臣工居言路,必尽臣节。”天子上卿,中山侯姬柳依却在一旁从孙郁诺的话语中找到了一些尖锐指出,长期扈从乱加,他自然知晓这些逆耳忠言不为天子所喜,况且姬柳依向来谗言媚主,而孙郁诺素好直谏,姬柳依深知自己就是孙郁诺口中的佞臣,因此此次地动之事正是令其失去姬沛夏的信任的良机。因此紧接着上奏:“启奏天子,太史谤毁朝廷,妖言惑众,请治罪。” 对于姬柳依新的申奏,姬沛夏依然是漠不关心,仅是轻蔑的瞥了孙郁诺一眼,对群臣说:“愚人妄议国政,宛若田野泄气,何足听哉?”
      是时,一封岐山急奏送至殿上,岐山守臣接过目视几行,惶恐而跪向姬沛夏奏报:“三川俱竭,岐山复崩,毁民居无数。” 姬沛夏依然全不畏惧,对姬柳依说:“中山侯,寡人令卿访求天下颜佳之良家女,以充后宫,如何?” 姬柳依行礼回答:“已昭告诸方国,不日将送抵丰镐。”孙郁诺面对这一对君臣在一场大变前依然如此感到万分惊恐,进言的声音已渐渐激昂:“山崩川竭。脂血俱枯,高危下坠乃不祥之兆。勤政恤民,求贤辅政,尚可消弭天变。奈何不访贤而访佳丽?” 姬柳依听完孙郁诺的谏言,顿时一颤,却强作震定去进言说:“定都丰镐,千秋万岁。岐山已弃,何干国运?太史久慢君之心,借端谤讪,吾王详查。”
      姬沛夏拍岸而起,对阶下交头接耳的群臣说:“中山侯之言是也。令左右武士立逐孙郁诺出镐京。”孙郁诺太息,向姬沛夏行礼说:“不必,臣自己可走。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吾不忍坐见文有麦秀之歌,黍离之悲。”说完昂首阔步走出了朝堂。姬瑾瑜望向远去的孙郁诺,对姬沛夏进言说:“天子受命于天,启信于民。普天之下,莫非王臣。天子虽去孙氏太史之职,然其仍为天子大夫。胡不以之为武信君,中土大夫,令之巡狩河洛之土,而使其感天恩浩荡。” 姬沛夏挥一挥衣袖,对群臣说:“皆依魏公。退朝。”然后便与中山侯一同回到内殿。
      镐京城外,杨柳依依。桥畔降水拍打堤岸,浪花前赴后继于其上终结。桥面上,九陌净无车马尘。桥上之人皆白衣白冠,琴为商音,以宣别情。柳荫之下,微风习习,衣襟飘似舞。姬瑾瑜折柳相赠:“史伯知亡。叔带谏王。遭谗去周,助晋兴邦。忧国良臣。为斥北宸。只身去国,其节若辰。嗟君昏聩,佳卿难归。石父持国,烽火为催。太史此去经年,庙堂失贤臣,不亦悲乎?若此,良辰好景皆为虚设。然太史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寡人观之亦断肠。如今,杨柳岸,晓风残月,良臣却因天子昏聩,去国远谪,是尊何德?惟折柳相赠,但愿太史安好。” 孙郁诺接过柳枝,太息而应答:“天子惟佞臣蒙蔽,近女色而远臣工,若斯,国运恐真不及五载。纵观汗青,殷鉴不远。我先祖事文十二世,于社稷寸土寸宇皆关乎情,于心实不认《麦秀》之歌。昔日褒侯直言而触犯天子,竟遭割舌而囚三载。洎及我劝其子献女子于天子处,方才放其归国。如此哀世,恐必生乱”姬瑾瑜有些惘然,顿足而叹:“寡人身为宗室,不能劝谏天子以兴家邦,是为失职份之罪也。”
      “魏公不必自责,况兴衰皆于天道,岂为人而轻能更易?魏公可知天子为何不满于君、予及褒侯?”孙郁诺长揖,引出陈年旧忆,若轩窗般开而难以再次闭合。“天子昔日为太子时,宠一个名为甄姝的侍女。考烈王崩后,吾曹三人共迎天子嗣位,见甄姝与天子相逐,褒侯怒此失礼之行,故将其杀之。其实那日非二人相逐,仅为天子隐于帷幕,令众侍共寻而已。褒侯刚直,却触犯天子,自然会令天子对我们三人不满。夕阳西陲,景虽无限,然已近黄昏。魏公留步,告辞。”
      远去的车马配上缤纷之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姬瑾瑜望着远去的车马,久久难以释怀,近侍新垣邢询问之后的打算,却得到出乎意料的回复:“回大梁,离开这一是非之地。”
      《文史灵王本纪》载,“灵王十一年七月,王昏聩。岐山地动,守臣急奏,王弗听。复诏天下遴选佳女,太史孙氏力谏,中山侯柳依毁之,王益怒,逐之。司空魏公亦去之。于斯,及先有褒氏,三贤已触王,余卿士多冷眼。”另《文史中山世家》载,“灵王十一年七月,侯除少师,总统王室,权俞于前。”

      纪国都城纪,纪侯姜芳若问纪国司寇徐婉华:“寡人依卿之谋,假中山侯毁齐侯于天子处,天子烹杀齐侯,故齐侯与寡人之怨甚矣。卿素善阴阳五行之术,知何以为破否?”徐婉华行礼,对纪侯说:“国君勿惊,依臣之见,天子纵欲过度,五内俱乱,恐时日不久。天子无后,其弟暴公不喜朝政,必辞天子之位。若论贤,天下诸侯必推魏公,魏公立,我纪必安。” 姜芳若仍有顾虑,再次询问,:“若魏公有失,何哉?”徐婉华回答说:“国君是否听闻过,九州之外亦有九州,天下之九州为赤县神州……”
note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序章——火与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