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致《药神》里那个像阿飞一般的人物 ...

  •   刚毅不屈。
      是彭浩自始至终给我留下的印象。

      他一出场就抢了程勇走私来的格列宁,一句话没有就是挑衅,然后不要命的逃。

      “劫富济贫啊!”
      程勇的话很恰当的概括了彭浩这个人的精神内核。
      纵观全剧,此人台词屈指可数,连笑容和哭泣等情绪都十分罕见。

      我们先回忆下彭浩在剧中的主要出场:
      第一次出场抢了吕受益手里的格列宁,分给了买不起药的患者。无台词。

      第二次出场被程勇收为马仔,免费帮忙卖药还债。无台词。

      第三次出场
      程勇说:“你欠的债已经还清了。”
      彭浩一句话没有搭起衣服就走。
      程勇拿出工资和两瓶格列宁拍在桌子上:“以后别傻不拉几把药分给别人了。”
      彭浩站在原地看他,也不去拿东西。
      思慧只好帮着把工资和药塞他怀里,又推着他到程勇面前:“还不谢谢勇哥。”
      “谢谢……”他讷讷的说。他似乎很久没说过谢谢了。
      “谢谁呀?”
      “勇哥……”他似乎离家在社会上流浪太久了,连一声哥都叫的有点小心翼翼。

      第四次出场是影片前半段的矛盾激化点,程勇决定把格列宁代理权给张长林,自己不再卖药。

      “他的药只不过是扑热息痛加淀粉,吃不死人的,上次那个老太太是因为吃了别的东西才出了问题。”程勇语气平淡的解释道。
      “你说的是人话吗?”
      彭浩看着程勇冷冷的说。
      这场戏有个细节值得推敲,就是彭浩原本想说又撤回来重说的那句话,“所以你就把我们……所以你就把病人交给那个假药贩子?”
      一开始彭浩用了“我们”这个词,“我们”无非指在座的老牧师,吕受益和思慧,这是个小团体,而不是更大“病人”圈子。

      因为在他心里一起患难的兄弟比任何事和人都重要,其次才是所谓的公理。
      这也是彭浩这个人物和阿飞神似的一点,两个人同样的刚毅,同样的可以为了朋友破头颅洒热血,同样有着不会后悔永不回头的那股子韧劲儿。
      在他们看来,义气,大如天。

      且看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原著对阿飞的描写:
      【这人走得很慢,但却绝不停顿,虽然听到了车铃马嘶声,但却绝不回头!他既没有带伞,也没有戴帽子,溶化了的冰雪,沿着他的脸流到他脖子里,他身上只穿件很单薄的衣服。
      但他的背脊仍然挺得笔直,他的人就象是铁打的,冰雪,严寒,疲倦,劳累,饥饿,都不能令他屈服。】

      彭浩在这场戏中,敬了程勇一杯酒后,拍碎玻璃杯,满手鲜血,面无表情的退场。
      再来对比一段《多情》原著对阿飞神态的刻画:
      【这张脸使人很容易就会联想到花冈石,倔强,坚定,冷漠,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甚至对他自己。】

      此刻的彭浩就是这种表情,但更多的是对程勇的失望和痛心。ps:散伙情节让我觉得有点道德绑架的味道。
      但为什么影片中的彭浩没有想到走私的后果,也没想到程勇被抓他的家人怎么办,甚至没想到他自己被抓他的家人怎么办?

      他不是没有想到,而是根本没去思考这个问题。
      他二十岁的年纪正当少年,就像阿飞一样,似一头孤狼,没有牵挂也不知胆怯,所谓少年不知愁滋味大概如此。
      他们都是为了朋友义气,为了善恶,付出一切的激进分子。
      彭浩不认同灰色地带,没有被世俗熏染,纯粹的不像是社会人,更像个江湖侠客。
      阿飞的快剑闻名江湖,被称“飞剑客”。
      彭浩开车骑车迅猛灵活又不顾一切,是不是也有点儿相似呢?

      第五场戏是程勇悼念吕受益,被赶出来时遇到了在楼梯上坐着默默扒橘子流泪的彭浩。无台词。

      第六场程勇决定重新卖药,去杀猪场请彭浩帮忙。彭浩看了看他,冷淡的说了句:“让开。”

      第七场戏,程勇一个人搬运药物,彭浩出现,还是一句话没说直接接过程勇怀里的箱子搬到了车上。

      第八场戏,午后夕阳下的码头上,程勇让他回家,理了发再回家,他认为家人觉得他早死了,所以不回去。
      “你不是还没死吗?”程勇说。
      彭浩最终还是决定回家看看。
      下面的对话,给我印象深刻,很自然的体现了彭浩这个人物除了刚毅,还有柔软的一面。
      “你是不是特瞧不起我?”程勇问。
      “是。”彭浩直言不讳。
      程勇听罢,眼神悲伤的望着海面:“我知道。”
      “以前是。”
      彭浩紧跟着说道。
      本场戏在二人打闹的身影中结束。

      第九场戏是彭浩这个人物的退场,本场戏
      发生在夜里,还是偷运格列宁药物,彭浩剪掉了黄毛,恢复了离家时的发型。
      他从一个浪子变成了一个归客。

      然而,命运如此捉弄这个少年,他无意中发现警方的车辆,拼命往回跑。
      他做了一个决定,没有太多犹豫,他帮程勇关上车门,定定的看着程勇。
      “怎么了?”
      程勇笑着问。
      “痛快了。”
      彭浩满头大汗地看着他,笑着轻轻说道。
      这是他死前的最后一句台词!
      和江湖侠客对面畅饮,酣畅淋漓的大喝一句“痛快!”同样的内容,不同的含义。
      彭浩的这句台词,轻飘飘的,显得很平常,却掩盖了生死的离别和承诺。

      程勇震惊的看着彭浩把车开走,引开了警察,在繁杂的车流之中灵活穿梭,毫不犹豫地一踩油门撞进了停车场,躲过了警方却还是躲不过飞来横祸,正得意间,被一辆集装箱货车狠狠撞上。
      彭浩就此丧命。

      “他才20岁,他就想活命!他有什么罪!他有什么罪!”
      程勇的这句台词让多少观众潸然泪下。
      彭浩这样年轻坚毅的生命,没输给背井离乡,没输给癌症,却输给了法,输给了穷,多么令人扼腕!

      影片中彭浩给我的感觉,是个一直被追,一直在奔跑,一直沉默,一直挺直脊梁的少年。

      没有什么能令他屈服,警察到程勇店中搜查的时候,其他人都听话的抱头蹲下,只有彭浩还是直挺挺的站着,程勇强行把他按了下来,他完全是看在程勇的面子上才选择弯腰。

      即使在危急时刻,他仍然仰起头朝曹斌警官一吹口哨,带着少年的不羁,一踩油门扬长而去。

      如果有一幅画面足以说明彭浩此人,我想,应该是在倒下尸山顶上,少年浑身浴血仍倔强地立着,他对着面前巍峨的穷山和法山,面无表情的扬脸一吹口哨:“我,不,服。”

      现实中有许多人屈服于社会形势,屈服于所谓的人情道德,束缚于各种来自工作上的枷锁,然而,彭浩不是。

      所以他更不像社会中常见的大多数人,我们也几乎遇不到他那样的人,放到现在,他只会被当作神经病,当作顽徒,当作□□的不法分子,不安定因素。
      因为只要有不公他就会出头,为了维护和谐,只有妥协和粉饰太平。

      在彭浩的心里只有善恶,没有对错。
      所以他明知走私犯法,还毅然帮程勇卖药。
      所以他握紧酒瓶想砸向逼思慧跳舞的舞厅男服务员,不管是否犯法。

      在他心里只认义气,没有生死。
      所以他明明自己也是白血病患者,却把抢来的药分给了别人。
      所以他明知开走程勇满载格列宁的车会冒着被警方抓获的风险,甚至丧命,却还是一踩油门扬长而去。

      影片明显透露出对“法不容情”的松动,动机占了主导地位,社会本身就是情感的维系体,一切回归本源。
      这也是为什么程勇在刑车上见到的彭浩不是那个一头黄毛的浪子,更像是个已经回家很久的孩子。

      如果再给彭浩阳光的笑容配上一句“痛快了”,感受就大大不同了。

      本篇文献给《药神》我最喜欢的角色彭浩,正是这个角色赋予了《药神》在贫穷困苦中的硬气和脊梁。

      它虽然是稚嫩的,但足以穿透绝望,正如他的一头黄发,倔强而阳光。

      (end)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