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14、变故 ...

  •   清晨,细雨连绵,曹大娘和大儿媳妇早早就起来了,睡在旁边的阿九脸上也恢复了自然的红润之色,此刻正呼呼地睡着。曹大娘将阿九抱到儿媳妇房间,放在自己小孙子小床上后,才和大儿媳给黎欢一行人做早食。
      许是太过劳累,天已大亮了,黎欢何琰等人都还未醒,曹大娘也不催她们,将早食放置在厨房的甑子上后,便开始忙自家的事。

      曹家院子跟一般农户相比大了很多,一座小二进的青瓦房,带着两个小院子,院里立着葡萄架,初夏季节,上面满是翠绿的叶子,后院有七八垄菜地,栽满了新鲜蔬菜,离菜地不远还搭着宽敞的牛棚猪圈,旁边是连通猪圈的茅厕。

      今天细雨连绵,但这并不影响曹大娘的好心情,她乐滋滋地哼着歌,跟在她身后的大儿媳妇有些好奇。

      “娘,你这是高兴啥呢?”

      “咱家又进银子了。”曹大娘低声跟儿媳妇分享自己的喜悦,“昨儿个晚上黎姑娘给了几颗碎银子,今早我今天仔细称了,足有四两半呢,添上一半就够你二弟一年的学徒费和你三弟半年的束脩了,娘能不高兴吗?”

      “有这好事?”

      曹大娘点头如捣蒜,“起初我以为就是个小姑娘来躲雨,也没想着收人家钱,就当为儿孙积德了,谁知道竟是个大顾客。”

      “也是娘您心善才得的善果,这大半夜地有人投宿,谁家不怕呀。”

      曹大娘很高兴儿媳妇的恭维,咧着嘴儿一直笑,“都说上天有好生之德,娘平时教你们要多存好心,做好事,就算得不到回报,但至少不会得罪人,人顺了,做什么都会顺的。”

      大儿媳妇乖巧地点头应是。

      曹大娘看着懂事的媳妇,心中慰藉,“你三弟之前提了,说等哪天天晴,让你爹和大朗砍竹子来建个竹屋,他说县城里热,每年夏天城里的贵人总喜欢到远山寺来拜佛避暑,到时候寺庙不够住,那咱们不是有生意了吗?小宝也三岁多了,再过个两年就得读书识字,到时候啊,竹屋的钱就让你收着,等二郎成亲了,就给你们分家,让你们过自己的日子去。”

      曹家大媳妇没想到婆婆这样想,感动得热泪盈眶,“娘,说什么分家,您和公公这样好的人,巴不得一辈子挨着您们,被您们管着、看着呢。二弟在酒楼学厨,三弟又是读书的苗子,孩他爹虽然没有二弟三弟那样出息,但他也踏实肯干,以后日子也不会差的。他们兄弟几个都被你和爹教得这样好,将来我可不怕会被两个弟媳欺负,咱家现在紧要的事情就是将二弟、三弟供出来,小宝还小,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您想想,到时候二弟要是有本事自己开酒楼了,三弟也当上官了,他们哪有时间陪着您们啊,也就我和石柱没出息,可能要一辈子赖着您们呢。”

      “傻孩子……”曹大娘有些欣慰地看着自家媳妇,自己还怕这个媳妇对于不能管家有意见,听她这么一说,心里头熨帖了不少,两人想着将来的好日子,埋头苦干也不觉辛苦。

      可是,这高兴劲儿还没过呢,曹大娘就看到自己小儿子匆匆忙忙地跑回家来了,一身蓝色青衿凌乱无比,头上的纶巾歪东倒西,用竹篾编制的书箱满是污泥,小儿子从小就稳重,曹大娘还是第一次见他这么狼狈。

      曹子修上气不接下气,曹家一家人都关切地上前去询问,“出啥事儿了,跑得这样急!”

      “我……我听同窗说青州的难民都往这边来了,赶紧收拾行李去城里躲躲吧!”

      “你前几日不是还说朝廷派人去赈灾了吗?怎么又往这边来了?”

      曹子修缓了口气,稍沉稳道:“是派人赈灾了,可是有人动了手脚,所有粮食都被换成了米糠石头,运到青州的时候,老百姓都红眼了,天使和青州留守的百姓官都被杀了,现在青州的难民到处流窜,走到哪儿抢杀到哪儿,各个得到消息的郡县都已经开始封城,娘,不说那么多了,咱们这儿可是青州通往县城的必经之路,你们赶紧收拾东西,再晚一点就要关城门了,我还要去通知谢大爷他们家呢,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收拾东西去躲一阵也没什么损失啊。”

      曹大娘还有些恍惚,心不在焉地和家人商量带哪些东西走,带不走的又放到哪里去,猛然间才想起后面院子还有黎欢一行人呢。

      彼时,黎欢何琰刚刚带着弟妹用完早餐,阿九果真如曹大娘说的那般好多了,两人还商量着多住几日,给阿九养好病再上路,突然就看到曹大娘慌慌张张地闯了进来。

      “黎姑娘,黎姑娘~”

      “大娘,别急,出什么事儿了。”

      “我家小子刚刚回来报信,说……说那个青州的百姓现在到处流窜,走到哪儿抢杀到哪儿,你们赶紧收拾收拾东西一起逃吧。”

      黎欢何琰面面相觑,他们也是青州的难民来着。

      “大娘,没那么严重,我们也是从青州出来逃难的,你看我们像那等穷凶极恶之人吗?”

      得知黎欢等人的身份,曹大娘倒是有些惊讶,看黎欢气定神闲的样子,有些放下心来,但想到小儿子平常稳重谨慎的性格,便把小儿子的说辞又说给黎欢何琰听。

      只见黎欢何琰脸色越来越严重,看曹家儿子的反应应是真的了。

      黎欢身体里有原主的记忆,她带着弟妹和村里人逃到外地是最早走的一批,除了散尽家财以及在林县差点被卖进青楼之外倒也没遇到什么大事,若果真如曹大娘所说那般,那早些走才好。
      她转过头去,想问何琰意见,却见他捏紧了拳头,眼睛发红。

      “你怎么了?”

      何琰察觉自己失态,松了拳头道:“无碍,只是听到这些事情有些气愤罢了,曹家小哥在县城里上学,同窗之间有些风声是正常的,不管是真是假,躲躲是应该的。只是不知大娘一家要往哪儿走?”

      “本想着去城里躲躲,但想到万一真冲到这里了,城里也不安全,我娘家小妹嫁在扬州,离这儿远,应该不会有事,你们要是不介意,可以和我们一起走的,我妹夫在杭州那边任职,有什么事也方便照应些。”

      “不用了大娘,我们是要往北走的,与大娘一家不同路,这个你拿着,路上总用得着的。”何琰从衣袖李拿出五张一百两的银票放进曹大娘的手里。

      “我的天爷”,曹大娘瞪大了眼睛,七八年前,小妹嫁给村里举人老爷做续弦的时候都只见过五十两,她何曾见过如此大钱,还是自己从未摸过的银票,她抖着手推却,口里的拒绝变得结巴起来,“何公子……这……这……这不能要,我没做什么……”

      “你救了我妹妹,这对我来说就是天大的事。”

      两人在这边你推我让,黎欢却瞪大了眼睛望向他,这货竟然瞒着她藏私房钱?
      啊呸!念头一起,心里又立马唾弃自己,什么私房钱,他们两个什么关系,人家也没必要什么都给她交代清楚,只是一想到之前自己为了挣钱,辛辛苦苦捉兔,为了卖钱还被人调戏,黎欢不禁怒从中来。
      “哼!”黎欢忍不住给了何琰一个白眼,吓得曹大娘赶紧把钱塞过去,匆忙逃了。

      “你怎么了?”

      “我们也算是出生入死的关系了吧,怎么就没见你对我这么大方过。”

      何琰有些摸不着头脑,黎欢怎么就生气了,她善良热心,以她的性格,拿钱给曹大娘一家她应该乐见其成才对啊。

      “那我们不是一直都在一起嘛,有用处的时候我才会拿出来,不然我们带着这么多孩子,被别人知道得惹多大麻烦啊。”

      黎欢知他说得有理,也知道他没义务对她坦诚以待,但就是不高兴。虽是这般想,但她还是从他手里拿过银票,急匆匆去给曹大娘一家,彼时曹家一家已收拾完毕,牛棚的青牛已经套上棚车,一车装着锅碗瓢盆厚重箱子,一车黎欢他们布置的一般,铺得厚厚实实的,用作移动的休息之地。曹家的小孙子正躺在上面睡得不亦乐乎。

      黎欢将曹大娘喊到一边,才把银票拿出来,“大娘,这个你收着,方才不是有意的,你不要放心上。

      曹大娘连忙推辞,“大娘没帮你们什么,用不着这样,大娘受不住。”
      黎欢也不说什么,直接将钱塞进她的包袱里,“大娘,我们一路逃难过来,知道逃难的苦楚,先不说逃难路上会遇到什么意外,就算是平常时候,你从这里到杭州也要不少花费呢,刚刚我也不是跟你发脾气,就是……哎,我也不知道怎么说,总之你收着。”

      “我懂我懂,我知道我老伴藏钱的时候也不好受……”

      “大娘,不是这个意思……”黎欢有些哭笑不得,咋就扯到老伴去了,她就是觉得自己对何家兄妹很好,好到以为自己已经和他们是一家人了,结果何琰一个举动却瞬间让她清醒地知道自己是个外人。

      “黎姑娘,也不知是何原因,让你们两个半大的孩子照顾弟妹,按说天灾人祸顾不得许多,我不该多说,但是这天灾总有过去的时候,那个时候你也到了成亲的年纪,若被人知道你和男子朝夕相处,会惹来闲话的,对你亲事不利。若你们父母在,自然会做好安排,可你们就两个半大的孩子,哪里会考虑到这些,等差不多稳定下来,你还是和黎公子挑明一些,不然的话,就要保持些距离,不要走得太近了。”

      黎欢知道她一番好心,心里也很受用,同时曹大娘这番话又更点醒了她,这不是那个自由开明、男女平等的时代,是承载着封建帝制、君臣父子阶级分明的国度。她的一言一行,不仅代表她个人,更是影响着她的家族,若她位居高处,或许会想着做一番事业,为这个社会的女性争取一些福利,但是她只是一个带着弟妹逃难的孤女,区区蝼蚁,她怎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撼动古制呢。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