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致读者 ...

  •   本书可以用于课堂教学也可以用于个人学习。它主要面向于英汉译者和英语专业的学生用于练习翻译。然而,我也希望它能够对其他中国人也同样有帮助,这些人要么是需要用英语书写,要么是想要提升自己对英语的掌握----他们工作在各行各业,新闻业,外事,商务,旅游业,广告业...
      Re:本书可用于课堂教学及个人学习。本书主要面向英汉译者和英语专业的学生用于练习翻译。我希望本书对其他中国人也有所帮助,这些人要么需要用英语写作,要么想要提升对英语的掌握----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新闻,外事,商务,旅游,广告等等。
      当然,本书的读者们对于第二语言的技巧掌握程度高低不同。但是总的来说,除了那些经验丰富,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大部分人在使用英语时不可避免的包含了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语,是一个奇怪的混合语言,可以用有着中文特点的英文来描述它。
      Re:当然,本书读者对于第二语言的掌握程度不一。但是总的来说,除了经验丰富,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大部分人在使用英语时一定会出现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既不是中文,也不是英语,而是一种奇怪的混合语言,是有着中文特点的英文。
      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我假设我的读者对英语语法有着基础的了解,如果他们想对语法做一些回顾的话,需要去找别的书来看。我的创作意图是告诉译者----或者往大了说,那些想要正确用英语写作的人----怎样去发现初稿中的中式英语,如何去校订稿件以便消除中式英语的成分。换句话说,这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们校订自己的作品以达到像是由教育良好的英语母语者书写的那样,使用纯正的英语。
      Re:写作本书时,我假定读者对英语语法有基础了解,如果读者想回顾语法内容,需要寻找合适的语法书,我的创作意图是告诉译者----或者再大一些,告诉想要正确使用英语写作的人----怎样发现初稿中的中式英语,如何去校订稿件,删除中式英语。换句话说,本书旨在帮助读者校订自己的文章,使其文章像是由教育良好的英语母语者写出的一样,使用纯正的英语。
      在像新华社,中国日报,外语出版社和中央翻译局这样的机构中,修正作品的任务通常都委托给高级翻译和编辑或者是外国“润色者”(这些人或多或少地有能力完成这项任务)。但是原则上,这种工作本可以由初稿编辑或者作者本人来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书中有时提到译者,有时提到润色者或校订者。这些任务不是互斥的:每个译者在重读初稿的时候都应该是他或她自己的润色者。
      Re:在新华社,中国日报,外语出版社和中央翻译局这样的机构中,校订稿件的工作通常都委托给高级翻译和编辑或者是外文审校(这些人或多或少有能力完成这项工作)。但是原则上,这种工作本可以由初稿编辑或者作者本人来完成。这也是为什么我在书中有时提到译者,有时提到审校。这些工作不是互斥的:每个译者在重读初稿时都应该是自己的审校。
      书中所列举的中式英语例句(每一个例句的A版本)都在官方文本中出现过。因此,尽管这些例句中,有部分经编辑指导做了简化,但没有一个例句是我自己写的。其中大部分都来自翻译初稿,这些稿子在付梓前校正了错误。还有一些是来自已发行的刊物--官方文件,《中国日报》,一些英语杂志等等。还有一个例句的来源需要特别指出,它出现在外国刊物中,比如《远东经济观察》或者《美国新闻》等。
      如果例句来源于翻译初稿,毫无疑问,我在这里提供的校订稿(文中的B版本)是由稿件的审校决定校订的版本。如果A版本出现在发行刊物中,那么我会将我认为该如何校订和我的建议放在书中。换句话说,书中所提议的校订稿B版本并不是唯一的正确修改方法。翻译不是科学,而是手艺,各行各业的手艺人对一个已知的技术问题有不同的意见和不同的解决方案。
      也许我作为一个对中文一无所知的人写出这种指导书是非常自大的。但是我拥有的做英法翻译的资历让我对翻译问题有了许多的思索。此外,在1980年到1990年,我在北京做了八年的润色者,起初是在外语出版社,后来是在中央翻译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在这些年我有幸和很多中文译者共事,他们有些人才刚出校园,而有些则是高级专家。他们让我受益匪浅。
      Re:作为一个对中文一无所知的人,我写这类指导书也许是非常自大的。但是我做英法翻译的经历让我对翻译问题有了许多的思索。此外,1980年到1990年间,我在北京做了八年的审校,起初是在外语出版社,后来是在中央翻译局(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这些年,我有幸和很多中文译者共事,他们有些才刚出校园,而有些则是高级专家。他们让我受益匪浅。
      尽管有这样的背景,但是如果没有两个宝贵的顾问认真地一再审阅我的稿件,我根本无法完成这本指导书。第一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姜桂华,他是中央翻译局英语部的退休主管,作为一个娴熟的校订者,他用他批判的眼光检查了每一个例句。第二个人是我的丈夫拉里,他给了我很多帮助,他是一个作者,也是新闻业的专家,并且有很长的时间都在中国教学和润色文章。这两位知识渊博的编辑,同时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母语者,给予我的批评建议是不可或缺的。
      Re:尽管有这些经历,但是如果没有两个宝贵的顾问认真地一再审阅我的稿件,我无法完成这本指导书。第一位是我的至交好友姜桂华,他是中央翻译局英语部的退休主管,作为一个娴熟的审校,他用他批判的眼光检查了每一个例句。第二位是我的丈夫拉里,他给了我很多帮助,他是一位作家,也是新闻业的专家,并且有很长的时间都在中国教学和润色文章。这两位知识渊博的编辑,同时也是英汉两种语言的母语者,给予我的批评建议是不可或缺的。

  • 作者有话要说:  这部分的revise主要是把“它”改了,中文对代词的依赖很小,不怕重复。顺便精简了一下描述,中文是比英语要简洁的语言,英译汉中,减词比增词要多。(不过这一点还是看自己把握)不要使用太多的“的”。
    分享一个近期小目标,E.M.Forster的书要成为公版书了,他有一本Maurice,我最近在看,很想看完之后翻译。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