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3、出宫  ...
            
                 
                
                    - 
                          狄国。徽景十二年。坤宁宫。
 “儿臣参见母后。”清脆稚嫩但又略显成熟的童声在寂寥的坤宁宫响起,声音的主人正是年仅五岁的狄国公主狄睿雅。立在皇后身边的段嬤嬤欣慰而又自豪地看着眼前身高仅及自己腰部的小公主,这位徽景帝惟一的女儿出生两个月后即能言,宫里人都称赞公主早慧,而且在皇后娘娘的教养下从一岁半起便开始学习权谋之术,由于皇后娘娘的严厉教导,小公主如今已基本掌握了复杂多变的权谋之术,可以冷静地应对宫廷的尔虞我诈和残酷斗争,这对于五岁稚龄的小公主而言实在不易,段嬤嬤回想起小公主为了达到皇后娘娘的要求而彻夜苦读的情景,心中感慨万千,对这位小公主是既敬佩又心疼。
 “《帝王术》背完了吗?”皇后严厉而冷淡地问道。
 “回母后,儿臣已全部背完。”
 “将第二章的第十五节背给本宫听听。”
 “是。君人者,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所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溢,则思江海而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弘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睿雅有条不紊地答道。
 “嗯。何为帝王之道?”
 “王道,一人为天。大权在握,审时度势,物尽其用,人尽其才,心宽以容天下,胸广以纳百川。”
 “嗯……雅儿,你如今已满五岁了,正是学武术的时候,你舅舅的师兄便是当今闻名天下的清道真人,你便跟着他习武吧。”
 “儿臣遵旨。”
 “雅儿,王者,不仅要精通治国和权谋之道,兵法及武术同样重要,一个真正的王者必须要做到,”皇后顿了顿,凝视着自己年仅五岁的女儿一字一句道,“面、面、俱、到。”
 一直低着头的小公主闻言倏地抬头,幽深的黑眸刹时绽放出睿智的光芒,“儿臣谨记母后教诲。”
 “好,记住就好,这《天朝政要》、《皇甫兵法集》、《三十六计》就随身带着,待有空时反复琢磨吧。”
 “谢母后赐书,儿臣定不负母后所望。”睿雅单腿跪地,抱拳道。
 “嗯,本宫有些累了,跪安吧。”
 “母后保重,儿臣告辞。”
 看着小公主如此辛苦,段嬤嬤心下不忍,向皇后跪地叩首道:“皇后娘娘,公主才五岁啊,为何要如此残酷地教育她啊!?”
 “因为,”皇后望向窗外,幽幽道,“她必须君、临、天、下。”
 
 狄国。徽景十二年。御花园。
 “哟,公主这急匆匆地是要往哪里去呀?”丽贵妃娇媚的嗓音响起。
 “儿臣参见父皇、贵妃娘娘。”睿雅疏远而有礼地应道,“回贵妃娘娘,儿臣正准备来向父皇辞行。”
 “辞行?”丽贵妃微讶。
 “儿臣想出宫游玩几年,望父皇成全。”
 “你想出宫?”徽景帝略微迟疑,狄国从无公主在大婚前出宫的先例。
 “皇上,既然公主有心出宫玩耍,皇上何乐而不为呢?”她早就看公主不顺眼了,现在正好来个眼不见为净,而且这公主心恋于玩耍享乐,想来以后必成不了什么事,丽贵妃心中冷笑。
 “可是……”徽景帝犹豫着,“爱妃,这……”
 “皇上,放公主出宫有那么难吗?皇上的旨意一下,谁还敢说一个‘不’字啊?”丽贵妃将头埋在徽景帝胸前,娇嗔道。
 “好,好,朕就听爱妃的。”徽景帝抱紧了怀中的温香软玉,连声应道。
 “儿臣谢父皇隆恩,儿臣告退。”面对这一幕,睿雅依旧不紊不乱地谢恩告退。
 “嗯,快退下吧。”徽景帝不耐地挥了挥手。
 “是。”睿雅冷淡地应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