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第一章 ...
-
早上7点的闹钟准时把苏漫从睡梦里叫醒,按下稍后提醒键,再贪恋最后几分钟被窝的温暖,是每个都市上班族清晨最后的一点奢侈了。盘起柔软的大波浪,花10分钟让热水澡唤醒全身每一个细胞,再花10分钟画上淡妆穿上职业装,搞定两份简单营养的早餐。
这一切就像流水线上的机器手,精准不容出错。任何一分钟的延误都可能导致自己被困在北京的堵车大军里,成为不能准时到达战场的逃兵,随时有可能被大部队抛弃,让你永远失去这片战场。
苏漫走进了女儿澄澄的房间,每当她把脸贴近女儿熟睡的小脸,她都忍不住要深深的闻一下女儿的气息,那种甜甜的,香香的,7岁小女孩独有的温暖味道。女儿的味道,可以让她瞬间感到安稳和宁静,让一切忙碌和奔波都有了意义。
曾经有多少个煎熬的夜里,苏漫被泪水和冰冷反复折磨得没有了力气,她快要失去了理智甚至想到过死亡,然后她就像快要用尽所有电量的一部机器,本能地在快要死机时抱紧了女儿。就是女儿身上的这种味道给她快速充电,让她擦干眼泪,等待黎明的阳光从窗帘的缝隙里重新照射进来,好给她面对新的一天的勇气。
女儿很乖,甜甜的叫了一声妈妈,就自行启动了高效能模式。苏澄澄就是一个小版的苏漫,从3岁跟着妈妈独自生活,她就被潜移默化的传染上了高度自立和效率最大化的习惯。一个7岁的小女孩,穿衣,洗漱,吃饭完全做到干净利落,游刃有余!
似乎在她的小世界里,只要能自己做的事情,独立愉快的把它搞定是理所应当的必备技能。难怪苏漫那些家有保姆干活,外有老公赚钱的全职妈妈朋友们总是不理解,苏漫和苏澄澄这母女俩是怎么把日子过得这么有条不紊还活色生香的。
8点整苏漫把澄澄送上了校车,自己也准时加入到北京四环路上的堵车大军中。从苏漫家到华贸中心不过10公里的距离,每天算上堵车都要开个半小时才能到。经历过离婚的折腾,苏漫早已练就了一个新技能,就是总能有效地把自己的心情调节到最好!
营造好心情这件事吧,主要取决于心智的成熟,要没有条件创造条件,要坚决贯彻:是事儿也就烦一会儿,一会儿就完事儿的大张伟先进思想。不管是堵车还是堵心,心情管理都可以化堵为顺,化悲愤为力量!
反正每天早上都得堵个半小时才能到公司已是改变不了的既定事实,何不让它成为一种享受!苏漫让车里流淌着她最喜欢的歌,手边一杯热腾腾的咖啡飘着几缕熟悉的咖啡香。外面的烦躁和吵杂仿佛被玻璃挡在了另外一个世界,本就与她无关,又何必自寻烦恼。
其实苏漫是个本性安静,内心干净的女人。她是个土生土长的北京女孩,出生在一个普普通通的知识分子家庭,从小学习不算努力,但是也不用家长操心。大人严令禁止的事情也一件都没敢干过。如今回想起来这样云淡风轻的学生生涯,似乎也是一种对青春的无端浪费。大把课余时间即没有投资到知识的海洋,也没敢去谈个恋爱什么的。对各别优秀学长即使有点暗恋的小心思,也都主动扼杀在脑海里,没有付诸于行动。
苏漫就那么中规中矩的在重点中学混到毕业,恐自己考上重点大学有点悬,毅然决然接受了家长的建议,去澳洲读完了大学。毕业后为了在澳洲找到一份稳定的全职工作,她又顺理成章的申请了独立技术移民,放弃了北京土著的身份和户口,在好山,好水,好无聊的澳洲大陆定居生活。
苏漫现在就职的这家澳资银行待遇还算丰厚。她在北京代表处的投资移民服务事务部当个小经理,帮那些新移民办理开户,理财,投资等相关业务。也顺带开发了不少上下游的合作项目,跟移民律师行,澳洲房产代理,商业合作机构保持着友好的合作关系。有时候苏漫站在华贸32层的办公室俯瞰雾霾中的北京,忍不住会想起当年在澳洲刚刚大学毕业的自己。
那时候的她简单透明,耳畔清风。那年她22岁,金融专业毕业,顺理成章地进入这家银行,从小职员做起。苏漫如愿以偿地加入了经济独立的单身女青年行列,就已经有点沾沾自喜了。她骨子里是那种胸无大志,小富即安的姑娘。
她那时候对自己事业方面的要求仅仅是找一份养的起自己的工作,可以不紧不慢的生活。在澳洲工作的4年间,她没有辜负那些周末和假期,山间野炊,海边漫步,自驾游,抓螃蟹,喂袋鼠…然而这样的慢生活过久了,又暗自惆怅,怎么还没疯狂就老了。
那一年,北京即将举办2008年奥运会的宣传画面反复在澳洲的媒体上出现。看着自己的家乡不停涌现出的鸟巢,水立方和大裤衩,她激动不已的主动申请调到北京办事处工作。一来可以跟家人还有老朋友把北京烤鸭和东来顺吃起来,二来她一直对澳洲男人不来电,心里还是固执的偏好让一个中国男人来当自己童话故事的男主角!
苏漫在事业上奋发图强,以及她对金钱的重新认识都要拜离婚所赐。一直对销售和业绩这些词有抵触心里的她,在2012年离婚后果断选择了能直接给公司带来客户和业绩的部门,离婚后这短短三年不仅给公司赢得可观的大客户和营业额,也为自己赢得了几连跳的升职和加薪,从而给她和女儿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安全感。
想当年,那个还没经历过婚姻锤炼的她,就像广大无知少女一样,固执的认为人生的下一个目标就是早日遇到那个能为她遮风挡雨的男人,安安稳稳岁月静好,一眼就能望到一个完美的童话结局。
故事的开头倒也跟她期许中的差不多。7年前的苏漫如愿从盛夏中的澳洲飞回了寒冬中的北京,也如愿认识了那个说爱她的男人。其实直到今天她也没有怀疑过他曾经真的爱过她,只是那种爱太肤浅太草率,太经不起岁月的推敲。
她还记得,认识他的第一个月,他会为了跟她共进午餐,每天从东城赶到朝阳,在她公司楼下先点好一份热腾腾的广式煲汤。看着她穿着知性修身的职业装,披着一头柔顺光泽的大波浪,踩着细跟高跟鞋款款地走进餐厅,带着职业女性的自信和未婚少女的羞涩坐在他对面,他会笑眯眯的说:“我就看不得你一个女孩子这么辛苦!来!一边喝汤一边点菜!空腹喝汤吸收的好!”
她还记得,认识他的第二个月,他会骗她说我带你去吃北京最地道的炸酱面!结果她被莫名其妙地拉到他妈妈家,看着她刚反应过来时那双惊慌失措的大眼睛,他反而得意地大叫:妈!做好点!您这儿媳妇娶不娶得回来就看您这碗炸酱面啦!
她还记得,认识他的第三个月,他拉她去首饰店买礼物,然后把她引到钻戒的柜台,让事先嘱咐好的导购说服她试戴那些闪亮亮的戒指。她很傻很天真的看着手上那颗闪闪发光,晶莹剔透的小钻石,满心欢喜地说:我手指细就是好吧!一颗小小的钻石戴在细细的手指上就会显得这么大呢!他含情脉脉搂着她说:这么好看就别摘了,反正你要嫁给我的!
她永远记得,认识他的第四个月是汶川大地震。北京虽然没有危险,但是震感强烈。她和无数写字楼里的白领们从紧急通道顺着楼梯惊慌失措地从30几层往下跑,好像那个时候人们才意识到,原来死亡可以离你那么近,发生的那么快,让你措手不及,没有机会叹息。安全抵达写字楼下面的中央广场后她一遍遍播着他的电话,但是所以人都没有了信号。
信号恢复后他电话里的第一句话是:“漫漫,我们结婚吧。”
苏漫说:“好!我不想万一哪天死了,都还没有结过婚。”
苏漫在那一刻哭了。她以为自己找到了那个会为她遮风挡雨的知心爱人,然而她万万没想到这辈子经历的大风大浪都是他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