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5、信仰(泰姐) ...

  •   现在的我们似乎很羞于谈“信仰”。为啥?在太多人的认知里,信仰是个高大上,但基本没啥用的东西。除了在一些报纸刊物上铿锵有力的文章中提起和看到—“坚定革命信仰,发扬XX精神…”,或者在偶尔的鸡汤文里看到,“人要有信仰,否则就会如何如何…”。但你若想正儿八经跟人谈一谈信仰的问题,我估计十有八九人家会觉得你是有毛病,而且还属于病的不轻的那种。但其实,每人都有自己的信仰,只不过是五花八门,因人而异。
      提起信仰,很多人都会想到宗教信仰。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书上、电视、电影里看到的关于宗教信仰的描述比较多,亲眼所见却很少。2015年机缘巧合,去过一次青海和西藏,也第一次看到了磕长头的人,有男有女,一步一跪,全身着地,匍匐向前。个个灰头土脸,衣服、鞋子早就是破旧不堪,可在他们的脸上你看不到任何的不甘和怨恨,反而是一种淡然的平静。我没敢跟他们说话,只是远远的看着,看着他们的那份虔诚,也看到他们身后的光芒。这是什么的力量?信仰的力量,或者说是宗教信仰的力量,这种力量有多大?不可估量。
      信仰,百度百科的解释说是“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我的理解,所谓信仰,就是对某种东西极端信任一种表现的形式。之所以说是极端,是因为很多时候,我们看到、听到、读到的一些人以及他们所做的事远远超出了一般人的想象和认知。当然,这些人都不是一般人。在这些人里,我们看到了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豪迈,看到了于谦“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干脆,看到了谭嗣同的“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洒脱,作为现在的我们,似乎很难理解当时他们的选择,到底是怎样的力量让他们一个个都能甘愿放弃一切,毅然“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很多解释说这是信仰的力量,因为有信仰,所以才能一往无前,生死不惧。在我看来,如果信仰可以分类大小,他们的信仰应该属于大信仰—舍生取义,以国为家。
      2016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多家电台都曾经播放过一部40集的文献纪录片—《信仰的力量》,每集25分钟。从战争年代开始,到建设时期,再到改革开放,讲述了这95年里一代代的共产党人如何的前仆后继,鞠躬尽瘁,以热血和坚守展现一个古老民族苦难辉煌的艰辛历程。我看的零零碎碎,没有全部看完,但对其中的一句解说词印象深刻--一个人要选择信仰并不难,但是要坚守信仰却是太难。我常在想,如果信仰坚持不是那么难,是不是就会大家都一样,浑浑噩噩在历史的潮流中浮沉,管你变节背叛还是倒戈投降,你不嫌弃我,我也不嫌弃你。是不是历史上也就不会留下那么多名传千古的英雄豪杰、或是万世骂名的奸佞小人。说点例子。正面的,比如,苏武牧羊,苏武被扣留以后,无论是严刑拷打还是高官厚禄,信仰不变,气节不改,一心向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直到汉昭帝初年,苏武才得以归汉。 “始以强壮出,及还,须发尽白。”比如,史可法,面对蜂涌而来的清兵,抱定“城亡与亡”的决心,与将士坚守孤城,兵败城破,多次劝降,答曰“吾为朝廷大臣,岂肯偷生为万世罪人!吾头可断,身不可辱,愿速死,从先帝于地下。”从容赴死。写到这,又想起了这几天网上的一个新闻---《信仰者》入围上海国际电影节,这是一部讲述方志敏以及其他烈士事迹的电影。目前电影还没有正式上映,从零星看过电影的人的评论里,看到了一个个坚定的、鲜活的无产阶级革命者,他们对信仰的那份“虽九死而不悔”的坚定,让现在的我们汗颜。方志敏,那个在我们中学课本里写过《可爱的中国》、《清贫》的人,字里行间几分诙谐,几分无奈,更有几多豪迈。军团长刘畴西,他说:“男儿到死心如铁,让我放弃我的信仰,你们做不到”。挎着破瓷碗的师长胡天桃,“母亲留下来的,要饭的碗。为了天下母亲不再要饭,我才和你们干!”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用自己的生命去践行、诠释了自己的信仰---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终身。反面的,我们都熟知的秦桧就不用说了,后代子孙都说“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最绝的还是乾隆大帝的《贰臣传》和《逆臣传》,把那些在明朝担任相当职务但却投诚到清朝队伍里来的人,一百多个,一一列出,并诏曰“今事后凭情而论,若而人者皆以胜国臣僚,乃遭际时艰,不能为其主临危受命,辄复畏死幸生,忝颜降附,岂得复谓之完人!即或稍有片长足录,其瑕疵自不能掩。”啥意思?“一臣不事二主”,甭管你有啥理由,只要你是“忝颜降附”,就是叛徒。写到这,突然想起了陈佩斯与朱时茂的小品---《主角与配角》里的陈佩斯满脸堆笑,一副谄媚样,说出的那句经典台词“皇军托我给您带个话…”让我们曾经捧腹大笑的同时,其实也说的是同一个道理----所有的叛徒,都不会有好下场,叛徒者,放弃信仰之人也。
      现在写这些,似乎都比较遥远,现在的我们,没有刀光剑影,没有鼓角争鸣,没有血雨腥风,没有朝不保夕,和平年代平静且安逸的生活让我们以为曾经的这些事,这些人都是历史的虚构,如同那个曾经说出“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一样,那些曾经的一腔腔热血逐渐被历史遗忘,甚至被怀疑和否定,“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这句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现在的我们最应该面对的现实。
      很多人都在说,现在的人们没有信仰。作为普罗大众,要想做到有如先辈们那般的“以国为家”的大信仰,难度比较大,但是要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小信仰还是必须要有的。啥是小信仰?就是你知道你今后要奔着哪个方向去,而信仰就是你前行的力量和约束。你要是奔着钱去,你得知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你要是奔着名去,你得知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有信仰的人不容易迷失方向。当然,这个信仰首先得是正确的信仰。何为正确的信仰?我们不讲必须是高大上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要为全人类谋幸福,但至少我们的信仰要符合良心道德,伦理纲常,达不到损己利人,但绝对不能是损人利己。没有信仰会咋样?白岩松在他的《幸福了吗》提到了一句话—没有信仰就没有底线,我觉得甚有道理。没有底线就没有畏惧。没有畏惧的世界,是怎样的样子,谁敢想象?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每天无数的消息、新闻、八卦一次次的冲击着我们的脑仁,让我们一次次刷新对人的道德、底线、操守的认知,在这些东西面前,你若问起“信仰”问题,简直就是滑天下之大稽。
      就在敲下这些文字的时候,闺女给我看了一则新闻,“大妈捡手机索要2000元报酬不成,当街怒摔失主手机!”开始我以为又是啥新闻噱头,点开一看,乖乖,全是实锤—有视频,有声音。小姑娘骑车路上不慎丢掉自己的苹果7手机,一个中年大妈捡到后,索要报酬2000元,小姑娘以一箱杨梅加500元的谢意恳请大妈归还手机,大妈坚持不同意,大妈说 “反正我就一句话,你们爱要不要…”几番磋商,无论小姑娘咋说,大妈就是一个价—2000.。一怒之下,小姑娘愤然报警,大妈一看报警,拿起手机直接砸到地上---你不给钱,也就甭想拿到手机。看完之后,心里真是很突突—这个社会是怎么了?我们一直以来的传统美德---拾金不昧被远远抛之一边不提,最重要的是做人竟然可以这么没底线吗?都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大妈这般作为,说明了一个问题,在她的心里,什么道德,什么良知,什么信仰,统统都不如拿到手里的钱。我又在想,你说大妈这样的人,为了钱,可以没有任何底线和畏惧,你敢与之交往吗?大妈一定也是有孩子的,对于她的孩子来说,有这样的一个母亲教育,他(她)的道德和底线又能有多好呢?道德底线都没有,信仰就更不用提了,这样的人发展下去,对社会又是怎样的一番冲击?原谅我的杞人忧天。
      愿你我能“在最危险的情形下,最虔诚的信仰支撑着我们;在最严重的困难面前,虔诚的信仰帮助我们获得胜利”,
      信仰如果是一盏灯,希望它能为你我照亮未来的旅程,信仰如果是一把剑,希望它能为你我劈开未来的彷徨与迷茫,让你我从容面对,不负每段好时光。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