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1 ...

  •   1939年,华沙。
      德军突如其来的轰炸并没有使琴声中断,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受到丝毫影响。肖邦的第20号升c小号夜曲依然继续播放着,通过波兰电台传播到每一个角落。
      瓦列斯迪洛·席皮尔曼是一名犹太籍钢琴家。他们全家都是犹太人。华沙沦陷后,这样的身份使他们被迫搬家,被迫戴上犹太人的标志,被迫接受这些不平等的待遇。
      也许是因为上帝都珍惜有才华的人,在被运往集中营的途中,席皮尔曼被一位善良的士兵救下,之后开始了东躲西藏,颠沛流离的生活。
      在一幢从战火中幸存下来的房子里,他找到了一个罐头。他试着用铁钩将罐头打开,可是罐头掉在了地上。席皮尔曼没有去捡,因为在罐头掉落的地方不知道什么时候站了一个年轻的德国军官。他本以为军官会立即开枪杀了他,可是并没有。军官只是问他:“你在这里做什么?你是谁?听得懂吗?”声线平和,不带命令。听了席皮尔曼的回答后,他又问:“你的职业是什么?”“钢琴家。”“钢琴家。”军官重复道,若有所思。他示意席皮尔曼跟他走。
      他们来到一间房内,那里摆着一架钢琴。军官让他弹一首曲子。
      他将颤抖着的双手轻轻放在琴键上,犹豫许久,在钢琴上按下第一个键。细碎的音符逐渐连成旋律,原本僵硬的手指也逐渐灵活起来。军官静静地听着,看着他的十指在黑白琴键之间飞舞。
      Ballade No.1 in G Minor , Op.23.
      肖邦第23号作品,g小调第一叙事曲——在华沙起义失败,波兰亡国之际创作的,充满浓浓的爱国情怀的作品。

      曲终。
      一片寂静。
      军官问席皮尔曼:“你躲在这里吗?”
      席皮尔曼抬头,他的双眼已经溢满泪水:“是。”
      军官不久后就离开了,他并没有杀他。

      德军似乎打算在这里驻扎下来。从那以后,每隔一段时间就军官就会给席皮尔曼一些食物。一天,军官带着一个大包裹来找他,告诉他:“我们要撤退了。”席皮尔曼打开包裹,那里面的食物足够他支撑到自己获救的那一天。他嗫嚅着:“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你。”
      “不要感谢我。
      要感谢上帝。
      他让我们死里逃生,这就是我们为什么要信仰他。”
      军官说完打算离开,却又转身,问他:“战争结束后你打算做什么?”
      “我会继续呆在波兰电台,弹钢琴。”
      “告诉我你的名字,也许我会来听你演奏。”
      “席皮尔曼。”
      “席皮尔曼。”军官重复道。
      “对钢琴家来说这是一个好名字。”军官说罢转身离开。

      后来战争结束了。席皮尔曼的确回到了波兰电台,像他所说的那样,弹钢琴。可他再也没有看见那位在他最困难时期给予过他极大帮助的德国军官。

      “ Wladyslaw Szpilman continued to live in Warsaw until his death on 6th July , 2000. He was 88 years old.”
      “ The name of that German officer was Wilm Hosenfeld.
      “All that is known is that he died in a Soviet Prisoner-of-war camp in 1952.”
      瓦列斯迪洛·席皮尔曼继续住在华沙,直到2000年7月6日去世,享年88岁。
      那个德国军官的名字是威廉·霍森菲尔。仅知他于1952年死在苏联的战俘营。

      多么值得庆幸,在这场漫长的战争中,在席皮尔曼几乎绝望的时刻,他遇到了那位善良的德国军官。在躲避纳粹的过程中,他遇见过太多太多残忍的事了。那个因为腿脚不便不能向纳粹行礼,被直接扔下楼的老人;那些因为身体虚弱而被射杀的劳犯们;还有那个因为母亲害怕哭声引来纳粹而被活活闷死的孩子……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幸存下来的犹太人每天活在胆战心惊之中,他们的生命很可能会在下一秒终结。这些噩梦,每天都在重复着,每天每天。
      战争啊,挑起它的人在愉快地叫嚣着,处于被动的一方在顽强抵抗的同时,也在不停地流泪。多么残酷的一个恶魔。它带给人们那么多的痛苦,却不肯停歇。
      可也正因为如此,在这样一个残酷的大背景下,那一件件小事才会如此温暖。它像黑暗中的烛光,温柔地照进心里。于是你终于能够相信,原来在那个时候,也会有那么善良的人存在。在那个时候,善良才显得更为可贵。
      也许很少有人会注意到,霍森菲尔上校的桌子上。有一张他的家人的合照。
      这大概就是他会那么温柔善良的原因吧,因为他也有家要去守护。他在战争中展现的那些善良,就是人性中最美好的一部分吧。多少人的信仰和坚守的道德在极端种族主义的炮火下成为一片废墟,可是善良却幸存了下来。人性中最初的最原始的那一部分,就是善良的。
      人之初,性本善。

      人们常说,在波兰,没有比席皮尔曼更懂肖邦了。这位优秀的钢琴家,的确能够将肖邦乐曲中所想表达的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那天在琴房里,他选择弹肖邦,选择弹那首叙事曲,一定是有原因的。那首充满肖邦对祖国的关心和热爱的叙事曲,从他的指尖流出,传出屋外,在寒冷的冬夜里飘荡,带着无限的悲愤和痛苦。在极强的音被敲下后,是极弱的双音,就像在顽强抵抗后却依然失败的一声轻轻的叹息。
      曲终。长久的沉默。琴声的消失让这个夜晚更加寂静,寂静得让人害怕。
      只有在这种民族、国家危亡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理解肖邦。这位音乐家在20岁那年离开波兰,之后就再也没有回到过他深爱的祖国。但他仍然密切地关心着祖国的命运。他也会为它哭泣,为它担忧。肖邦的音乐,于波兰人民而言,是一种已深深渗透至骨髓的精神支柱;他的音乐,有着对祖国深深地热爱和最深切的祝福。
      所以也就不会奇怪,为什么席皮尔曼会选择弹肖邦,为什么能如此自然地将肖邦那些藏在乐曲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那是波兰人民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对祖国的忠诚、热爱,以及,宁死不屈。这是一个不堪忍受祖国遭受异族奴役的民族英雄以身殉国的故事。
      只是在多年后,当席皮尔曼再一次弹起肖邦时,从他的指尖下也许还会流露出一种温柔。那是一名德国军官给一位落魄的犹太钢琴家的关爱和温暖。
      于是他选择将他记录下来。
      于是就有了这个故事。

      城市之死。
      城市死了,人还活着。善良还活着。它会一直活下去,直到时间的尽头。

      【附】
      战争结束后的1945年,席皮尔曼开始撰写回忆录。凭借惊人的记忆力,他清楚地记得自己度过的每一段时光,交往过的每一个人的名字和住过的每一个地方。这部回忆录与1946年出版,书名为《城市之死》,但由于书中描写了波兰犹太人对当时苏联的不信任,遭到苏联查禁。直到90年代,这本书才得以重见天日,改名为《钢琴家》在美国重新发行,并一举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