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纯爱
衍生
无CP+
百合
完结
分类
排行
全本
包月
免费
中短篇
APP
反馈
书名
作者
高级搜索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一.红色(2) ...
[有多少人,愿意用火红的青春年少去奠基。]
生活无法完满这个道理,艾芙很早就懂了。在青春年少的同龄人站在大学的起始踌躇满志、自认必要有一番作为时,她就隐隐约约注意到了些不和谐的音符。21世纪的科学,是本世纪初最大的学科误导,甚至被很多局中人指为笑话。有一句话说得好,一门科学从基础到繁盛,定要经过几代人的无私奉献与努力。但究竟有多少人,愿意用自己的青春年少去默默无闻地完成奠基人的职责?
生命科学,对于艾芙的很多同学来说,最后竟成了华丽的梦魇。
艾芙当初本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信条,选择了这条路。时常有人问她,你后悔过吗?她早已可以安然面对这种揭伤疤的问题,笑着回答:“没有过。”而她确实,基本上没有后悔过,这也比较奇怪。
然而现实永远是残酷的。艾芙用自己的1/5的生命去验证了这一点。她进入实验室学习比大多数都早。最开始时,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敢做敢闯,不怕累;后来,重复劳动渐渐磨平了兴奋;再后来,发生了一些变故,她终于亲眼见到了生命科学在中国的现状。功利,难有大成,僧多粥少,急躁,已经成为很多从业者共同的弊病。在这一点上,艾芙开始慢慢支持那些铁了心要出国的同学们:或许不一定能得到更好,却也存了不小的希望。
她自己呢?生活无法完满。她没钱,成绩并不优异,更重要的是,她很天真。她总认为可以螳臂当车、蚍蜉撼树。在直升研究生的面试中,她昂首,自信满满地说:“我认为中国的生物科学一定可以有长足的发展。我愿意为这一发展做出自己的努力。”
本校的老师不动声色,问了句:“你为什么愿意在国内读研究生,很多像你差不多成绩的同学都会出国吧?”
艾芙搬出早已准备好的答案:“我有自己的追求,我相信环境早就人,但更多的是人自身的努力。国内的科研环境在日益变好,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国家承认中国的实力。而且,我觉得离家近些好。”
那位老师笑笑,说:“你有决心很好。”
艾芙后来想到,这位老师可能天天遇到这种满嘴大道理的幼稚小孩,早已见惯不惯了——笑话,长者的坚持可以是出自实践与经验,小毛孩的坚持哪里来的?不过一年,她就知道,自己对当初的誓言,已经不再坚信。
谁说走上社会才会把你磨平?科研这条路,已经让你鲜血淋漓。
誓言,总是最靠不住的。亦舒说过,花言巧语,总是说给不相干的人听的。自己不愿承认罢了。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同伴们一个个退出生命科学的领域,改行到各行各业。这条路,竟然越走越窄,越走越孤独。
艾芙自己是个有些心机的人。她知道自己成不了个完美的科学家,这条路对她来说太过沉寂。她早在本科便在公司实习锻炼过,第一个上司便是完美主义者Tracy。都说投行只招聪明的不招对的,倒不尽然,Tracy实在是个既聪明又对的人。只是那样的辛苦与机遇、挑战与快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承受。在如今实习生多半是“影帝影后”“表哥表姐”的现状下,这样的实习机会不可多得。就如同Tracy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自小便争强好胜的艾芙,忍不住被吸引;但她却拒绝了改变——既胆小,又心怀希望。她还是想,圣坛上的科学,才是最吸引人的吧。实习的日子,平静而富有挑战,快乐却很是疲累。
很多理科的学生,总是抱怨信息不对称,其实就算一扇门打开在你面前,你敢闯么?敢么?
艾芙给出了否定的答案。她选择了一条人迹越来越罕至的路——这从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她的一生。
两年后,艾芙读到了这首诗。
森林叶黄,林中岔道各奔一方
我一人独行,无限惆怅
不能把两条路同时造访
良久伫立,我朝第一条路眺望
路转处惟见林深草长
我再把另一条路探望
一样美丽,一样坦荡
但或许更令人向往
虽然两条路都曾有行人过往
但这条路芳草萋萋,更少人踏荒
那天早晨落叶满道上
落叶上尚无脚踩的痕伤
啊,且将第一条路留待他日寻访
明知道路穷处又是路
重游此地怕是痴想
那以后岁月流逝,日久天长
有一天长叹一声我要诉讲
林中两条岔道彷徨
我选择了行人更少的一条路
某一天,长叹一声。
已经研二的她不无幻想:曾经在圣坛之上的科学,是什么样子的呢?
非常喜欢的一首诗,再次现身。
注:影帝影后--专门做打印复印工作的男生女生;
表哥表姐--专门制作表格的男生女生。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一.红色(2)
下一章
上一章
回目录
加入书签
看书评
回收藏
首页
[灌溉营养液]
昵称: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你的月石:
0
块 消耗
2
块月石
【月石说明】
打开/关闭本文嗑糖功能
内容: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