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设置

26、能分辨出官阶的狗 ...

  •   王家人个个被吓的屁滚尿流的,最怕上当人倒过来算账。王有才躲在窑门里,从门缝中见七个尼姑,八个村里小伙,把一伙儿气势汹汹的人挡走之后,遂在心中掉了一块石头。他擦擦额头上的虚汗,打开窑门,便要把村里的这些姑娘,小伙叫进窑里。正在这时,有人急急地跑来,告诉麦芽儿道:
      ‘丁石旦来了,手里拿着一根碗口粗的椽子....’
      麦芽儿一听,额头虚汗直冒,她立刻下令道:‘撤’,她自己先溜了,在朦朦胧胧的夜色下,已无行无踪。
      还是纳月兰要饭没有风险,且舒坦地住在宽敞明亮的四合院里。不仅如此,纳月兰要饭,还在黄河边留下了美好的佳话。
      每天晚上,纳月兰把炕生着,陪老太太说说话,讲些山里的新鲜故事,及风土人情。清晨起来,把房里院里打扫干净,把水担好,她这才轻轻地关上漆亮的院门,领着芹儿‘上班’去了。
      两排老树夹着一条弯弯的村间小路,金灿灿的太阳光,透过茂密的枝桠新叶,洒落在小路上,满地金光点点。
      芹儿对娘说道:‘老奶奶的小孙子,和我一起来要饭那该多好哇。这里有树有小溪,多好玩!’
      娘对芹儿说道:“傻孩子,人家肚子吃得饱饱的,怎能来要饭?等到山里富了,把小哥哥接到山里去玩。’
      芹儿拍着手笑道:‘好呀,好呀....’
      又过了一座小桥,由三块石板铺成的小桥,小桥的两侧是一条毕直的小渠,渠水潺潺在流淌。在小桥下,有一所小学堂,传出啷啷的读书声。芹儿伸长脖子羡慕地听着,一忽儿又传来了《人民公社好》的歌声。芹儿对娘说道:
      ‘娘,我要上学....’
      纳月兰最怕经过学堂,她只得安慰道:‘咱要积极地上班,努力地要饭,有了粮,有了钱,娘送你去学堂。’
      芹儿拍着手又笑道:‘好呀,好呀....’
      芹儿高兴地又在一个宅院门前停下,高声哀求道:
      ‘大爷大娘行行好吧,给点米....;
      ‘汪汪,汪汪...’院里突然响起了一阵凶狠的狗叫,却不见有人出来搭理施舍。芹儿倏地躲到了娘的背后,娘说道;\'别怕,咱再走一家吧。‘
      娘儿俩刚要抬步走,隔壁一间土屋里走出一个老大爷来,手里端着一碗白米,倒入了纳月兰的米袋里。纳月兰赶忙说道:’芹儿,快给老爷爷磕头道谢。‘
      芹儿毕恭毕敬地向老人磕了一个头说道:’谢谢爷爷,菩萨保佑老爷爷...’
      老大爷乐呵呵的,笑道:‘好好,好好,快离开此地,这狗咬人。’
      纳月兰赶紧拉着芹儿走离了宅门,宅门里仍传出阵阵吠声。
      ‘这是什么呀?’芹儿忽然看见一只墨绿色的小布袋,她弯腰拾起交给了娘。纳月兰把布袋子打开,里面装了一大包油了纸的点心,一本书,还有一个皮夹子。
      ‘谁把包丢了?’纳月兰心想。她环顾四周,正是中午时分,没有过路人。她又想,这不能随意交给人,一定要设法交还失主,丢包的人现在一定非常焦急。她无心再去讨要,一手提着要来的不多的一点米,一手紧捏绿色布袋子,领着芹儿回到了住地,把包原封不动地交给了老太太。
      老太太打开钱包一看,里面装了贰佰多元钱,三十多斤地方粮票,一个工作证。老太太心里十分感动,心想这么个好人为啥修了个要饭的命?
      老太太叫来了大队长,大队长随意把书翻了一下,从书中又掉下一页硬硬的铅印白纸来。大队长一看,嚷嚷道:‘他娘的钱算啥?这是一张干部调令,调省厅工作呢!’
      大队长望着这膀园身高的女人,对老太太说道:‘别看我两只眼睛凶相,眼里可有水呐,一瞧就知道这母女俩是好人。若不是他娘的我老婆子是醋罐子,轮不到你老太太攀这门要饭亲,我大队长早把母女俩接回家了。’
      老太太笑道;\'你别嘴上甜,这么个壮劳力,这么个好人,你不想想办法给她找个活干?‘
      大队长瞪着眼,说道:’就你老太太会当观音?我就不会做个如来佛?他娘的大队长干啥的?群众的‘下三烂’!
      纳月兰心里喜洋洋的,忙插嘴道:’大队长是群众的勤务兵,也是群众的领导人,带头人!’
      大队长难得又笑了,说道:‘听听,说得多好!’
      老太太乐了,说道:‘若是这样,我的西凤酒又倒霉了。’
      大队长说道:‘两瓶!他娘的,按理说,该去派出所,但此人我认识,就在那宅门里住,还养着一条凶狗....’
      ‘哦....’纳月兰说道:‘就在这跟前拾得,那狗一叫,芹儿吓的。’
      大队长问道:‘没咬着吧?’
      纳月兰说:‘门没开,狗没出来。’
      大队长气愤地说道:‘那还好,要不我非烧了这张调令不可!’
      ‘就是咬了也不能烧人要紧的东西’纳月兰赶忙说道。
      大队长叹道:‘你这才是给人上党课呢。我去找他,你们等着。’
      失主来了,翕张着嘴,说不出话。大队长对他讲道:‘你丢的东西,就是这位来川区要饭的社员同志拾到的。她母女俩上你家要过饭,没要上一粒米,你那条狗却把芹儿娃吓得要命。这位要饭的社员同志讲,哪怕被你家的狗咬了,也要把东西交还给你。他娘的,你听听....’
      失主仍然翕张着,说不出话,他望着这个膀园身高的要饭女,就要向他叩头。纳月兰赶忙挡着,说道:‘别别,使不得,使不得....你若有心,给我一碗米吧....’
      失主说话了:‘我给你拉一车,这钱,这粮票,这点心,我都送你。这张调令....我三年心血,叩的头....把漆子叩折了.....这狗....我杀了它!’
      纳月兰赶忙挡道:‘别别,这也是条命....’
      失主抢着说:‘杀了它。这条狗灵心好大,它能分辨出普通社员,要饭的....它就朝外乱叫,我老婆就不出来开门。它也能分辨出官比我高的底气足的人,它就朝里叫,我老婆就笑嘻嘻地出来开门迎接。今天这位要饭的社员同志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政治课,我怎能再养着这条畜生?’
      大队长说道:‘这种狗又不是一条,两条,也不少呢,怎能杀完?留下展览’
      纳月兰说道:‘把它送到羊圈去,见了盗贼就咬,见了偷吃集体羊只的干部就咬,让它做些贡献,维护集体经济。’
      失主笑了,连连说道:‘好主意,好主意。’
      老太太说话了:‘你们尽说狗干啥?快说这事咋了呢。’
      在大家的苦劝下,纳月兰收下了点心,粮票,又收下了五十元钱。从此,在黄河边传着一个佳话,从山里来逃荒要饭的母女俩,拾金不昧,风格高尚。失主还写了一篇通讯文章,寄到广播站。这下难道了站长,要把‘逃荒要饭’五个字,改为‘走亲戚的过路人’,但失主不同意,坚持要突出这五个关键的字眼。据说后来广播了,就是大家都没听到。
      大队长真的去找了社长,反映了这母女俩的情况。结果,把纳月兰安排在粉条作坊里工作,作坊供母女俩吃饭,每月再给叁拾元工资。这一下,纳月兰的那张胖脸上的大嘴,笑得合不拢了,心想春荒躲过了,再挣些活钱回家,就是今年再旱,回村去也能宽宽地过去。
      纳月兰专门挑水,两个水桶往她肩上一担,宛如两只下面条用的钢筋锅。作坊里脏,纳月兰把它里里外外打扫得干干净净。作坊里干苦力的人,心的本来就善,见了这么个女力士,又勤快肯干,都很高兴,待母女俩就像自己家里人一样。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