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文学城
下一章   目录  设置

1、引子 ...

  •   洛水城自古繁华,虽然江山几易其手,可往前数四百二十多年,洛水城一直是国都。十一年前高氏夺了天下,高祖皇帝依然选择定都洛水。因此,这座古城非但没有受战乱的影响,反而在新朝的统治下,更加的繁盛了。
      然而,繁华如洛水,日子过得舒服的也只有不到十分之一的权贵富商们,大部分平民百姓还是过着勉强温饱的日子。三两天能吃一顿肉,每季能换上新衣服,家中的女眷能有一两件银首饰,已经算是“不赖”的人家了。在遍是穷人的城南,这种人家的子女在婚嫁市场上可以算是抢手货了。
      康乐坊的印家便是这样的一户人家。

      在康乐坊附近的众多人家中,印家算是“小康人家”。印家现在的印弘小哥儿的祖父,运气好,娶了一个什么大官人家出来的丫鬟,那丫鬟有些见识,又带了一笔钱出来,得当地经营了几年,印家便有了一份小小的家业。
      不过,印家几代都是单传,印弘的父亲又早逝,寡母一个人带着年幼的印弘,也颇为艰难,这家里的积蓄也花去了不少。好容易印弘长大,印母本想找个嫁妆丰实些的姑娘娶过来,好帮衬家里,谁知,印弘偏偏看上了家附近晏家的姑娘。

      虽然洛水城城南多是穷苦百姓,可这“穷”的等级还不一样。晏家属于赤贫人家,有上顿没下顿的,全家五口就靠晏姑娘的哥哥晏立春打零工养活。晏姑娘长得不错,算是康乐坊巷花级的人物,但是因为家里实在太穷,没有什么人家愿意提亲。都是穷人,谁愿意去娶个比自己更穷的?也就是印家略有些家底,印弘不介意晏姑娘家穷的叮当响,跟母亲吵了一架,母亲到底争不过儿子,还是找了媒人上晏家提亲。
      晏姑娘父母均故,只有兄嫂为她作主。印家是这附近相当不错的人家,晏姑娘兄嫂岂能不愿意?收了五两银子的聘礼,就让妹子带着两件袄子和两床棉被嫁进了印家。
      故事,就要从晏姑娘出嫁后的第五年说起。

      柴婆子给人接生回来,路过康乐坊时,听见一阵吵闹声和孩子的哭泣声。她有些好奇,拐过来看时,发现印家的门口已经围了好几个人了。她问一个相熟的女子道:“陈家妹子,这是怎么了?”
      那女子看上去是个和善的,她叹了一口气,道:“他们家前儿生的三闺女身子不好,高烧不退,请了医生,说是得花不少钱买个什么药,就算吃了药,也不一定能救过来。印家嫂子本就因为弘小哥媳妇生了三个闺女不高兴,大闺女才四岁,这大冷天的还要洗衣服,一点儿都不心疼的,怎么愿意花钱给孙女买药?竟是要让孩子自生自灭了。弘小哥媳妇求印家嫂子,约摸着说了些什么不好听的,印家嫂子气儿上来了,吵着要弘小哥休妻呢。”

      柴婆子听了,有所触动,又问道:“那弘小哥儿怎么说?”
      陈婶子叹道:“他能怎么办?无非是劝老婆跟老娘道歉,哄着老娘呗。都有三个孩子了,真再娶谁家姑娘愿意嫁?”
      柴婆子冷笑一声,走到印家门口,加入围观的人群中。只见印弘的妻子晏氏,抱着一个新出生没两天的女婴,跪在敞着门的堂屋里,哭得上气不接下气。旁边站着两个小女孩,呆呆地望着劝着祖母的父亲。
      晏氏哭道:“娘,您怎么对我都行,能不能先把钱拿出来,把药买来给三儿吃了,她越发烧得厉害了。等她好了,我当牛做马报答您……”

      印母骂道:“你想得美,那可是十八两银子!一个丫头片子,卖了都不值十八两银子的,还要花这多银子去买药!咱家的现钱都没有十两!到时候人治不好,钱也没了,我找谁去?”
      晏氏抱着孩子跪着往前面挪动了几步:“娘,三儿可是您亲孙女啊……”说话间。怀中的孩子仿佛因母亲的动作不舒服,也“哇哇”地哭起来,本来因发烧而发红的脸更加紫涨。

      印母更怒:“你还好意思说,我们印家四代单传,到你这儿都快给我家绝后了!当初你们家是什么条件,要不是你勾引弘儿,勾得他非你不娶,我能让你嫁进印家?进门这五年,你往娘家拿了多少东西,连个儿子都生不出,要你有何用?现在还要花那么多钱买药,弘儿,听我的,现在就写休书,我们印家不要这样的媳妇!”
      印弘喏喏,劝道:“娘,您看在老大和老二的份上,也别把菊儿赶出去,她走了,三个孩子谁来照顾?”

      印母哼道:“两个大的好吃懒做,老大都四岁了还不知道干活,长大了我还要出嫁妆,索性一并卖了,还能收几两银子,我再给你说个能生儿子的媳妇。”
      晏氏听了,抱着女儿磕头不止,两个站着的女孩吓得也哭起来。印弘忙着劝母亲,晏氏一直在央求婆婆,都没有注意到她怀中的女孩的哭声渐渐弱了下去。

      虽说是在最富裕繁盛的都城,但城南多穷苦人家,得了病没钱治的事情并不少见。围观的群众虽然多,也多是看个热闹,对晏氏的遭遇也只是叹口气罢了。
      印家人闹成今天这样,并非一日之功。印母早年丧夫,全部精力都放在了独子身上,对印弘的感情自然不一般。
      婆媳关系本来就不好搞,印弘违背她的意愿娶了晏氏,印母怎么会对晏氏有好脸色?如今的人们又重男轻女,晏氏生了三个女儿,不说别人议论,就是印母自己也不满意,何况晏氏家穷,她兄嫂时常撺掇妹妹从印家拿东西补贴娘家,印母更是厌烦儿媳了。如今小孙女生病印母不愿意出钱,不过是印母和晏氏这五年积怨的爆发罢了。

      印弘夹在母亲和妻子中间,左右为难,又有两个大的孩子在哭,他心里也是烦躁。和晏氏成婚五年,最初的爱情早已在鸡毛蒜皮的小事中磨灭殆尽,朝夕相对产生的不仅是亲情,也有对彼此的不满和怨气。他是母亲独自抚养长大的,心里自然偏向母亲。
      这时候晏氏的兄嫂赶过来,他们自是不希望妹妹被赶回娘家的,因此不约而同地数落妹妹不懂事:“你们家虽是条件好些,但也没好到十八两银子说拿就拿出来的份上,三儿才这么小,身子又弱,吃药也不见得就能好,倒不如趁早放弃,省得孩子遭罪。”又向印母道歉,劝她别休了晏氏。

      孩子是晏氏生的,晏氏怎么肯放弃治疗的机会?她苦苦哀求,拉着印母的衣襟,泪水和鼻涕都沾到了印母的衣服上,只求印母拿钱给孩子治病,她甘愿被印家休弃。
      一家人争执不下,在外面看热闹的柴婆子终于忍不住,快步走进院子,从晏氏怀中抱过孩子,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喝道:“别吵了!孩子都这样了,你们都不看一眼么?”
      印母见柴婆子来了,勉强挤出一个笑脸,道:“柴嫂子来了,快请坐。”

      在康乐坊一带,三十岁以下的居民,得有少半都是柴婆子接生的。靠着接生的本事和医术,她的手下活了上百条性命。故即使寡居了近二十年,子女皆丧,换了别人早被欺负死了,却也没人敢瞧不起她。
      柴婆子不跟他们多话:“我在外面听了半日,印家妹子你是不想给这个孩子看病是不?我不跟你废话,这孩子再不治就完了,你要是愿意,不如把她抱给我当孙女,我这就带她回去,今后生老病死都与你家无关。”

      印家上下皆愣。柴婆子丈夫子女都已不在人世,没人养老,要收养一个孩子负责她的养老也很正常。柴家又有点子钱,她是给孩子看得起病的,本人又会看病,把孩子交给她,也算是给一个出路。晏氏此时只求能给孩子治病,急忙道:“我愿意!柴婶子,三儿是你接生的,你也不想看她死不是?求你救救三儿!娘,您就答应柴婶子罢!”

      印母虽然不愿意给小孙女治病,但孩子若真死在自己眼前,她也是害怕的。现在孩子看着已经气息渐弱了,要是有人能救孩子一命也是好事,她也不在意孙女给别人抱养,因此就答应了。
      柴婆子见印母和晏氏都应了,立刻抱起孩子,赶回了自己家。柴婆子会些医术,家里也有些常备的药材。她取出一颗“千金保命丹”,研成汤给送到孩子嘴边。她怕孩子已经不能吞咽,谁知刚将药伸到嘴边,孩子竟然张开了嘴,将药汤咽下,竟然还张开了眼,看了她一眼。

      柴婆子松了一口气,能吃药,说明这孩子还有救。她把药汤喂完,虽然孩子情况略好了些,但她还是不放心,又抱着孩子去了一家相熟的医馆,请更好的大夫看了看,开了药回来喂孩子吃下。
      柴婆子忙活了半天,终于将孩子的情况稳定下来。这孩子已经烧了两天,能活下来实属不易,柴婆子心里也对这孩子顽强的生命力颇为惊叹。
      她不知道的是,这个新生的婴儿的体内,是一个成年女子的灵魂。好容易得到了新生,怎么会不顽强地活下来?因此,这孩子的身体在意志和药物的作用下,逐渐好转起来。

      几天之后,孩子终于脱离了危险。柴婆子找她接生过的妇女,求她们看在自己的面子上给孩子喂奶,就这么一人喂一口的,将孩子养活了下来。康乐坊的居民都知道那日孩子病得多重,如今救活了,自是称赞柴婆子心善又医术高明,又都恭喜她喜得一个孙女。
      柴婆子独居多年,如今有了孙女,自然对孩子爱得不行。她专门去官府办了抱养孩子的手续,又给孩子起名叫柴玉,算是正式把孩子认到了柴家。

      印家人却是过的没有这么顺心了。柴婆子抱走孩子以后,没过几天,印母终是以不敬婆婆,用婆家的钱财补贴娘家,没有儿子的理由,逼着印弘休了晏氏。晏氏还未出月子就被赶回了娘家,她兄嫂岂有愿意的?没过两个月,就把妹妹嫁给了附近一个快三十岁还没结婚的男人。
      那男人生得凶恶,眼光高,又穷,年纪渐长,逐渐没有女孩愿意嫁,也只好娶了晏氏。晏氏虽然长得好看,他却嫌弃晏氏是二婚,又不会生儿子。他脾气不好,因此晏氏才改嫁没几天,做事稍不如意,就被她的新老公打了。晏氏告到娘家,她兄嫂只求甩掉她这个累赘,哪里会管她?晏氏也只能忍着打骂,当牛做马的伺候她的丈夫。

      而印母在休掉儿媳后,又为印弘寻了一门新亲事。没三个月,印弘也再婚了。又过了两个月,晏氏和印弘的新妻子先后传出了怀孕的消息。十个月后,晏氏生下一个男孩,印弘再得了一个女儿,成了康乐坊的一大八卦。原来人们都以为印弘没儿子是晏氏的缘故,谁知晏氏改嫁后就生了儿子,也算是给对生育缺乏科学常识的人们上了一门科普的课程。
      而后几年,晏氏又连生了两个孩子。她的身体早就被不停的生育弄得极为羸弱,营养跟不上,还要日夜不息地照顾丈夫和孩子,终于早早地离开了人世。

      至于印家,印弘的继妻虽然是印母看中的,但这人是个厉害的,嫁进印家没几年就把家中大权从印母手中夺了过来,还把印弘哄得服服帖帖的,让印弘在婆媳出现矛盾时完全向着她,印母心下后悔,休了软弱可欺的晏氏,她的日子便不如以前舒服了。
      晏氏生的两个女儿,大的被印弘的继妻送去当了丫鬟,小的则成了弟弟妹妹的丫鬟,整天干活,还不时被她打骂。印母本就不喜欢晏氏生的孩子,印弘纵有心维护二女儿,却惧怕继妻,不敢劝阻。对比被柴婆子宝贝着长大,天真活泼的柴玉,印弘的心里非常不是滋味儿。

      然而无论酸甜苦辣,日子总要过下去。从被柴婆子领养时算起,十二年的时间转瞬即逝,柴玉已经长成了袅袅婷婷的少女,她穿越后的人生,才初步拉开了序幕。
note作者有话说
第1章 引子

  • 本文当前霸王票全站排行,还差 颗地雷就可以前进一名。[我要投霸王票]
  • [灌溉营养液]
    • 昵称:
    • 评分: 2分|鲜花一捧 1分|一朵小花 0分|交流灌水 0分|别字捉虫 -1分|一块小砖 -2分|砖头一堆
    • 内容:
    •             注:1.评论时输入br/即可换行分段。
    •                 2.发布负分评论消耗的月石并不会给作者。
    •             查看评论规则>>